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紹宜
(蘇州市職業大學圖書館 江蘇 蘇州 215000)
書本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圖書館是文化與知識的匯集之地,閱讀推廣是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的承載形式,文化傳承是閱讀推廣的主要內容。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學生素質培育的中心及全體師生的學習中心,理應成為宣傳、發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筆者通過梳理近五年蘇州職業大學圖書館傳統吳地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內容,探索與思考如何在閱讀活動中更好地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與實質,如何通過閱讀推廣活動使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發展、創新,拓展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中的傳播途徑,從而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1]。
自2015年起,蘇州市職業大學圖書館將傳統吳地文化融入每年的閱讀節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
從活動數量上看:傳統吳地文化內容在近五年來閱讀節的推廣活動中占比逐年提高。從絕對數量來看,在2014年的閱讀節中,傳統吳地文化閱讀推廣的活動僅為2項。隨著閱讀節的發展與傳統文化逐漸被重視,2018年校園閱讀節貫穿全年,傳統吳地文化內容的閱讀推廣活動,全年累計達88項。

蘇州職業大學2014-2018年閱讀推廣活動統計
從活動形式上看,在前2年的閱讀推廣活動中,以傳統吳地文化為內容的閱讀活動都是以比較常見的閱讀推廣形式呈現的,如講座、閱讀推薦等。經過5年的發展與積累,傳統吳地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形式更加多樣化。除了閱讀書籍推薦、講座等常見形式,還開展了“看”“聽”“賞”“游”“做”等創新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翱础保涸趫D書館影音室,每周三下午可觀看《蘇州史記》等影視作品;“聽”:聽每周二晚上校園廣播——月光書房《蘇州傳統文化》系列節目、聽《吳文化非物質文化遺傳承人》講座;“賞”:蘇州昆劇院來校現場演出《牡丹亭》《下山》等經典劇目,賞味千年昆曲魅力;“游”:走進校吳文化園,走進蘇州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蘇州狀元博物館等,參觀最具傳統吳地文化代表性的文物古跡,了解蘇州文化歷史及名人典故;“做”:過蘇式端午節,穿針引線做端午節菖蒲香包,體驗蘇作紅木家具的制作,動手拆裝家具榫卯結構,跟隨蘇州吳門花鳥研究院老師學習寫意花鳥的筆法。各項閱讀推廣活動形式豐富,新穎生動,讓學生們從不同的感觀角度體驗傳統吳地文化的魅力[2]。
從活動反饋上面看,參與過主題系列活動的學生更有興趣閱讀相關書籍,愿意了解更深層次的相關內容[3]。在圖書館舉辦傳統吳地文化主題展覽期間,圖書館工作人員就收到了很多有關后續活動的咨詢,學生們熱情高漲,目前已有不少學生會在qq或者是微信朋友圈推送有關傳統吳地文化的內容,分享自己在閱讀中或活動中的感悟和自己身處吳地校園所感所想。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內容的閱讀率也在不斷上升。激起了一部分學生對傳統吳地文化濃厚興趣,館內許多零借閱率的吳地文化相關書籍,其借閱率呈現出上升趨勢。
縱觀這幾年來的傳統吳地文化閱讀推廣實踐活動,活動形式從單一發展到多種,數量也增長不少,但是大多數活動都是表面上的熱鬧。其實對于整個學校的師生來說,閱讀推廣活動只是停留在圖書館層面,活動號召力有待加強。圖書館與各學院、學生社團及學校團委、學生會等相關部門一般是各自策劃自己部門的活動。傳統吳地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參與學生數量有限,范圍較小,要達到沁潤校園文化的效果還是遠遠不夠的。
打造學校閱讀推廣的獨立品牌,樹立傳統吳地文化標桿性活動,可以提高閱讀活動的知名度,擴大閱讀活動的受眾群,使其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閱讀推廣活動中給予更好的活動策劃、活動資金、人員調配等支持,協調各學院、學生社團、校團委及學生處等相關機構部門共同組織策劃活動,整合優勢資源,結合多渠道宣傳,擴大吳地文化推廣活動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提升學生參與度[4]。
傳統吳地文化通過閱讀推廣活動讓學生從了解、熟悉到深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傳統吳地文化的宣傳、發展、傳承、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一個長效機制來提供持續有力的保障。
通過建立階梯式傳統吳地文化傳承體系,為一部分喜歡傳統吳地文化、愿意學習研究傳統吳地文化的同學提供漸進式的深層次的學習機會,讓傳統吳地文化中的精髓,通過閱讀、學習等方式傳播、傳承下去,從而營造校園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
吳地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方面,都需要進行更廣泛、更接地氣的調研。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充分利用學校地處吳地的地理優勢,充分利用網絡,發揮學生社團作用,對學生的需求和心理進行了解;讓學生們參與到活動策劃和實施中來,使活動更加貼近學生的興趣點,并能牢牢抓住閱讀動機和閱讀需求;根據調研,有針對性地挑選傳統吳地文化中的內容,將不同的文化內容用最適合的表現形式呈現給學生,力求以更接地氣、更生動的形式做好閱讀推廣服務,從而提高閱讀推廣工作的效率。
傳統文化是文脈繼承的途徑,是民族凝聚的紐帶,是與國際接軌不可或缺的底氣。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明的果實,不能只讓其躺在圖書館里,活在書本上。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需要讓其走入校園、走進社會、融入人心,通過閱讀推廣活動將其浸潤在校園文化、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學習、社會實踐等各個環節,發揮其滋養心靈、哺育成長、以文化人的作用,才能讓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學生群體中落地生根、接續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