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宇 唐志
【摘 要】 長篇小說《高老頭》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收錄于《人間喜劇》系列小說的《私人生活場景》章節,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通常被稱為《人間喜劇》的“序幕”。小說以19世紀初期為時代背景,以上流社會群體的聚會作為主線,把退休面粉商人里奧被他的兩個女兒拋棄為基線,以此來展開故事敘述。作者通過對其中重要人物拉斯蒂涅的性格塑造,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就是金錢,批判資本主義內部存在的種種矛盾,來表示對貴族社會的不滿。由此可見,該部作品充分也成為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關鍵詞】 拉斯蒂涅 高老頭 巴爾扎克
《高老頭》是著作《人間喜劇》的開篇之作,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小說以高老頭為名,但故事卻是以拉斯蒂涅的成長歷程展開敘述的,是小說《高老頭》主人公,也是作家巴爾扎克塑造的最經典的人物形象之一。拉斯蒂涅來自外省一個破落的貴族家庭,在家人全力資助下苦讀法律,立志成為一名清廉正直的法官來改變自己的家庭。但涉世未深的他逐漸看到了整個巴黎被資本主義社會支配的局面,意識到自己也需要同樣的資源才能實現夢想。由此,拉斯蒂涅的人生觀也由此開始改變。本文從拉斯蒂涅在此過程中經歷的人生三課為基礎,對拉斯蒂涅的人物形象做了具體分析,介紹他被資本主義社會腐蝕的全過程。
一、第一課-鮑賽昂子爵夫人的隱退
鮑賽昂子爵夫人是拉斯蒂涅步入貴族社會的唯一希望,她給原本善良天真的拉斯蒂涅上了第一課。使他知道進入上流社會的通道是門第和金錢,而想要獲得這些,就必須采用卑鄙又殘忍的手段,只有“沒有心肝”地“打擊人家”,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鮑賽昂子爵夫人教導他把高老頭的二女兒紐沁根泰泰當做“驛馬”,作為拉斯蒂涅向上跳的跳板。
而事實上,鮑賽昂夫人也成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受害者。她對于愛情的美好向往超過了對金錢的渴望,把自己寄托給了葡萄牙一名貴族阿瞿達侯爵身上,然而高貴的出身、高雅的修養、純潔的愛情也被金錢打敗了,阿瞿達侯爵為了每年擁有20萬法郎利息拋棄了她,娶了一位暴發戶的女兒。這使得鮑賽昂夫人心灰意冷,對上流社會充滿失望,最終決定歸隱鄉下。
鮑賽昂夫人的隱退告訴拉斯蒂涅在貴族社會,只有金錢和個人利益才是王道,根本不講感情,只有不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才能不斷地向上爬,走向成功。
二、第二課:伏脫冷的開導
外號叫“鬼上當”的伏脫冷,深受資本主義腐敗社會的毒害,成為拉斯蒂涅向上爬的第二位老師。他看透了資本主義社會內部政治、經濟、法律的黑幕,擠在平民與貴族之間,是資產階級野心家的代表人物。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拉斯蒂涅,只有極端個人主義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的言語比鮑賽昂夫人要直白、諷刺的多。“要想撈油水就不能怕弄臟手,只要事后洗干凈就行”,這是伏脫冷的原話,赤裸裸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相。
同時他也唆使拉斯蒂涅追求銀行家泰伊番的女兒,并謀劃殺死銀行家的兒子,而后與拉斯蒂涅劫財分贓,最終此計未果。盡管計劃失敗,但使拉斯蒂涅深刻明白了“有財便是徳”這一上流社會的規律。
看盡社會百態的他談不上邪惡,更說不上正義,只是順應了潮流達到自己所求而已。他告誡拉斯蒂涅決不能妥協,只要看到一絲利息,就要千方百計不擇手段地去爭取。如果不想成為待人宰割的羔羊,就要先成為兇狠的狼,具備和對手廝殺的能力進一步取得成功。
三、第三課:高老頭的犧牲
高老頭更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犧牲品,他失去的不僅是金錢,還有自己對兩個女兒毫無保留的愛。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兩個女兒,對女兒的愛至病態,為了兩位女兒而活。當伏蓋太太冷言嘲諷他時,他的眼神里仍然充滿希望,會神氣地說到“那是我的女兒吶”。一切都存在于他的幻想中。然而女兒們享受到了父親給她們帶來的榮華富貴時,一直沉浸在金錢社會的奢靡中,此時,父親對她們來說也不過是物質后盾而已。高老頭一旦沒有了金錢的修飾,便一文不值,被女兒拋棄、踐踏。直到臨死之前,高老頭才悟出資本主義社會“錢可以買到一切”的殘酷真理。
高老頭的死是給拉斯蒂涅上的關鍵一課。高老頭如此悲慘的一生,使拉斯蒂涅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冷酷無情,忘恩負義。在資本主義世界里,只有金錢和利益才是至高無上的代表,任何關系都能取代。高老頭的死更是印證了鮑賽昂夫人和伏脫冷教導,最終完成了對拉斯蒂涅的社會教育。在埋葬了高老頭之后,他流下了最后一滴善良的眼淚。于是,他下定決心掙脫自我,踏上奔往巴黎上流社會之路。
上完這重要的三節課后,他目睹了鮑賽昂夫人被迫退出、伏脫冷被捕、高老頭慘死,終于扼殺了自己內心深處僅留得最后一點善意,走上了被上流社會支配,成為野心家的道路。
小結:拉斯蒂涅社會觀的轉變過程折射出上世紀巴黎社會的病態現象,而他也不免成為這一病態社會的犧牲品。他的整個墮落過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對青年人的腐蝕作用,批判了資產階級內部的骯臟與罪惡之處,暗示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衰亡的趨勢。興許是巴爾扎克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使他在天堂與煉獄之間不停游走,才造就了他比常人更深刻的人生感悟,揭示出了18世紀法國巴黎金錢至上、貪婪虛偽得真實世界。
【參考文獻】
[1] 賀業明.野心家的養成——《高老頭》中拉斯蒂涅人物形象的分析[Z].時代教育,2012(3).
[2] 車曉彥.善性的張揚 惡性的鞭撻——從《高老頭》看巴爾扎克人生觀[Z].大慶高等??茖W校學報,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