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時期,大學生勤工儉學逐漸普遍化,其對大學生獨立能力的鍛煉、社會閱歷的增長等諸多積極作用顯而易見,但隨之應當受到關注的是大學生勞動權益在此過程中時常受到侵害,且這一情況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除了中介機構違規收取中介費用外,學校管理的不規范、法律監管不到位等,也是導致大學生勤工儉學中勞動權益得到不切實保護的重要因素。本文將圍繞大學生勤工儉學勞動權益受損的現狀以及應當采取的保障解決措施展開分析。
【關鍵詞】 大學生 勤工儉學 勞動權益 中介
一、 新時期大學生勤工儉學勞動權益受損的現狀分析
1、 大學生勤工儉學中勞動權益遭受的侵害
首先,中介市場中混雜的不良中介存在不規范行為,拖欠大學生的應得工資、騙取大學生的錢財等現象時有發生;其次,社會用人單位投機取巧、鉆取法律漏洞。社會上部分用人單位嚴重缺乏責任心,將大學生是為免費的、廉價的勞力,通過許給大學生無限遐想憧憬的未來,誘騙不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免費等,以此逃避為大學生支付薪酬。最后,招聘廣告中夸大的誘惑與變相收費。在大學校園中,隨處可見張貼的各種招聘廣告,尤其是在寒暑期之前的一段時間,“高薪聘請……”、“公司急招……”等廣告更是層出不窮,這些廣告夸大待遇,吸引許多大學生參與應聘,在大學生實際參與工作之后再反悔,有的甚至在面試時向大學生變相收取各種費用,嚴重損害大學生合法勞動權益。
2、 高校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管理缺乏規范性
現階段,不少高校雖然重視大學生勤工儉學工作的開展,但在實際的管理中仍舊存在很多脫節問題。其校內的學生管理部門人員較少,管理運作起來分身乏術,無法確保將每一位大學生的勤工儉學實踐落實到位;校內的社會就業保障部門更加側重于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的正式就業,對其他年級大學生的勤工儉學往往關注較少,因而很大程度上,高校對大學生是否勤工儉學并不了解,當侵犯大學生勞動權益事件發生后,也常常不會及時有效的采取手段捍衛學生權益。
3、 法律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監管的空缺
現階段,我國針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監管所有欠缺和滯后。《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其他相關的部門規章,都沒有將勤工儉學的大學生納入到勞動保護的對象范疇中,這使得大學生勤工儉學處于一種尷尬的、孤立無援的境地當中。當大學生的勞動權益遭受侵害,轉而向勞動部門請求維權幫助時,得到的回復往往是“不是勞動法調節對象”,并遭到拒絕。由此可見,對大學生的勤工儉學,在法律層面的重視有待強化。
二、 新時期大學生勤工儉學勞動權益保障的舉措
1、 營造良好的社會就業環境
針對不良中介與用人單位、虛假廣告等對市場經濟環境的擾亂,要保障大學生勤工儉學的勞動權益,就要對社會經濟環境進行改善。首先,在依法治國的同時兼顧以德治國。在全社會范圍內開展誠實信用的思想教育,引導市場經濟參與主體自覺參與市場競爭、遵守經濟秩序,從整體上改善社會風氣。其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下,構建科學規范的社會信用制度。社會信用的缺失扭曲了市場經濟關系,無形中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對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產生不良影響,基于此,應當構建完善的社會信用制度,針對企業及其經營者創建企業與個人的信用檔案,從而遏制企業惡意拖欠工資、變相收費情況的出現。最后,發揮網絡、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大學生作為社會上的特殊群體,其勞動權益的維護應當得到全社會的重視,為了擴大影響力,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等進行宣傳引導,例如開設專欄、進行話題訪談等,在引起社會重視的同時,實現權益保護相關知識的普及宣傳。
2、 高校強化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管理
高校要實現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規范化管理,重點應當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在校內定期開設關于市場營銷、金融、法律等的專題講座,引導學生逐漸了解市場經濟形勢,以及在社會就業中應當注意的問題。第二,設立專門維護勤工儉學大學生勞動權益的校內機構,加強對大學生的指導和勤工儉學行為的管理,幫助大學生協調好兼職工作與學習,切實為其解決兼職問題。第三,與企業和社會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當前,不少高校都專門在校內為有需要的大學生設立了兼職崗位,但崗位的數量十分有限,不能滿足每一位有需要的大學生,所以高??梢詫ζ髽I和社會機構進行篩選,與之建立良好的、長遠的合作關系,將大學生介紹到能夠充分發揮其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合作企業與機構中,真正鍛煉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3、 強化法律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監管
法律法規的約束對良好市場環境的營造具有重要的規范作用,為此大學生勤工儉學勞動群阿姨的維護離不開法律監管的強化?!蛾P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明確大學生就業為“非就業”,并提出不需簽訂勞動合同,但勞動合同的缺乏恰恰給某些不良用人單位和中介可趁之機,導致大學生不僅遭受欺騙,也不能捍衛自己的勞動權益?;诖耍瑧斀⒔∪髮W生勤工儉學勞動權益維護的法律法規,將勤工儉學的大學生納入勞動法律的保護對象范疇中,從法律上對社會經濟主體的行為加以規制。并且,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執法力度,積極果斷的采取針對性舉措,建立完善相關保障性制度,改變當前大學生在勤工儉學中所處的不平等局面,強化勞動監察職能的發揮,
我國當前缺乏對大學生勤工儉學勞動權益保障的相關法律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社會市場經濟的無序化,兼之高校在光力方面的不規范性,都導致大學生勞動權益侵害事件愈演愈烈,為此應當對癥下藥,切實為大學生勤工儉學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切實實現對其勞動權益的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1] 汪莉,齊征. 大學生勤工助學活動中權益保障狀況調查及其法制思考——以天津市為例[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06):20-23.
[2] 葉玉仙. 保護大學生勤工助學者的合法權益 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8(05):84-86.
[3] 馬麗,胥玲英. 論大學生勤工儉學中權益的法律保障[J]. 中外企業家,2012(11):130-131+139.
作者簡介:孫娟,山東大學(威海)法學院2015級學生,1996年11月出生,女,漢族,山東淄博人,大學本科學歷,職稱:學生,研究方向:法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