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 謝芳毅 林松
[摘 要] 輸變電建設工程本身是一項高風險的野外作業,同時由于施工作業點分散,且隨著工程進度推進作業人員的位置也會隨之變化,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難以準確掌控。文章結合項目經驗對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安全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以移動智能終端為載體,以作業點風險預控和人員到崗到位監督為主要內容,構建適用于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管控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關鍵詞] 輸變電工程; 風險管控; 移動終端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1. 059
[中圖分類號] TP3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11- 0135- 03
0 引 言
輸電線路工程施工由于自身作業風險高,并且線路經過山區、地質破碎區時,施工過程受內外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F場作業安全風險按照不同的風險等級進行劃分,管理單位可以根據風險等級對作業點的現場施工情況進行及時干預,因此就需要即時、全面掌握工程各個作業點的作業內容和風險等級情況,提高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安全風險事故的另一個誘因是由于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責任人員也沒有對現場的安全風險進行詳細排查和對施工人員安全防范措施的盡職監督。但是由于線路施工現場作業點分散、覆蓋范圍廣、作業場景變化頻繁,無法采用固定的考勤設備對責任人員進行到崗到位監督。
因此,本研究基于移動智能終端和無線互聯網,結合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管理面臨的問題,建設專門的作業現場安全風險管理系統,進行施工過程的安全風險預控和現場人員到崗到位監督,實現作業前預控、作業中監督的一體化管控,為更好地輔助工程現場安全風險管控提供解決手段。
1 風險管控內容分析
輸變電工程建設的安全風險主要針對施工人員和施工物料及器具設備,歸根結底是施工過程中現場業人員的問題,其影響因素主要是施工現場環境、作業內容、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措施,這些均可以通過對作業點風險等級的及時掌控和現場責任人員的及時干預,降低安全風險問題發生的可能。
輸變電工程的作業場景主要有變電站和線路兩種。按照作業內容進行風險等級劃分,工程各級管理人員要能夠及時掌握各個作業點即將發生的作業內容、現場作業人員信息、安全預防措施準備情況等,并能夠查看工程整體的作業風險等級分布情況,為制定重點安全風險防范措施方案提供準確資料。
現場安全風險管控的另一個主要內容是通過加強各個作業點相關責任人員到崗到位,提高現場責任監督能力,以減低安全風險問題的發生。通過采集責任人員簽到時的身份、位置、時間等信息,實現對責任人員到崗到位的監督管理,并將各個作業點責任人員到崗情況進行匯總統計,對現場責任人員到位情況進行統計管理。
風險管控系統的業務應用對象主要針對現場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工程建管單位,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作業內容的預報,監理、建管單位對預報內容進行審批和干預,保證作業風險在可控范圍內。
2 系統整體設計
2.1 整體框架
為了適用于室外靈活的業務應用需求,系統以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為載體,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借助后臺管理頁面進行業務功能配置和數據管理維護。以移動端APP的形式,從現場采集作業位置、時間、作業內容等信息,逐級向上匯總,構建一套從施工現場到后臺管理的綜合管控體系。
2.2 業務框架
系統包括移動端、網頁端兩部分,業務內容按照管理層和執行層細分。網頁端面向執行層,主要以服務工程基礎信息管理和統計報表導出為主,輔助進行工程數據管理和統計;移動端面向管理層和執行層,對于管理層提供現場作業管控多方面的數據分析和展現,側重于移動業務信息獲取和分析展示,對于執行層,采集各類現場作業信息,側重于數據信息收集。各類用戶分配對應的功能權限,進行權限內的功能操作。
2.3 數據流程
工程位置路徑等信息、參建單位及人員信息由系統管理人員在網頁端錄入和維護,作業信息由各施工單位填報、監理和建管單位審核,形成作業風險信息數據庫,作業現場責任人員進行簽到操作,形成人員到崗到位考勤數據庫。系統對以上三種數據進行匯總統計,作為安全風險管控的核心業務數據。
3 核心業務設計
3.1 作業內容預報
作業內容預報是整個安全風險管控的基礎,主要包括填報、審核、修改、統計等步驟。施工單位指定專門的責任人員根據工作計劃,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填報下一個工作日即將開展的各個作業點及其作業內容信息,施工單位項目管理人員、監理、建管單位人員對預控內容進行逐級審核,若發現預報內容存在問題,可將預控信息返回由施工單位重新填報。
預控信息按照日為周期進行填報,可以加強施工單位填報的工作責任,保障風險預控信息的連續性。為了減少填報人員的工作量,系統提供預控填報模板,對于一段時間內某個作業點連續發生的、作業內容和施工人員不變的預控信息,模板中自動綁定前一日數據,填報人員可以直接提交,對于預控內容發生變化的情況,填報人員可以根據需要修改相關信息并提交。
為了保障預控信息填報和審核的及時性,系統設定填報和審核各個環節相應的時間節點,并及時向各環節的責任人員發送消息,以督促盡快完成相關操作。各個環節完成后,現場人員才可以在系統中開展下一步的操作。
3.2 現場人員簽到
針對預控信息中填報的各級現場責任人員,需在預控信息關聯的工作日期和作業地點,在系統中基于工程點位地圖開展簽到操作。為了保證簽到人員的真實性,減少代簽和異地簽到的發生,系統對人員賬號和硬件設備進行綁定,并自動記錄簽到人員的時間、實時坐標以及與預控信息中的作業點間直線距離,同時要求上傳簽到人員自拍照以做信息記錄。
考慮到部分作業點沒有無線網絡信號的情況,系統提供在線和離線兩種簽到模式。在線模式下,簽到信息實時上傳到服務器,管理人員即可在手機端、網頁端看到現場人員的簽到情況;離線模式下,系統將用戶的簽到信息存儲在移動終端本地,在有網絡情況下自動上傳至服務器,服務器端對離線簽到數據進行計算比對存儲,系統提供15日的離線存儲功能以保障現場簽到數據的周期性采集和存儲。
3.3 統計分析業務
系統以安全風險管理的核心業務為主體,對工程每日的作業風險等級分布、現場責任人員簽到率、預控信息的填報和審核及時率進行統計,可以按照工程、施工單位、施工標段等統計單位進行分類統計,定期以消息通知的形式在系統中公開發布,形成對各參建單位的考核管理機制。針對總體的風險分布、人員簽到率情況,以統計表格、柱狀圖的形式在網頁端和手機端展示,并支持導出成文檔格式。
同時,系統可以將一定周期內所有預控信息進行匯總,從中提取現場參建人員數量、施工作業進度、人員變化情況等信息,輔助開展工程綜合管理。
4 結 語
輸變電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管控是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的一項重要工作,關系到現場人員的人身安全、工程建設質量等問題。本研究用移動智能終端和無線互聯網,充分考慮施工現場的作業特點,針對性的解決關鍵業務,構建安全風險預報和管理的信息化平臺,實現現場安全風險預防與實時監督相結合,為工程建設過程安全風險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電網基建部.國家電網輸變電工程施工危險點辨識及預控措施(試行)[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2]孫鑠. 輸變電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