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鹽吉蘭泰鹽化集團有限公司

為落實《安全生產法》,解決班組崗位員工素質參差不齊,自學難度大,培訓效果不佳等問題,公司將工藝及現場巡檢、設備設施維保、應急處置、隱患排查治理和現場衛生責任分解到員工個人,實現崗位員工自助開展各項工作,并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
一是重新優化了“111448”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要素,將“1-要三定職責、1-要培訓演練、1-要管理績效、4-落實四項重點安全職能、4-執行四級管理制度和預案和8-八項追溯性”作為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要素的新定義,更加符合班組自主管理實際。其中“11144”是班組日常自主管理和崗位員工的行動指南,明確了包括班組和崗位員工在日常巡檢、工藝操作、設備維護、清潔清掃、應急處置等方面的三定職責、班組培訓和應急演練要求,明確了班組落實巡檢與動態風險辨識、隱患排查治理、設備設施維護保養、事故應急處置及報告四項重點安全職能的要求,明確了班組和崗位員工在四級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及班組的績效管理要求?!?項追溯”則是班組和崗位員工落實“11144”的可追溯性記錄,班組管理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更加貼合班組日常管理實際。
二是形成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企業標準。近年來,中鹽吉蘭泰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先后經歷了整合班組建制、規范記錄模板、明確指導思想、班組標識及資料定置管理和班組建設制度化管理五個重要階段。2017年,公司將幾年來班組建設工作的經驗整合、提煉和改進,結合目視化動態管理經驗,形成了以“編” “定” “學”“行”“改”五步循環管理為基本原則,以建立和持續完善班組“崗位三定”為核心的《本質安全型班組安全標準化管理規范》,成為公司第一個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的企業標準,將進一步促進公司班組建設常態化。
一是為了明確管理技術人員安全生產責任,促動落實“一崗雙責”,公司組織編制了管理技術及以上人員《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和生產作業人員《崗位三定表》,進一步完善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員覆蓋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為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不越紅線增加了新動力。
二是為了持續促動各級人員安全履職,提升安全績效,公司修訂了安全環保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層級考核頻次,以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目標量化、可操作為依托,開展績效考核;修訂了《安全業績評價與激勵管理辦法》,對于事故主要責任人否決安全獎發放,效益工資發放依據事故進行一定比例的扣罰,促動基層單位由被動監管過渡到主動監管,強化責任體系履職盡責。


三是持續開展“三標”融合體系有效性審核,促進責任主體安全盡責。公司按照質量與職業健康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年度審核計劃,定期開展質量與職業健康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內部和外部審核,持續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活動,發現的問題跟蹤落實整改,公司各單位均達到所屬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要求,確保公司質量與職業健康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的適宜性、符合性和有效性,
四是堅持安全生產例會制度,以安全生產周例會、月例會促進生產與安全的問題治理,科學調度公用工程及產品、原料等資源,做到產、供、銷、運、存的平衡,深入現場積極協調解決生產中的“瓶頸”問題,合理安排消除動態風險,保證了生產負荷的最大發揮,跟蹤輔助作業計劃及重點消缺項目的實施進度,有效的降低了非停事故。
五是開展廠長述職,促進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2017年安全生產月期間,公司組織召開了主題為“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生產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述職大會。六個生產單位第一負責人先后進行了安全述職,評審組成員進行問詢和點評打分,這既是公司落實主體責任的一種途徑,也是對廣大干部職工的一次安。
一是立足崗位風險辨識,完善風險控制措施。組織開展了崗位風險辨識與評價活動,通過建立崗位清單,逐級布置風險辨識任務,將風險辨識與崗位安全檢查、隱患整改、標準化作業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和完善風險四級管控體系,按風險度大小分級制定管控措施,實施公司、廠、車間、班組四級管控,逐漸降低重大風險至一般風險或可接受程度,重大危險源有效受控。
二是標本兼治,確?!皟芍攸c、一重大”風險受控。完成氯堿公司重大危險源評估和備案;組織自治區專家開展“兩重點、一重大”安全診斷,根據診斷結果實施了包括安全儀表系統、運行參數遠傳系統的升級改造,降低了安全風險;每周開展重點工藝指標對標檢查和整改工作,確保重點工藝指標不越紅線;新建一座規范的危險化學品庫房,實現了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的規范貯存;落實年檢工作,組織對特種設備、可燃及有毒氣體探頭等設備設施進行年度檢驗,保障運行安全。
三是嚴格執行特殊作業安全規范。公司進一步地修訂、完善了特殊作業過程管理工作,推行作業前風險評價及危險作業預審管理,有效落實了作業前作業現場安全措施的落實確認和作業過程中監督管理的內容。
四是完善、健全安全生產環保能源的信息化監控系統。公司組織繪制了生產負荷運行圖、安全運行圖、能源流量圖和環保運行圖,實現了將大量采集信息直觀的、簡練的呈現在流程圖上,幫助生產調度人員準確掌握關鍵生產動態信息,強化了工藝紅線指標的安全監控,提升了安全調度、精準調度的效率和質量。
五是為了解決外來人員培訓教育和日常管理難度大的問題,公司修訂了《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推行安全保證金機制,進一步促進承包商履職盡責。承包商入廠作業前繳納一定額度的安全保證金,用于承包商主責事故賠付和現場違章處罰的資金來源,配套專項整治工作,同時實行資質不合法承包商退出原則清退規模小、安全保障低的小型施工隊伍,基本解決了外來人員難于管理、安全意識淡薄的問題,有效促進承包商履職盡責。
六是開展隱患“立查立改”專項行動。為提高生產一線員工隱患排查積極性,提升隱患治理效果,公司組織各單位開展了隱患“立查立改”專項行動,設立專項獎勵資金,現金鼓勵崗位員工對現場發現的“跑、冒、滴、漏”和其他等能夠立即改進的問題,立查立改。活動歷時三個月,有效促動了全員查隱患的積極性,生產作業現場環境大幅改觀,故發生率較前期持續降低。
七是組織編寫公司、廠、車間和班組四級培訓教材。與為了進一步規范新員工四級安全培訓教育內容,提升培訓質量,公司組織編寫了公司、廠、車間和班組四級培訓教材,建立了相應的考試題庫,成為公司第一套新員工入廠四級教育和崗位員工日常教育的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教材,有效地提升了新員工的安全知識水平。
八是持續提升員工應急能力。公司組織編寫了《應急能力提升實施方案》,分別從風險評估及應急物資調查報告編寫、各級預案修訂及備案、現場處置預案計劃性桌面演練和應急器材檢查方面開展工作,目前各項工作均已完成,預案流程的合理性得到進一步優化,現場應急器材均已完善補充,確保應急狀態下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公司從消防安全“標識化”著手,對滅火器、室內外消防栓實施了編碼管理,安裝應急照明燈130盞,燈光疏散指示標識170個,為全面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提供了有效保障。二是強化消防設施運維管理,委托第三方全面開展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工作,保障公司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消防水系統的安全平穩運行。三是貫徹執行“全員消防”的理念,由專職消防員擔任培訓講師,劃分責任區深入基層進行跟班培訓,全年累計培訓1638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員消防能力。
一是以污染源治理為抓手,促進環保設施的達標運行,杜絕環保事故。公司組織實施了熱電廠鍋爐煙氣超低排放升級改造項目、熱電廠原煤堆場全封閉建設項目、水泥窯環保節能升級改造項目、固廢渣場揚塵治理、電石廠炭材干燥、配料站、環形加料機除塵改造項目、循環水深度處理項目和樹脂廠電石破碎除塵改造項目。
二是依法取得熱電廠、水泥廠、純堿廠排污許可證;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要求,定期在公司官網公開環保管理工作開展情況,熱電廠、純堿廠、氯堿廠每日將公司廢水、廢氣排氣排放情況及在線監測數據在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網站上進行信息公開,環境信息公開率達到100%。2017年,環保設施投用率100%;廢氣、污水在線監測以及重金屬監測數據合格率100%;公司熱電廠SO2排放總量同比2016年減少13.27噸。公司污水排放同比2016年減少171680.5m3,污水減排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