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三菱集團下屬的有色金屬公司涉嫌篡改產品數據,欺詐用戶并違反日本《反不正當競爭法》,東京地方檢察廳已搜查了三菱旗下多家子公司。日本共同社23日報道稱,三菱此次被曝光的問題與去年神戶制鋼所的丑聞相同,如果最終罪名成立,最高將面臨3億日元的罰金。《日本經濟新聞》稱,日本大公司紛紛被曝出生產違規行為,對制造業的信譽已造成嚴重損害。
共同社稱,根據三菱綜合材料集團內部的報告,該集團旗下5家子公司的業務人員篡改了鋁制品和銅制品的強度數據,問題產品已向700多家客戶公司發貨,集團部分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類似操作。去年11月,三菱綜合材料集團承認存在違規問題并成立調查委員會。三菱綜合材料集團篡改數據的原因為盡快交貨而放寬質檢限制,并擴大合格品的數量。部分公司高管授意業務人員違規操作并隱瞞實情,一些分公司經理已引咎辭職。該集團所為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虛假標注”一項從而成為刑事罪名,如果判定有罪,涉案人將被處于最高5年有期徒刑,而公司將被處以最高3億日元的罰款。
《日本經濟新聞》稱,此次三菱旗下有色金屬公司篡改數據的做法幾乎是去年神戶制鋼所“造假門”的“翻版”。去年10月,神戶制鋼所承認篡改產品數據,時間長達十多年,問題產品波及超過200家企業。日本制造業的大型企業一再地陷入篡改數據、出售不合格產品的丑聞,顯示出制造業內部管理存在積年弊端,也讓日本制造業的國際聲譽再次受到打擊。▲
(盧戈)
環球時報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