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化雨,高奎亭,馬冀飛
(1.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4;2.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102;3.河北師范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24)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增強國民體質、促進全民健康,成為了發展體育運動的主要目的之一,健康問題也就成了體育科學關注的重要焦點。高校資源介入下開展全民體質健康監測服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同時也是我國大健康時代發展的趨勢。在按照目前高校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和服務特點,發展對體質健康監測的服務,同時對體育健康的服務產業的現狀分析及如何對市場進行培育。在高校資源介入下,使不同群體的差異性選擇得到滿足,引導正確的體育健康消費,同時促進體育健康的消費升級,是直接影響并關系到體育健康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對此問題應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高校開展體質健康檢測服務的現狀。
1.2.1 文獻資料法 對本研究相關的文獻和專業書籍等進行查閱,通過CNKI、國家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掌握國內、外研究現狀,為本研究提供現實基礎和理論依據。
1.2.2 專家訪談法 本文涉及的主要問題,涉及訪談提綱,走訪相關學校對本研究方向的6名專家,采用德爾菲法進行多輪次訪談與調查,提取重要觀點。為本研究提供相關供理論依據。
1.2.3 問卷調查法 公共體育服務問卷進行信度、效度的檢驗,對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保定學院、河北師范大學、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分別發放問卷。
1.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SPSS 17.0和Excel 2007統計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相應的量化處理與分析。
通過調查東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保定學院、河北師范大學、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并對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訪談,了解其開展體質健康檢測服務內容情況。表明所調研的高校能夠緊跟科學發展趨勢,了解國內外體質健康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能夠積極利用人力資源優勢和高校的科研與技術開展服務社會,服務民眾健康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高校開展全民體質健康檢測服務所涉及到2個主要方面:一是形態指標;二是生理指標。主要內容包括6個方面:(1)身體形態指標;(2)心肺功能指標;(3) 基礎體能指標;(4)肌肉功能指標;(5)身體成分檢測;(6)骨健康檢測,見表1。對比高校資源介入下開展全民體質健康檢測服務和中國國民體質檢測(表2)內容指標,根據年齡、性別等分組方式一致,但是高校體質健康監測在測試內容的選擇上更加注重健康檢測指標和項目的選擇和優化。更符合國際體質健康研究發展的趨向。高校的體質健康檢測的硬件設施更加完善、先進。這對滿足大規模的全民體質健康檢測的需要,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2.2.1 高校與地方相結合的服務方式 為社會服務是高校的基本職能,地方政府與高校合作,服務地方的民生需求和社會發展。同時也是這4所高校進行全民體質健康檢測的重要方式。高校結合的政府、醫療機構等并能與全民體檢相結合,進行推廣,在民眾間開展并普及體育健康常識,提高民眾重視體育健康的觀念,融入到國家的大健康發展戰略中,真正走進民眾的生活。普通民眾的認知會加大政府的關注與投資力度,有利于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的良性發展。
2.2.2 高校與企業相結合的服務方式 4所高校走進企業,并進行合作,對企業進行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宣傳、講座,介紹并推廣正確健身的方法,科學的進行健康指導等,使企業員工的體育健康意識和觀念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協助企業的工會或黨群工作辦公室組織開展具有企業文化的體育活動和工作。同時促進企業對體育事業的投入。
2.2.3 學校之間的合作方式 高校通過與中、小學之間的合作,可以廣泛的建立實習基地與實驗基地,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提高并強化了大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的操作水平與體育健康的理論知識,能夠推動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的更多路徑。通過學校合作,促進了學校體育的共同發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1)人力資源保障。高等院校有強大的人力資源保障,有科研隊伍、教師團隊,研究生及本科生,為開展全民體質健康檢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促進了相關研究的科學的可持續發展。(2)先進、齊全的硬件設施。各高校利用強大的科研優勢對硬件進行不斷的研發、更新和創造,與國際接軌,為全民健康服務。(3)引領前沿的科學理念。結合我國國情,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推進相關學科的發展,尊重自然規律,引領科學前沿,為國家、社會及民眾創造財富。(4)轉化先進的科研成果。在高校介入下的全民體質健康檢測,從多發面的發展,真正做到科學的指導全民健身,將過程中研發的科研成果,服務于國家,服務于社會。
(1)保持學科發展的先進性。建設一流的大學,一流的學科是主要的支撐,培養國家一流的人才。通過高校體質健康檢測服務,進行科學化的普及、宣傳體育健康知識,從而形成科學的體育健康理念和體系。(2)提高科學研究的針對性。響應國家的發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熱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3)加強成果轉化的實效性。提高實效性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以高校介入下的全民體質健康檢測的研究為切入點,加強學科建設,推進科學研究,與時俱進。
(1)缺乏服務的主動性。應積極主動的了解社會、市場及民眾的需求,提高服務的主動性,同時與相關部門提高協作的主動性,形成產業化的發展。(2)缺乏服務的特色性。應積極進行特色的服務性保障和跟進,加強“體醫結合”的服務建設。(3)服務的策劃性不足。制定不同受眾群體的體質健康檢測的方案,進行特色化服務。(4)服務缺乏實時性。進行科學的服務升級,以及服務產品的保證。建立規范的服務體系和平臺,加強服務的實時性建設,促進消費升級。

表1 體質健康檢測服務的內容和指標

表2 中國國民體質檢測的內容和指標
2.6.1 年齡與性別特征 參加高校資源介入下體育公共服務需求調查的樣本來源于秦皇島、保定、石家莊和承德4個城市,有效樣本為465人,其中男性 211人(45.37%),女性254人(54.62%),年齡最小者29歲,最大者58歲。通過表3可知,根據不同性別的差異與心理認知,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加關注健康體質狀況變化。年齡偏大人群比年齡偏小人群更加關注健康變化。因此,根據基礎年齡特征,分析不同性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受眾群體的差異對體質健康測試服務需求進行優化安排。(表3)
2.6.2 職業特征分析 通過表4顯示,能夠參與體質健康檢測服務的受眾群體公務人員較多,而以體力工作為主的民眾參與較少。這與單位福利和職業差異有一定關系。根據工作性質不同,工作的制度、文化差異、課余生活、自身需求與認知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因此,民眾享受公共服務的均衡性需要解決。
2.6.3 體育健康公共服務的需求 通過調研與訪談結果顯示:體育健康公共服務的需求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性別對服務需求的影響。女性對體育健康服務的要求、滿意程度及環境等要高于男性。(2)年齡對體育健康服務的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受眾群體的心理認同感逐漸一致,但是對服務的安全措施有了更高的要求。(3)文化程度對體育健康服務需求的影響。根據文化程度不同,受眾群體對健身器材及場地等硬件設施的要求不同,對指導員的專業水平高低要求不同,對在體育健康服務中想獲得的健康常識和健身方法的需求不同。文化程度高的受眾群體對消費的指導要求較高。目前在體育健康常識與知識傳播與宣傳方面仍需解決。(4)家庭收入對體育健康服務需求的影響。不同家庭收入對體育健康服務的要求不同,包括環境、場所設施、運動處方、運動康復等。體育健康公共服務產品供給的多元化可能是該領域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表3 調查對象年齡特征

表4 調查對象職業特征
3.1.1 高校資源介入下開展民眾體質健康檢測服務具有強大的人力資源、完善硬件設施、研究成果等優勢,對其進行保障,且形成了相應的特色。
3.1.2 體育健康公共服務需求的市場發展的空間較大,根據受眾群體的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因素都會影響到需求的差異性。
高校資源介入下民眾體質健康檢測公共體育服務需求受年齡、性別、職業、文化水平、經濟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隨著民眾各個方面的提高。政府應對社會發展和民眾需求積極響應并推進體育健康公共服務供給改革與投入,促進體育健康公共服務均衡化、產業化發展,提升體育健康公共服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