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濱
摘 要:基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需求的有效滿足后,進而開始追求優質的精神文化滿足。隨著當前我國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健康發展,公共圖書館在此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以及免費開放為廣大人民構建了重要的公共文化交流場所,但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以及履行職責的相關落實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完善。但基于圖書館總分館的建設引入,拓寬了公共圖書館創新發展的空間,基于制度的完善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實現通過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來從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收獲所需的信息資源(知識文化),有效增強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關鍵詞:免費開放 圖書館總分館 公共文化服務平臺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01
引言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升,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逐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逐漸加強,人們文化生活的多元化發展,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服務平臺化建設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免費開放與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是有效推動文化資源共建共享,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拓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發展空間的重要力量。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與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
1.簡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意義
當前我國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含義,主要是指通過政府部門的主導,加以公共部門的有效供給,進而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為戰略目標,實現為人民群眾創造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產品以及公共文化服務的制度、系統的目的。落實科學、全面、高效、規范的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更是確保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落實公民文化素質、精神品質的有效提升,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和諧穩定發展等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
自21世紀以來,我國黨和政府愈加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發展。21世紀初,我國中共中央委員會曾在諸多文化建設會議中明確指出:“推動我國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增強政府部門對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科學、全面、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而確保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充分滿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堅持均等、普遍的公共服務的基本原則,協調城市、農村之間、各區域之間的共同發展,通過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形成實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制度和系統的總稱。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途徑,對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文化素質,提升公民精神品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將有著重大的意義。
2.建立健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基本內涵
建設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體系,是落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下提升公共圖書館利用效率、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更是規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的有效制度。可利用互聯網、計算機等技術來拓展公共圖書館的免費開放空間、提升與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互動、實現圖書資源的有效共享等等,將公共圖書館、廣大讀者、圖書資源供應者之間建立起和諧、緊密的聯系。進而促進公共圖書館管理體系的穩定建設、管理方式的多元化發展,當前廣泛使用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主要具備登錄功能、書籍借閱記錄、養護界面、書籍內容簡介、圖書借閱規范等功能。可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便捷、實時、科學、合理、規范的圖書管理服務,有效推動了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公共圖書館管理體系的健康發展。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目標就是要實現為社會各個層次的合法公民提供均等的服務。確保城鄉之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共同發展,必須通過建立健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來實現。進而確保公共圖書館有效提升服務質量,為各層次的公民提供最優質、便捷的文化知識服務。
二、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的建設
1.概述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基于實現普遍均等服務的基本原則,通過建立健全基層公共圖書館和免費開放服務平臺、建設區域性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系統,進而確保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職能的普遍均等和全面覆蓋社會各層次。在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進程中,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規劃人員一定要重視技術創新、資金保障的重要地位,確保兩者之間建立和諧的共存發展關系,確保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過程中,城市金融創新與技術發展的有效融合。引導企業正確看待智慧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長期價值,重視政府的政策引導,積極構建融資機制,積極主動的進行融資建設,進而提升融資效率;與此同時,智慧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另一重要力量,就是技術的創新發展,相關人員,必須加大對技術創新、技術研發、質量評估等相關平臺的建設力度,加強與國內外先進技術研發部門的合作,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對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進行積極、有效的技術創新,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相關的技術人員,要結合城市建設的進程與實時需求,對該城市的技術研發環境進行持續完善、優化,加強對先進的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等核心技術的應用創新,結合我國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技術需求進行創新,進而研制出我國獨有的科學技術。
2.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以及總分館制概述
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進程中,總分館建設占據重要地位。21世紀初,圖書館的總分館建設在我國蘇州市開始初步成型,“由圖書館分館的所在區域的基層政府來提供建設基地、機械設備等相關資金費用,同時也要向蘇州市圖書館總館支付相應的年度資金,且需要蘇州圖書館總館的技術人員來負責分館的軟件系統以及設備安裝、圖書文獻資源的配送、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配備等,兩個圖書館之間要以協議的形式明確雙方職責”。當前,蘇州市已成功建設分館28個。因為基層政府財力的局限,導致其不具備獨自承擔起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能力,對此,蘇州市政府明確了鄉鎮圖書館分館建設資金以及日常運營服務資金可以由蘇州市政府、區級政府、鄉鎮政府三級來協同投入,突破了傳統圖書館建設過程中一線城市只建設一個圖書館的局限,有效拓寬了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的事業發展空間。地方分館可有效依據該區域人口數量以及人口分布狀況范圍等數據規范,進而在各個區域建立合理布局、深入社區、貼近市民的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分管。
三、免費開放與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
1.基于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角度落實免費開放
我國政府文化機構明確認識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免費開放的推行是基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大局而推行的。結合我國十七大中提出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目標的要求是在2020年,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將基本建成全面覆蓋社會各層次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時間明確在2015年,且結合當前免費開放的發展現狀可知,該意見的推行,在有效體現十七屆五中會議精神的同時,也在公共圖書館建設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反響。結合相關調查研究得知,當前相關政策中所規定的免費開放資金,不單單是為了基層圖書館來用于建設管理的資金使用,而是應該基于我國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規劃基礎下,遵循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理解和思考問題。如果將免費開放理解為降低圖書館門檻,把該經費補助簡單地用來增加購書費用和日常費用,而不去構建圖書服務體系,那么,我們就地無法踐行普遍均等服務的行業承諾,無法實現全覆蓋的宏偉目標,失去整個行業發展的大好機會,再次淪為邊緣。
2.結合免費開放來推動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模式的創新完善
基于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視角分析,作者認為,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是基層圖書館有效落實免費開放的必要途徑。綜上所述,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的建設可以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有效共建、共享,極大程度上避免重復建設和重復勞動的出現,實現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減少購書經費緊張的壓力;進而有效增強公共圖書館的覆蓋面、資源利用價值以及服務效率。基于此,基層一級政府應在該區域內建設完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結合當地的人口分布現狀等來合理規劃和布局周定圖書館以及服務平臺的建設地點,逐步完善、遵循當地文化知識需求規律的基礎下實現覆蓋各個領域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四、結束語
推動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健康發展,是實現我國文化普遍均等服務的重要措施,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及免費開放,是推動公共圖書館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目標的有效途徑,公共圖書館的總分館建設更是實現免費開放服務的最科學、高效、可靠的方法,也是建設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的必要途徑。落實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水平提升的建設目標,必須要具備可靠的政策支持保障、制定科學可靠的制度規范、進行技術的持續創新提升、確保城市工業、商業、技術領域秉持共同建設目標,切實貫徹、落實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的方針,有效利用先進的信息科學技術,構建完善的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文化服務平臺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系統,提升相關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確保系統的安全運行,實現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有效推動免費開放在各個領域的使用性能更加科學、便捷、安全、可靠,確保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陳云飛.著力構建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嘉興模式”——嘉興市推進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情況介紹[J].書館雜志, 2017(3):13-16.
[2]江存彬.貼近文化民生,創新服務模式——大渡口區推進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情況介紹[J].圖書館雜志,2017,36(3):17-19.
[3]金武剛.論縣域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十大要點——兼及《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解析[J].書館建設, 2017(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