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泓銘
大別山是我國中部自西向東、蜿蜒于長江和淮河之間的一條重要山脈,屬于鄂、豫、皖三省相連的邊界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部偉大不朽、光輝燦爛的革命史詩中,留下了大別山地區軍民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浴血奮戰,前赴后繼,不屈不撓,英勇斗爭,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出壯麗的篇章。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無論是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還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安煌跣?,牢記使命”,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的響亮號召,也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重承諾。在新的時代,我們更要反復強調讓偉大的中國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在柴山保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之際,我們共同來到這里,追憶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讓大別山精神永放光芒,要讓中國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精神永遠激烈后輩奮勇向前。

龔泓銘社長
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大別山地區28年始終堅持革命斗爭,不曾間歇。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大別山地區就已經有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以及黨的活動的開展;大革命時期,大別山地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八七會議的精神指示下,大別山地區爆發了著名的黃(安)麻(城)起義以及商(城)南起義、六(安)霍(山)起義,并創建了當時全國三大革命根據地之一的鄂豫皖根據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大別山地區是鄂豫邊抗日民主根據地、新四軍四支隊和二師、五師及中原解放區的主要區域。
大別山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革命老區。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大別山軍民始終堅持革命,創造光輝的革命業績,體現了極強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被概括為“大別山精神”。
大別山精神的科學內涵可以定義為: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
——“堅守信念”是指“大別山軍民憑借堅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極其困難的環境條件下百折不撓,堅守大別山,使大別山紅旗不倒,凝結的是大別山軍民對黨忠誠、威武不屈、堅忍不拔的精神,是大別山精神的核心。”從大別山走出去的革命隊伍,由始至終堅持革命,尋求真理。著名的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在20多年的革命斗爭中,大別山地區有幾十萬的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由此產生了眾多著名的“將軍縣”“紅軍縣”“烈士縣”,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有13萬多人之多。正是這些可歌可泣的大別山兒女,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斗爭,換來了革命的成功。
——“胸懷全局”是指“在革命緊要關頭,為了革命需要和全局利益,大別山區的軍民總是從全局出發,用自己的犧牲為全局的勝利創造條件,凝結的是大別山軍民顧全大局、甘于奉獻的精神,是大別山精神的風格。”1947年6月,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確方針,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軍隊從魯西南出發,搶渡黃河天險,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殺開一條血路,完成了挺進大別山的任務,像一把利刃插進國民黨軍的戰略縱深。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序幕,為中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團結一心”是指“在開創和堅持大別山的斗爭中,大別山地區的軍政軍民團結一致,為擴大人民軍隊,保證戰爭勝利和政權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凝結的是大別山軍民熱愛軍隊、服務人民、同心同德、攜手共進的精神,是大別山精神的根本保證。”大別山地區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以“萬眾一心、不畏強暴、英勇頑強、敢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始終做到了矢志不渝,堅韌不拔。在白色恐怖之下,在遭受國民黨軍反復“會剿”“圍剿”“清剿”“掃蕩”的嚴峻形勢之下,大別山地區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始終頑強地堅持革命斗爭。
——“勇當前鋒”是指“大別山根據地不僅是我黨創建的全國最早的根據地之一,而且在中國革命最緊要的關頭,大別山根據地軍民都處在最前沿的地位,發揮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凝結的是大別山軍民聽黨指揮、英勇善戰、勇字當頭、積極進取的精神,是大別山精神的革命品質?!痹谛旅裰髦髁x革命斗爭中,大別山地區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始終勇當先鋒,舍身取義。在20多年的革命斗爭中,大別山的人民群眾不僅積極給革命軍隊送糧送衣、送醫送藥、抬送傷員、傳遞情報,而且積極把自己的家人送去參加紅軍、新四軍、解放軍,壯大革命隊伍。
大別山精神不僅是鄂豫皖三省人民共有的精神財富,更是我們黨和全體人民共有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今天,這些大革命精神并沒有過時,依然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一脈相承是指各個時期的每種精神都貫穿了黨對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與時俱進的品質主要體現為一是不斷增添新元素,二是不斷賦予新內涵。
弘揚大別山精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大別山革命斗爭時期涌現的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跡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弘揚大別山精神,充分發揮大別山革命人物的榜樣力量,能夠激發黨員干部群眾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在處理義與利、奉獻與索取、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時能夠做到正確取舍;能夠激發黨員干部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是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巨大政治優勢;是我們民族永遠保持旺盛斗志和進取精神的強大動力。當下,我們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弘揚和傳承大別山精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傳承紅色基因,讓后代牢記,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大別山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是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產物,大別山精神在鄂豫皖三省、在中國漫長的革命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