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必玉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81)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出版事業到出版企業的體制變革,不斷探索著我國出版業轉型優化的發展道路。作為出版產業一個新的增長點,少兒出版在經歷了第一個“黃金十年”后,逐漸進入第二個“黃金十年”深化改革期;在倡導全民閱讀如火如荼的大環境下,我國的圖書產業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少兒圖書連續多年銷售規模居于首位,成為我國出版業的一抹亮點。期刊作為閱讀的“助力器”卻少有提及,尤其是作為思想啟蒙的少兒期刊更是被忽略。為加快我國建設,成為大發展大繁榮的文化強國,要充分重視少兒期刊在基礎閱讀中的重要作用,為少兒閱讀提供充足的養分,構造出版業“百花齊放”的大景觀。
目前,我國現有的少兒期刊達200多種,涉及文學、科普、教輔以及綜合等類型,相較于改革開放初期的少兒期刊,我國已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品種日益豐富、分工逐漸細化的現代化出版體系。通過2012-2017年的《全國新聞出版基本情況》統計的少兒期刊相關數據,對近6年我國少兒期刊的出版種類、總印數以及總印數的變化情況制表分析,初步探析我國少兒期刊發展趨勢,通過觀察發現少兒期刊在經濟方面與政策層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二胎”政策出臺,我國少兒出版市場異?;鸨?,帶動我國少兒期刊的經濟發展。尤其是2014-2015年政策出臺前后,少兒期刊的出版發行數量可觀,2014年出版總印數高達51983萬冊,這是少兒期刊有史以來的高峰期。但近幾年我國少兒期刊的出版卻每況日下,從出版數量與規模來看,自2016年開始我國少兒期刊總印書數呈下降趨勢,到2017年少兒期刊更是舉步維艱(如下表、下圖)。根據2018年8月發布的《2017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可知,2017年全國共出版少年兒童期刊211種,平均期印數1596萬冊,總印數44612萬冊,總印張1463866千印張。與上年相比,品種降低0.47%,平均期印數降低11.10%,總印數降低12.00%,總印張降低16.53%。
可知,少兒期刊的出版總印數大幅度降低,訂數減少,銷量下滑現象明顯。我國少兒出版市場的競爭力日益加大,2017年少兒期刊的出版總冊數約是少兒圖書的一半,童書在少兒出版領域占據了主要地位,少兒期刊的影響力逐漸下降。

2012-2017年我國少兒期刊品種、總印數變化情況表

2012-2017年少兒期刊總印數增幅情況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強供給側改革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題中應有之義?!盵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有助于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對于深化我國文化領域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少兒期刊是我國出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礎閱讀中起著奠基作用,但由于政策扶助力度不夠以及期刊的發行渠道的不暢通,引發少兒期刊“供需不平衡”“地區化差異”等突出問題。一方面是偏遠的農村地區以及經濟發展滯后的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地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教育水平存在巨大差異,教育資源極度匱乏,引發少兒期刊供給不足等問題;另一方面是經濟發展條件優越的城市地區教育資源豐富,尤其是少兒期刊資源過于集中,產生對少兒期刊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少兒期刊供過于求。我國少兒期刊的供求關系的不平衡使得城鄉之間、不同區域之間的閱讀水平存在較大差異?;谥R理論,不難得出我國教育的不平等問題,處在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遠比社會經濟低的人更容易獲取信息,并且這種知識的差距正隨著教育的差異而更加顯著。因此,深入探討我國少兒期刊的供求關系,探析其存在的不平衡問題,推進少兒期刊出版業改革實踐,是當前業內人士和相關研究者必須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國家、社會層面對少兒期刊不夠重視,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指導。從每年一次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研究數據來看,我國閱讀調查對象主要是圖書,期刊調查數據減小,甚至沒有少兒期刊的閱讀數據。在2018年4月18日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期刊閱讀率25.3%,較2016年的26.3%下降了1.0個百分點[2]。少兒報紙與少兒期刊閱讀只字未提。在國家相繼倡導開展的農家書屋、社區書屋等政府采購項目中,均以圖書為主,很少涉及期刊的采購工作。同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每年會向廣大青少年推薦精品圖書和少兒報刊,但閱讀推薦落實到各省,基本只向少年兒童推薦了圖書。少兒期刊的推廣與普及還有待提高,部分落后地區甚至嚴重缺位。
由于少兒期刊出版產業的的特殊性,少兒期刊出版產業的在追求市場化自由競爭的同時,依舊無法擺脫政策的依賴性,需要正確看待其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積極措施克服體制機制的短板。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體制發生了重大變革,出版業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的出版體制,使出版業逐漸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調動出版單位和從業人員的積極性[3]。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全國大部分出版單位實現了轉企改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少兒期刊的轉企改制企圖打破市場原有系統壟斷和地域壟斷的格局,但隨著出版轉企改制、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教育體制與出版體制形成的兩股合力依舊阻礙了自身的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少兒期刊發行壓力大,存在發行渠道不暢通、出版資源配置效率低等問題,主要通過郵政訂閱和報刊亭等渠道來發行。而發行量大的少兒教輔也主要通過行政手段來實現的,自我的市場競爭意識明顯不足;部分自我發行渠道的少兒期刊市場競爭能力也遠不及同類產品。
在如今發行市場趨于飽和的前提下,少兒期刊的市場日趨艱難,發行數量也在逐年減少。面對少兒期刊朝不保夕的困境,必須探索出一條符合當代少兒讀者需要的轉型升級的路徑。調整產業結構,延長少兒期刊的產業鏈,向音頻類、視頻類、文創類、游戲類等周邊可發展的產業拓展。隨著融合新媒體的不斷升級,少兒期刊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只有采取積極的態度應對數字化的沖擊,投身于融合創新發展的改革大潮中,才會迎接少兒期刊轉型升級的新景象。由于少兒閱讀的獵奇心理,新的閱讀模式能夠不斷滿足少兒讀者的好奇心;新技術的融合使得少兒期刊在枯燥的紙面上呈現出生動的畫面感,豐富少兒視覺與觸覺體驗。比如,文學類少兒期刊開創有聲期刊、教輔類設立直播化課堂、科普類與AR、VR技術融合等,促使少兒期刊創新發展,為少兒期刊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同時,少兒期刊的發展離不開廣告的強勁的帶動力。在注重內容為主的同時,不可忽視廣告的帶動作用。改變傳統的廣告發行方式,可以通過游戲、知識問答的形式,讓少兒參與廣告的活動之中,既增添了少兒的閱讀樂趣,也很好的達到了宣傳作用[4]。這樣不僅捕捉到了少兒的興趣點,也增加了內容的附加值。
人才是任何崗位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出版單位強有力的儲備軍。優秀的出版機構離不開編輯人員的精耕細作,高質量的編輯人員也依托出版單位的人才機制不斷提升自我。目前,我國少兒期刊缺乏優秀的經營人才和采編人才,導致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已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由于期刊編輯部轉企改制,很多報刊人不愿進入企業化的經營單位,繼而轉向有保障的事業單位,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轉向教師崗位,以便評職稱和提高自身的社會影響力。期刊出版業與其他產業相比,其整體發展前景、薪酬待遇以及社會地位等方面不是很可觀,使得大批優秀的編輯工作者另謀出路。同時,期刊出版用人機制缺乏活力,出版人才培養模式陳舊,缺乏人才競爭力。因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機制,鼓勵出版人才的合理流動、為出版人才的培養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機會[5]。
隨著“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高度重視國民的閱讀情況,致力建設學習型社會。尤其是我國的“二孩”政策出臺后,國家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少年兒童閱讀,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推動少兒閱讀的普及與推廣,整體上取得了卓人成效,但對少兒期刊閱讀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因此,國家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方面的扶助力度,更加重視少兒期刊在基礎閱讀中的作用,為少年兒童基礎閱讀發展提供有利保障。
期刊在傳播社會文化、提供信息交流以及弘揚社會主旋律等方面承擔著重要的中介作用,其自身的文化導向價值不可忽略。近些年,國家加大少兒期刊的扶持力度,實行援助計劃,少兒期刊呈現政策引導、融合發展的態勢。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2018期刊政策扶持與產業推動宣講會”在京舉行,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87號)的期刊,專為少年兒童出版發行的期刊,指以初中以下少年兒童為主要對象的等6種期刊,可享受100%先征后退[6]。在政府采購力度方面,將合規范的少兒期刊納入農家書屋、社區書屋、學校圖書館館配中;向農村、邊遠地區少年兒童定期輸送少兒期刊,提高農村、邊遠地區基礎閱讀水平;國家給予財政支持,通過活動提高少兒期刊的認知率、普及率等,在邊遠山區和農村地區開展活動,緩解城鄉、區域之間的供求不平衡關系。
我國少兒期刊存在同質化現象,應注重打造精品少兒期刊,提高刊物質量,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創辦出符合當代少兒需求的精神文化產品。通過建立基礎閱讀考核體系,協調教育、出版主管部門之間的關系,每年向廣大少年兒童發文推薦一批優秀少兒期刊;設置專項資金和基金扶持優秀少兒文化產品創作出版,帶動出版部門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刊物競爭機制。如2008年以來,每年一次的“全國百種優秀少兒報刊評選活動”,通過優秀少兒期刊評選活動打造精品出版的文化工作,延續自身的出版品牌。近幾年推出的“少兒報刊閱讀季”活動,都旨在促進少兒辦刊的出版工作好市場的繁榮發展[7]。同時,加強人才培養,注重提高出版工作人員的薪酬待遇,制定合理的用人機制,營造良好的出版體制工作環境。
開展專題活動,推動少兒期刊在各地的深入推廣。當下,少兒期刊相關的主題活動在市場推廣層面還是欠缺的,需舉辦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少兒參與的基礎閱讀活動,喚起各級行政部門、社會各界人士對基礎閱讀工作的重視?!癆R+”數字出版是當今出版界的一大盛況,當AR遇上了少兒期刊更是擦出了無數火花。首屆“全國優秀AR數字少兒報刊出版制作大賽”于2018年8月份在北京拉開帷幕,一百多家少兒期刊參賽,場面甚是壯觀。制度化、常態化的少兒期刊推廣活動,有助于少兒期刊的推廣,更能體現少兒期刊與時代發展的關系,凸顯社會發展的脈搏。
少兒出版是“朝陽產業”。然而,在少兒出版業欣欣向榮的當下,不能讓少兒期刊成為“夕陽產業”。由于我國少兒期刊處于出版產業初級化階段,應從產業化與政策角度來分析其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要正視少兒期刊經濟體制改革的不徹底問題,需要加強產業融合發展,制定符合競爭機制的用人機制;另一方面認識到對少兒期刊政策的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打造精品出版以及助推少兒期刊閱讀活動制度化與常態化。只有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才能更好地激發自身的活力;只有發揮政策的積極導向作用,才能增強少兒期刊在我國出版產業發展中的市場競爭力和重要社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