陳進
摘要:高一數學的學習,除了努力之外還必須分析數學學科特點,掌握數學學習的科學方法,由易到難,持之以恒,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關鍵詞:高中;數學;原因;方法;做題
高中數學該怎樣學?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更是一門藝術。數學學習方法,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對高中一年級的同學們來說,高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它關系到同學們三年后的高考成敗,也將影響同學們今后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會學生學習”已是大勢所趨。學會學習就是主動學習和善于學習。它不僅指學習者學習目的明確、學習動機強烈、學習態度積極,學習中能克服困難并能持之以恒;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實現有效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才能提高數學學習成績。而高一又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眾多初中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進入高中后數學成績卻并不理想,數學學習屢受挫折和打擊。對此我分析得出其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并給出以下幾點學習數學的建議。
一、學不好數學的原因:
1、這些學生不了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學不得法。如:教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學生上課沒有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只是趕抄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2、還有些學生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數學成績自然不理想。3、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常常不重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卻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鶩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而不能自拔:到正式寫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4、進一步學習數學的條件不具備,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要求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作好準備。高中數學很多地方難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有根多的內容還是初中教材都不曾講的,屬于脫節的內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補漏,就會達不到高中數學學習的要求。
二、針對以上原因,我給出了高一數學學習的以下幾點建議: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什么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包括制定可行性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完成作業等多個方面。(1)制定可行性計劃,從而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扎穩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磨練學習意志。(2)課前自學,這是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在課堂上解決掉。(3)專心上課,“學然后知不足”,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課前自學過的學生上課更能專心聽講,他們知道什么地方該詳細聽,什么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能記下來,而不是全盤抄錄,顧此失彼。(4)及時復習,這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復閱讀教村,多方面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相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效,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本上,以便使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5)獨立作業,這是掌握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対新技能掌握的必要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作業練習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2、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要學好數學,多做題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自己開拓思路,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方法、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并和正確的解題思路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已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迅速進入最佳狀態,以便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的考試中充分暴露這些缺點,所以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對于高一學生的數學學習,要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科學方法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提倡“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方法因人而異,但學習的四個環節(預習、上課、作業、復習)是必須做到的。
參考文獻:
[1]《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總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2]《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中學教學參考雜志社2013年上旬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