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功能服裝的出現與發展都是應時代的召喚,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層面所必需的產物。而此時的功能服裝應用在我國卻是一塊即貧瘠又寬闊的領域,因此功能服裝在我國的發展具有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功能服裝
服裝,作為人類生活的必須品,它最初是為了保護人體免受自然災害而出現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服裝的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縱觀人類幾千年的發展,服裝成為了展現每個時代的面貌的鏡子,服裝的文化政治等屬性被不斷的強化,更是隨著這些屬性的變化,服裝在各個方面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款式廓形、色彩、面料都展現出各方面的魅力。可能是因為社會發展程度跨度比較長久,服裝在對人體保護這個功能研究發展方面,卻是在慢步爬行。從原始社會到現在的科技社會,人們的需求不斷地豐富起來,對各方面的要求也變得多樣起來。服裝在功能方面不再是抵御簡單的自然災害,也增加了保護人類在某些特殊環境中的免受危害的責任。正是這些需求使得服裝的功能得到重新認識與重視。功能服裝迎來的新光明。
一、功能服裝的研究歷史
功能性服裝是針對功能要求而設計于衣服之上,針對服裝的質量和采用的技術要求會相對比較高,該類服裝包括具有科學技術功能的在特殊環境下具有防護作用的作業服裝。
供求關系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不懈動力。正是對功能服裝的求,人類開始對其進行認真的研究探索。最初功能服裝源于服裝衛生學,是服裝衛生學的核心內容。最早對于服裝功能的研究源于人們對服裝危害性的認識。在西方,功能服裝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皮膚呼吸論。很早以前,西方就有“頭寒足熱”的錯誤認識,羅馬時期出現過襯有冷水的頭盔,16世紀歐洲盛傳主張皮膚覆蓋溫暖和厚重的衣物有利于健康的所謂“第二皮膚呼吸論”,以及西班牙16世紀的束胸運動。中國古代的女性裹腳行為也引發了人們對功能服裝的反思。
18世紀后期,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用理性的眼光來審視服裝的功能。涌現了許多服裝衛生學的研究者。1891年Rubner在總結眾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實驗報告,構建了服裝衛生學的初步體系。19世紀末服裝功能方面的科學研究逐漸開始出現。二戰期間,因為戰爭的需要,人們對服裝的功能作用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國對功能服裝的研究萌芽于20世紀60年代的解放軍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對服裝隔熱性能的評估。在20世紀70—80年代開始對功能服裝進行系統研究,先后在軍隊和高校涌現出了一批這方面的專家。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在功能服裝領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我國在特殊環境中使用的功能防護服裝的研究也取得重大進步。
二、功能服裝生存現狀
1、在我國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生存現狀
服裝專業中無論是設計方向還是工程方向,在高等教育院校還是較為普遍的。這種現象為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儲備了充足數量的人才,這是服裝專業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積極作用。但在一些院校中,服裝專業側重于時裝設計方向,忽視學生對功能服裝方向的學習與認識。在現代這種高水平的科技時代,服裝款式的變化幾乎已經達到極致的水平,而功能服裝卻是一塊即貧瘠又寬闊的領域。在20世紀70—80年代部分高校開始了功能服裝這部分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現在有更多的高等院校參與到了這方面的研究與學習。但是還是存在許多的院校對功能服裝的認識不夠深刻,缺少對學生關于這方面的培養與認知。在大學這種高等教育學校學生們開始認識服裝這個行業,對于這個行業是否有充足的認識與正確的判斷,這關乎著從事服裝專業學習的學生的為了來,這更加關系到服裝行業的未來。功能服裝的發展趨勢是時代的需求,各大高校應該應時代的發展,培育出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才。
2、在我國實際生活應用的現狀
我國是服裝的生產制造的大國,無論是哪一類的服裝,在中國都有大批的生產制作加工廠。功能服裝的加工場地在中國也是大量存在的,但是他們決大部分是銷往外國。這就會出現疑問。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各行各業工種齊全,對于功能服裝應該是消費大國。但是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不重視。因工作環境的需求而生產的功能服裝占據功能服裝種類與數量的絕大部分。很多管理人員認為服裝防護沒必要,需要服裝那樣大面積防護的事故和風險的確有,但不是經常發生,防護服裝一般會犧牲部分穿著舒適性,價格還貴,為了不一定發生的事故,覺得沒有必要每日穿既貴又不舒適的防護服裝。第二,受眾小,雖然近些年我國經濟各方面發展速度飛快,但是因為國家發展狀態的不同,我國國民生活水平距離發達國家還是有一些距離,參加某些特殊環境運動人員的數量遠低于國外,造成國內需求量有限的狀態。第三,因需求市場不旺,價格偏低,造成的制造廠家的研發投入積極性不夠,產品的層次不高,防護能力偏低。
三、功能服裝發展趨勢
功能服裝作為服裝行業中發展程度較低的領域,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的增長不只是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們對人本身保護的意識,無論在什么時候,人身的安全是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市場上應該出現適應各種特殊環境的功能服裝,其中特殊環境不只是工業作業環境還包括一些戶外運動環境。現階段,歐美國家在功能服裝的研究與需求方面較為廣闊,,他們不僅關注各種特殊作業環境,也喜歡參加對人的具有考驗的戶外運動,親近自然。這些促進了歐美在功能服裝方面的發展。在功能服裝的需求方面,今日歐美的狀態就是日后我國的狀態。因此功能服裝在我國的發展具有廣闊空間。
功能服裝的出現與發展都是應時代的召喚,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層面所必需的產物。現在的世界,無論從任何角度,都需要功能服裝方面的完善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歐陽曄.服裝衛生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5.
[2]BOUCHER Fancois.A History Of Costume In The West[M].
London:Thames&Hudson; Ltd,1987.
[3]EWING Elizabeth. His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M].
London:B T Batsford,1986.
作者簡介:竇微微(1991.8—),女,漢族,籍貫:山東省德州市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16級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藝術設計,研究方向:服裝設計與形象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