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宇,李俊橋,李政琦
(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校區)電氣工程系,威海 264300)
三相電壓型整流器VSR(voltage source rectifier)已廣泛用于改造電網污染和提高電能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1]。業界提出多種脈沖寬度調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整流器的建模方法及調控技術,常見的是采用開關函數描述的三相VSR數學模型和采用占空比描述的三相VSR數學模型[2]。這2種建模方法具有物理意義直觀、清晰的特點,但其交流側為時變的交流量,不利于指導控制器的設計。
文中以三相VSR整流器為研究對象,將三相靜止坐標系(a,b,c)變換到以電網基波頻率ω的同步旋轉兩相坐標系(d,q)中,并在該坐標下建立VSR數學模型。由于三相基波正弦變量轉換成同步旋轉坐標系中的直流分量,因而便于控制器的設計[3];經電流狀態反饋空間解耦后,采用外環電壓環,內環電流環的雙閉環控制策略[4]。仿真試驗結果很好地驗證了數學模型的準確性及空間解耦的雙閉環PI控制策略在三相VSR整流器應用的可行性[5]。
PWM整流器的模型電路如圖1所示。

圖1 PWM整流器的電路模型Fig.1 Circuit model of PWM rectifier
設半導體器件為理想開關,按圖1所示的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拓撲結構,由基爾霍夫電壓、電流定理,可列出等式:

式中:ea,eb,ec分別為三相電網電壓;ia,ib,ic分別為整流器的交流側輸入電流;Sa,Sb,Sc分別為三相橋臂的開關函數;idc為整流器的直流側負載電流;Udc為整流器的輸出直流電壓;C為整流器輸出直流濾波電容;L為每相交流輸入電感;R為每相線路阻抗。
E 和 I分別為三相靜止坐標系(a,b,c)中三相電網電動勢矢量、電流矢量,且E和I以基波角頻率逆時針旋轉[6]。將兩相旋轉(d,q)坐標系中q軸與E同軸[3],即q軸按E定向,而滯后E 90°相角的軸定義為d軸。電網電動勢矢量E和電流矢量I在坐標系(a,b,c)和(d,q)中的分解如圖 2 所示。
令I與a軸相角為γ,q軸與a軸相角為θ,則


圖2 電網電動勢矢量E和電流矢量I的坐標分解Fig.2 Coordinate decomposition of electric network electromotive force vector E and current vector I
矢量 I在a,b,c三相靜止坐標系的投影ia,ib,ic為

結合式(2)式(3),得id,iq關系式為

為方便用矩陣表示,定義零軸分量

聯合式(4)式(5),可得

若采用等量變換,則變化因子為

則

引入狀態變量X1,則采用開關函數描述的數學模型為

其中

進而由式(10)得到兩相同步坐標系下PWM整流器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兩相同步坐標系下PWM整流器模型Fig.3 PWM rectifier model in two-phase synchronous coordinate system
可以看出,d-q軸電流除受控制量er,d和er,q的影響外,還受到耦合電壓ωLiq和-ωLid擾動,即

假設變換器輸出的電壓矢量含3個分量,即

令er,d1=ed,er,d2=ωLiq,er,q1=eq,er,q2=ωLid
將式(12)代入式(11),得

d-q軸電流是獨立控制的,且控制對象相當于一階對象。主要原因是引入了電流狀態反饋(er,d2和er,q2)解耦,消除了d-q軸電流間的相互影響。引入電網擾動電壓(er,d1和er,q1)作前饋及時補償電網電壓波動的影響,也使系統的動態性能有了進一步提高。雙閉環控制整流器原理如圖4所示。

圖4 雙閉環控制整流器原理Fig.4 Schematic of dual closed-loop control rectifier
圖4為兩相同步坐標系下,帶電流狀態反饋解耦的雙閉環控制結構整流器的原理。電壓控制器和電壓反饋構成外環。電壓控制器Gu(s)的輸出作為d軸電流指令,電流控制器和電流反饋構成內環,但電流內環只是整個電流控制的一部分。對電流的控制還包括電流狀態反饋解耦和電網擾動的補償。將電流調節器Gi(s)的輸出(-er,d3和-er,q3)分別與電流耦合分量(er,d2和er,q2)及電網電壓擾動量(er,d1和er,q1)這2項,合成作為整流器的交流側d-q軸電壓輸出。在同步坐標系中,三相平衡電網相當于常值擾動,即使不檢測也能消除它的影響,但加入電網電壓前饋補償,有利于提高系統的抗擾能力。圖4中,左側為控制部分,右側虛線部分為整流器。
基于所討論的控制器設計,在MatLab中搭建了三相VSR PWM雙閉環控制系統的仿真模型,如圖5所示。運用仿真模型可以選擇多種仿真器件,完成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實物仿真[7-8],設置仿真參數見表1。設采樣時間t=5×10-5s,仿真時間1 s。得到仿真波形如圖6所示。
由圖6(a)可見,交流電流電壓同相,且電流跟隨電壓,相位差為0,實現單位功率因數運行。
由圖6(b)可見,電壓給定為600 V時,直流側電壓響應時間0.4 s后達到穩定,0.3 s后波動很小,波動范圍596.5~641.5 V,輸出直流電壓基本穩定。

表1 仿真參數Tab.1 Simulation parameters
由圖6(c)可見,電壓給定為600 V時,直流側電流在0.4 s后趨于穩定,穩定在12 A,波動幅度11.5~12.9 A。
根據仿真試驗的嚴謹性,設計了一組對比試驗,將表1參數中的負載電阻R由50 Ω加大至500 Ω,得到的仿真波形如圖7所示。
由圖7(a)可見,交流側電流電壓同相,跟隨電壓,但電流變小。

圖5 三相VSR PWM雙閉環控制系統仿真模型Fig.5 Three-phase VSR PWM dual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圖6 負載電阻50 Ω的仿真波形Fig.6 Simulation waveform of load resistance 50 Ω
由圖7(b)可見,直流側電壓0.3 s后達到穩定,直流側輸出電壓跟隨電壓給定的最大到600 V。輸出直流電壓基本穩定。
由圖7(c)可見,直流側電流0.2 s后達到穩定,但電流幅值變小。
該整流算法應用于某UPS 12 kVA樣機上的試驗波形如圖8所示。通過試驗波形可以看出,空載和滿載下母線電壓穩定(800 V),滿載時輸入電流與電壓同向,可達單位功率因數。
采用電壓電流雙閉環PI控制的三相VSR控制系統,具有更好的抗擾動能力,響應輸出穩定性較強。從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入手,推導出三相VSR在兩相(d,q)旋轉坐標系下的數學模型,并建立了帶電流狀態反饋解耦的三相VSR雙閉環控制系統的仿真模型。仿真結果可以看出,旋轉坐標系下建立的雙閉環PI控制策略,在實現三相VSR PWM整流器時的可行性,同時驗證了三相VSR PWM整流器具有功率因數高、直流電壓穩定的優點。

圖8 試驗的電壓、電流波形Fig.8 Experiment voltage and current wav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