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優



2018年以來,高管大變動,成為股份制銀行的關鍵詞。
前有恒豐銀行,然后再到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連續不斷,接踵而至。
股份行高管變陣
恒豐銀行:“平定內亂”
2018年3月31日,恒豐銀行官網顯示,炯臺市委研究決定,陳穎同志任中共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臨時委員會書記。根據3月13日發布在恒豐銀行官網上的2018年工作會議新聞稿顯示,中共恒豐銀行臨時委員會還包括三位黨委副書記,即王錫峰、王金城、王繼東。其中王錫峰為恒豐銀行行長,王金城為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王繼東為嫻臺市委副書記。
時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2018年4月26日,恒豐銀行官網再次公告稱,恒豐銀行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于當日在煙臺召開,會議選舉陳穎為恒豐銀行董事。在同日召開的恒豐銀行2018年第四次臨時董事會會議上,陳穎當選為該銀行董事長。陳穎的董事、董事長任職資格在獲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后生效。
公開資料顯示:
陳穎是原銀監會體系內培養的干部,歷任原銀監會國際部處長、副主任、銀行監管一部副主任等職,2015年3月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青島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2016年5月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
華夏銀行:資管部總經理升任副行長
2018年5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公示稱,現任華夏銀行資管部總經理李岷擬提名為副行長(試用期一年)。
據了解,這將是股份行中第二位由資管部總經理一職升至副行長職位的銀行人,此前,浦發銀行副行長謝偉此前也是由資管部升任。
公開資料顯示:
李岷出生于1976年,現年41歲。曾任中國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處副處長,中國工商銀行私人銀行部專家團隊部副總經理,華夏銀行個人業務部副總經理,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
同時,提名為副行長的還有現任廣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楊偉。
公開資料顯示,楊偉曾任華夏銀行資產保全部副總經理,華夏銀行西安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華夏銀行昆明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兼玉溪支行黨總支書記、行長,華夏銀行昆明分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華夏銀行昆明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華夏銀行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2018年2月任現職。
浙商銀行:輿論焦點中的大調整
2018年4月18日晚,浙商銀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近日,董事會收到劉曉春提交的辭呈,劉曉春因工作變動而辭任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兼行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及普惠金融發展委員會成員職務。該行董事會2018年4月18日通過決議,委任徐仁艷為該行行長。但徐仁艷的行長任職資格尚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
公開資料顯示:
徐仁艷,今年52歲,現任浙商銀行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副行長,以及浙商銀行旗下子公司浙銀金融租賃公司董事長和執行董事。
徐仁艷于2004年浙商銀行開業之初就加入浙商銀行,屬于元老級人物,曾先后擔任浙商銀行黨委委員、董事、副行長。徐仁艷在銀行業擁有30年工作經驗,1985年開始在人行浙江省分行會計處工作,2002年開始擔任人行杭州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浙商銀行便已經歷一番人事變動,浙商銀行原副行長葉建清赴任溫州銀行任董事長。在接連“流失”兩位高管之后,當時21世紀經濟報道稱,浙江省紀委一位干部將空降浙商銀行,或將擔任紀委書記一職。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日前,媒體報道稱,浙商銀行進行了一輪高管分工大調整,同時還新提拔了三位行長助理,分別為:
原西安分行行長劉貴山提拔為行長助理分管風險條線;
原杭州分行的行長陳海強被提拔為行長助理,分管杭州分行,同時還兼杭州分行行長;
原金融市場部總經理駱峰也被提升為行長助理,協助張長弓分管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業務。
此外,浙商銀行還從浙江省紀委空降了一位干部,原浙江省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王詩賢現任浙商銀行紀委書記。
其中。高管調整分工如下:
現任行長徐仁艷仍分管其任副行長時的對公業務,徐仁艷來浙商銀行之前曾任農行浙江省分行財務會計處副處長,稽核處副處長,副行長徐蔓萱,協助行長徐仁艷分管公司業務;
排名第一的副行長張長弓原來分管資金業務,現在增加了零售業務;
原來分管零售的副行長吳建偉現在分管小企業、運管和后勤,吳建偉曾任農行溫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農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
副行長兼董秘劉龍現在分管發展規劃部、財會部和資產負債部等,新增了原葉建清分管的發展規劃部;
副行長張榮森仍舊分管北京分行并兼任北京分行的行長,張榮森曾任江蘇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執行董事;
原分管風險的副行長姜雨林現在分管浙銀租賃。
同時,浙商銀行新提拔了三位行長助理。
民生銀行:監管人員赴任
日前,澎湃新聞報道稱,原銀監會監察局局長陳瓊赴任民生銀行黨委副書記,該任命已于5月25日宣布,該信息得到不同消息人士的確認。
公開資料顯示:
陳瓊為經濟學博士,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經濟政策管理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先后在中國人民銀行教育司、稽核監管局、銀行監管一司、天津分行、銀行管理司,中國銀監會政策法規部、福建銀監局、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部等單位工作,曾任銀監會非銀部副主任、安徽銀監局局長,2014年5月任銀監會監察局局長。
據報道稱,2017年兩會期間,陳瓊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防范金融風險最重要是信用風險,培育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加大對失信企業和企業主的聯合懲戒力度,讓有錢不還、逃廢銀行債務者無處可逃。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金融知識進課堂。要將“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機制落到實處,切實打破剛性兌付。剛性兌付的存在,弱化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容易引發道德風險,不利于良好社會信用環境的建立。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金融監管的人大代表,陳瓊對于金融風險的防范、改進對‘大資管的監管政策、處置非法集資、民營銀行的發展等話題都有自己的思考。在整個采訪的過程中,她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大量的數據信手拈來。”亦有相近人士評價稱,陳瓊是業務型干部,果斷干練。
此外,陳瓊還建議加強對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結合我國實際,借鑒國際經驗,盡快啟動規范數據使用和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工作。同時,規范數據使用管理,對非法盜取、非法出售、非法使用、過度披露數據信息的行為,開展專項打擊,整頓市場秩序。將個人使用數據的失當行為納入公民社會信用記錄,有效凈化數據使用環境。
“三定”方案備受關注
在銀監會和保監會合并后,銀保監會的“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方案備受關注,這決定了部分監管人員的去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2018年3月21日正式成立并宣布領導班子成員,只是,如何將銀監會和保監會的職能進行整合尚未落地。要知道,原銀監會內部設有28個部門,原保監會設有15個部門和2個事業單位,其中銀監會和保監會在全國都有派出機構。涉及面有多廣,可想而知。
最近,隨著股份制銀行高管人事的頻繁調整,特別是民生銀行黨委副書記由來自原銀監會監察局局長的陳瓊擔任后,不由得引發了市場對銀保監會“三定”方案的關注。有業內人士稱,這與銀保監會的新部門架構設置和人員流動安排或許有一定的關系。
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日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期間接受采訪時介紹,“三定”方案正在報批,人員到位后會提出監管的目標和任務。而據多家媒體報道,三定方案或在6月底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