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勇 謝曉聰 劉輝利 羅文聰 朱雪派


摘要:運用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歸納總結法等研究方法,跟蹤四川省資中縣五所高中15131名學生三年的體質測試成績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總體合格率高但優秀率偏低。形成原因主要歸于教育部門的重視程度、學校因素、家庭因素三個方面。學校應充分重視當今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制定有效的具體舉措,加大對中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力度,優化課題管理,貫徹素質教育理念。
關鍵詞:優化 管理 強力 推進 學生體質健康 整改
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同組織研制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已經正式發布了,這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措施。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青少年肥胖的比例逐漸增加;同時,由于網絡、電視的普及、電子游戲的盛行,他們對青少年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導致鍛煉時間的減少,使得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水平有下降的趨勢;另外,各學校雖然對學生體育逐漸重視,但是學校體育課由于時間的局限性,并不能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在于:通過對資中縣五所高完中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了解掌握我縣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參考意見,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開展,提高高中學生體質健康及鍛煉意識,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1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以資中縣五所高完中在校所有學生為研究,分別是:資中一中、資中二中、資中三中、資中球溪中學、資中龍結中學。
2研究方法
2.1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對參與測試的學生測試結果進行統計。
2.2比較研究法
本研究主要以四川省資中縣2013年、2014年、2015年五所中學學生體質測試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3結果與分析
(1)通過表1可以看到2013年,資中縣參與體質健康測試及補測學生為15131人,優秀率為3.27%人,良好率為19.41%;合格率為88.08%;2014年我縣參與體質健康測試及補測學生為15131人,優秀率為3.51%,良好率為19.87%;合格率為89.15%;2015年我縣參與體育健康測試及補測學生15131人,優秀率為3.79%,良好率為20.46%;合格率為90.07%;從學生測試數據分析,學生各項數據連年上升,合格率達到88%以上,但優良率只有22%-24%,與教育部提出的優良率要達到40%,有不小的差距。
(2)通過表2可以看到,在引體向上方面.2013年的合格率為34.60%;2014的合格率為34.59%,2015年合格率為36.06%;女子800米方面,2013年的合格率為80.22%,2014的合格率為80.38%,2015年合格率為82.31%;在男子1000米方面,2013年的合格率為68.67%;2014的合格率為70.17%,2015年合格率為71.98%;雖然各項目數據在連年上升,但與教育部提出的合格率達90%以上,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特別是男子的引體向上更是存在很大差距。近年來,圍繞資中縣高中學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工作及測試數據的分析,通過與廣大一線教師的交流與反饋,我們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反思。總結、梳理了資中縣推進《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更上一層樓的改進措施與管理手段,以期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效。.
4推進資中縣《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工作的改進措施
4.1優化管理
(1)全縣應召開一次實施標準的培訓會,各校分管領導、體育組長及操作員到會參加,聘請專家到場指導,并對一些先進的測試儀器進行現場演示,以進一步提高縣實施《標準》的水平。
(2)加強行政督促,強化組織管理。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對于每年上報的數據,隨機抽查,以驗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對于數據問題嚴重的單位給予嚴肅處理意見,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做出相應的處罰,以增強測試人員的責任感。把體育學科納入教育質量考核,每年測試一次,學校進行自測,然后教育局在進行抽測,高中一、二年級各占30%、高三占40%;初一、初二年級各占20%、初中三年級占60%;小學三年級和六年級各占50%;考核綜合積分排名前三分之一為一等獎;中三分之一為二等獎;后三分之一不評獎。積分=[優尖率x2+優良率x1.5+及格率x1一不及格率x0.81x100x準確率;優尖率=優尖學生人數/學生總數x100%;優良率=優良學生人數/學生總數x100%;及格率=及格學生人數/學生總數x100%;不及格率=不及格學生人數/學生總數x100%;準確率=縣教育局測試得分/學校自測得分x100%(準確率的最大值限為1),測試結果納入對學校、校長和任課教師進行目標考核,評優評先評職依據。
(3)不斷總結工作得失,不斷推進學校體育工作,表彰先進和個人,鞭策后進,公示測試結果,對各校測試成績進行綜合評價和量化評價。
(4)把學生體質成績按一定分數比例納入學生年度測評、入學考試評價中。
(5)加大師資配備力度,確保測試項目技術動作的傳授、練習和測試工作,提高測試成績。
4.2學校要強力推進
(1)加強監督管理,完善監督機制。學校應成立以校長為首的領導小組,集中時間、地點和人員進行統一測試;把體質測試工作納入學校的目標管理之中,與體育教師的福利和獎金掛鉤、納入班主任、班集體、學生評優、評先、評獎學金、助學金的量化考核體系,并公示班級、班主任、學生的陽光體育活動情況、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情況,接受全校師生的監督。
(2)加快場地建設,大力改善場地狀況,促進測試儀器更新換代。
(3)提高《標準》實施意識加大體質健康測試宣傳力度。
(4)測試日程安排及通知。由于學生剛返校和入學,動作未掌握,身體運動機能未恢復,建議測試時間一般為10中下旬到11月中旬為宜。
(5)以“運動會”形式實施集體測試,通過“體質健康運動會”,確保集中測試的競爭性,提高測試的準確性、公正性、公平性。
4.3學生要積極參與
(1)提高主動性。應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重要意義的宣傳教育,端正學生測試態度,讓更多學生真正重視體質健康測試,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2)嚴格執行體質測試結果與學生體育成績相結合,堅決貫徹不達標不能評優,不能評為三好學生,
優秀學生,不能申請獎學金、組學金等有關規定,提高陽光體育與學生體質健康實施的導向性。
(3)重視準備活動。學生自己進行準備活動,提高肌肉溫度和內臟器官的機能水平,取得優異成績,
并預防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
(4)提前訓練,循序漸進。學生在體質測試前進行運動訓練,可有效增強機體各器官系統的生理功能和適應能力,只有堅持長期、系統的教學、訓練、鍛煉,才能提高測試成績。
(5)教師要加強訓練。教師應通過認真講解體質側試的重要性,側試內容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引起學生的重視。教師要加強體育教學的多樣化、趣味化、突出實效化。如針對學生對測試項目中某些項目(如800米、1000米等)的抵觸情緒可把耐力項目與足球、籃球、游戲、20米折返接力賽、負重接力賽、多人綁腿接力賽等活動相融合,提高學生的耐力水平。
(6)家庭要積極配合。家長要配合老師督促學生的課余鍛煉,讓學生每天有一定的體育鍛煉的時間。學期或學年結束學校可以給家長提供一份學生體質健康報告單,把學生的身體狀況用一系列的成績和數據告訴家長,使家長了解其子女的體質狀況,知道其子女的不足進而了解改變這一現狀需采取的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