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8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青島啤酒節發掘饑渴市場幾乎沒有什么文化傳統是圍繞低端塑料袋展開的。但在青島這座中國沿海城市,名聲不好的塑料袋卻與當地人的鐘愛之物啤酒完美結合。當地人通常會買塑料袋裝的生啤酒,然后掛在街邊的桌子下面,一杯一杯倒入大杯子中,就著當地海鮮大喝,盛宴后是成堆的蝦頭和牡蠣殼。
青島啤酒是中國最知名的啤酒,在全球60多個國家有售,占中國啤酒出口總量的半壁江山。青島每年舉辦啤酒節,今年是7月20日持續到8月26日,數千人圍坐在長桌前,舉起酒杯暢飲。這一場景令人想到慕尼黑或柏林啤酒廳。
隨著中國中產群體日益龐大,該國啤酒文化也日益復雜。數十種精釀啤酒涌現出來,在大規模產啤酒之外,給人們提供了另外的選擇。
35歲的約翰·海靈頓來自美國內華達州,2003年初次來華,2011年開始在青島開辦強麥工藝啤酒店。他說:“我以前跟人談起要自己釀啤酒,他們都認為我瘋了。現在,很多中國人都非常了解精釀啤酒。”
中國的啤酒文化可追溯至9000年前。而中國的現代啤酒文化是以青島為中心。1903年英德商人在那里建造了啤酒廠。如今,中國已成全球最大啤酒市場,啤酒在中國的流行程度只有茶葉能媲美。
隨著人們的品位在變,精釀啤酒的流行也在不斷提升,其市場份額從幾年前的0.1%增長到了如今的2%至5%。同美國一樣,幾乎每座中國城市都有幾個小啤酒坊。即使是在青島啤酒這個龐然大物注視下,海靈頓等人依然在青島開拓出一個小眾市場。每晚都有當地人聚集在他那個只有一個房間的酒吧內。
中國啤酒市場的龐大規模和巨大潛力,已引發全球啤酒巨頭關注。自2008年以來,所有品種啤酒的零售總量已翻番,中國消費者每年花在啤酒上的費用達800億美元。▲
(作者查理·坎貝爾,王曉雄譯)
環球時報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