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8月22日報道,原題:中國地方經濟實力增強,挑戰紐約、得克薩斯州 據說“得克薩斯州什么都大”。但論大小,中國三個省份的經濟總量如今不僅趕上“孤星之州”,還追上了紐約州。去年,廣東、江蘇和山東三省GDP均超過萬億美元。這與美國萬億美元州(加州、得州和紐約州)的數量一樣多。
從美國50個州與中國大陸31個省級地區經濟的對比,能看出美中領導人在貿易戰中會采取的地理戰略的一些端倪。事實上,去年兩國有20個經濟規模最大地區的GDP超過5000億美元。經濟規模最大的20個地區中,11個是美國的州,9個是中國的省。
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GDP,中國的地域多樣性就愈加明顯——這令中國再有5個省躋身“萬億美元俱樂部”,而廣東、江蘇和山東與加州均在2萬億美元以上——超過紐約州和得州。
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一流的;另一方面,中國仍處于發展中。中國居民收入提高了,中產和富裕階層人數越來越多。居民收入增加很重要,從私人消費角度講,這就是購買力。“富裕階層”由稅后月收入超過4000美元的3600萬中國人組成。過去3年,這個群體增加約一倍,中國正每年新增600萬至700萬擁有這類購買力的消費者。
中國存在很大的地域差異。今年上半年,中國GDP總體增長6.8%,但31個省級地區經濟表現不一。比如貴州上半年增長10%,而東北“銹帶”吉林僅2.5%。廣東和江蘇均超過7%。
從另一角度審視最大兩個經濟體,也不無助益。按美元和人民幣官方匯率算,兩國各自經濟規模最小的三個地區——中國的西藏、青海和寧夏,美國的佛蒙特州、懷俄明州和蒙大拿州——GDP總和幾乎相同,分別為1100億美元和1210億美元。但若使用購買力平價計算,上述中國三個地區的經濟總量是2110億美元,西藏的經濟實力也強于佛蒙特州。▲
(作者李·米勒等,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