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曉麗
【摘 要】 現代商業社會對于公共事業的關注力度伴隨著政府、社會機構功能的擴展而得到發展,公共經濟政策越來越成為影響經濟社會運行穩定的重要因素,關系到投資、基建、醫療衛生、教育等多個環節,因而針對公共經濟政策評估模型的范式發展(數據獲取、模型選擇、有效性評價)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并針對目前存在爭議的政策評估模式中選擇較好的第三種模式進行推薦。
【關鍵詞】 公共經濟政策 評估模型 范式選擇
引 言
通過對社會學研究的相關結論進行分析,可以較為明確的看出公共經濟政策制定與發展的過程往往較為復雜,其包含社會、經濟、政治等多項內容在內,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傳統的評估模型更加注重實驗法的應用,在理想狀態下分析實驗運行的可能情形,得出相應的評估結論。但是不同的學術派別往往具有不同的觀點。一個較為顯著的分歧存在于構建結構形式還是簡約形式用以識別因果關系,這一問題也成為研究的熱點,給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相應資料。
一、公共經濟政策評估的基點
公共經濟政策評估是決定政策走向的依據和合理配置資源的基礎與前提。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公共經濟政策的評估往往需要找準基點。比如興修水利工程的投資是否能夠確實帶動居民生活水平與當地經濟水平的穩步提高,著眼的基點一般在于GDP以及國民生產總值,如果政策的改變通過促進投資的拓展,進一步增加了當地的經濟水準,則認為其具有一定的實際作用??傮w來看,發展交通更有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而并非實際的推動者,這也意味著公共經濟政策評估的基點應該更加全面和科學。
在社會經濟運行的大格局內,我們針對任意一個因素的分析都不可避免的要與其相關聯的n個其他元素產生關系,從1到n的關系網中,往往有m多條路徑,比如高鐵政策的制定是與當地的教育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計量經濟學的考量模式下,任何經濟因素的變動都不是單純的1或2個因素的單向作用,安格里斯特的文獻研究中基于簡約計量模型對社會政策進行了研究,其旨在研究能否通過任意的選擇方法排除研究變量的內生干擾問題,但是尚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因而之后的一些學者,比如迪通和伍德里奇便從制定結構方程模型并加以正交試驗的方法厘清影響公共經濟政策施行的不同因素的內在關聯。
二、公共經濟政策評估數據的獲取
公共經濟政策的評估需要一定的數據加以輔助,而整個評估過程中較難的部分也便是評估數據的獲取。簡單評估模型及結構模型對于數據的來源具有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均來源于實驗數據或觀測數據。對于數據的質量要求而言,能夠用來做評估的數據必須具有良好的典型性及代表性,因而不僅需要數據采集較為全面,而且不能加以人為篩選,或者只選取較好的數據而過濾掉可能影響評估結果的負面數據。
三、公共經濟政策評估模型的選擇
目前較常用的公共經濟政策評估模型主要包括簡約模型和結構模型兩種。由于模型的結構不同,因而描述的方向也不同。簡約模型適宜用在評價條件和復雜程度較低的環境中,因為其評估過程涉及到較少的外生環境變量。而根據經濟理論及經濟行為規律建立多個方程組并聯立求解,闡述若干個變量之間復雜的關系時,結構模型往往更加有效。比如凱恩斯將宏觀經濟理論表述為以下結構方程:
C=(1)
Y=C+I(2)
該式描述了投資I與消費水平的關系,這是個關聯5個變量的復雜模型,但是通過數學運算可以比較清晰的獲得式中任意一個變量與其它變量之間的數理關系。
受類似經濟學結構模型的啟發,目前很多公共經濟政策在評估過程中多引入結構模型來分析和研究不同因素與政策實施效果之間的關聯。比如火車站的建設與當地貧困程度的關系的研究。將某地貧困人口的數量設為P,構建P關于是否建火車站的動態結構方程:P=(式中R為待評測的政策體系,θ為火車站對貧困人口數量的影響,r為常數項,可以為工程投資等)通過考量該政策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還可進一步增加變量,構建更加全面、有效的評估體系。
四、公共經濟政策評估模型的有效性評價
對一項公共經濟政策的評估還涉及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進一步影響其他政策的制定。眾所周知,良好的經濟政策常常會具有擴大效應,比如由扶貧政策帶動就業政策、醫療保障政策、交通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政策的落實推行,這一過程體現了對公共經濟政策評估的有效性評價。通過努力地構建更加完整的結構模型,從經濟活動的資源輸入、影響、演變到輸出的全部作用進行準確的評價,反映出其現實有效性,這一思想在科學思想中多有實踐。而公共經濟政策評估通過羅列不同的因素,在反映總體情況的前提下,對于揭示其各部分的相互關系也有一定的作用,而關于哪一種模型更有效的分析,赫克曼通過運用方法論的方法指出了完善目前結構模型的方法,即:1)更好的定義非真實性描述;2)從數據中識別因果模型。這也啟示我們需要針對不同的公共經濟政策的評價維度選取更合適的結構變量,構建有效地評估模型。
總 結
綜上所述,本文的研究通過明確目前公共經濟政策評估過程中在評價基點的確定、評價數據的選取、評估模型的選擇方面進行了分析論述,指明了現代社會公共經濟政策評估模型確立的若干影響因素,從傳統的簡約模型到復雜的結構模型的研究過渡,反映出了目前公共經濟政策評估工作中全新的發展和應用趨勢。通過研究,選擇了較為有效,且實際應用情況不斷向好的結構分析模型用作公共經濟政策評估的適宜模型,這一模型的應用同樣需要考慮評估的基點以及評估的數據,通過更加偏向科學化的測算手段,能夠更加明確的揭示公共經濟政策的制定和推行過程中的有效性,為進一步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現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