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華
摘 要:路橋建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路橋建設的規模越來越大,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加強了區域間的交流與溝通。但同時,橋頭橋車現象在路橋施工中成為非常典型的問題,阻礙了車輛的正常通行。本文通過分析橋頭跳車的危害及成因,具體分析路橋過渡段加筋土施工流程,為實際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加筋土;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橋頭跳車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2-0113-02
橋頭跳車現象在路橋處常常發生,指的是柔性路堤和剛性橋臺在自身荷載的情況下,由于車輛不間斷壓力,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均勻沉降,對行車造成危害的現象。橋頭跳車在公路行業是非常普遍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對路面及行車都有非常明顯的負面影響,引起了業內的重視,對橋頭跳車現象的研究,能夠在保證路面的平整度,保持車輛的正常通行,促進交通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目前,通過加筋土的方式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對交通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 橋頭跳車的危害
橋頭跳車具有非常多的危害。第一,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在橋頭跳車處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對司機的駕駛產生一定的阻礙。在這種情況下,駕駛員只能通過調整行車速度來避免橋頭處的凸起與凹陷,但是會與后面車輛的速度差距拉大,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另外,當車輛產生顛簸時,很難進行控制,容易出現車輛方向的偏移,如果行駛速度過快,還可能發生側翻現象。第二,車輛在路橋跳車處發生顛簸時,自身的穩定性會受到嚴重影響,車輛的零件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從而減短使用壽命。第三,由于在公路工程中橋頭較多,造成破壞的車輛數量會不斷增加,同時橋梁也產生了不用程度的破壞,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 橋頭跳車的成因
2.1 地基的不良土質
一般來說,可用來構建橋涵的構建通常應用在溝壑地帶。因為溝壑之處的的地下水位較高,地基土的硬度往往較軟。與硬性土層相比,軟土的孔隙、含水量以及透水性都較高,所以往往具有很強的壓縮性。因此,如果在軟土層上填筑路基,極易造成土基的沉降。相對而言,橋頭路基的填筑高度更高,基底的應力往往也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工程完成之后,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其他問題。
2.2 壓縮性的臺背填料
臺背的填料具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填料中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在施工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技術,小孔中中隱含的水分很難清除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路面和路基都承受著頂部的沖擊性荷載及間斷性振動,孔隙變小,上側的填料也被逐漸壓縮變低。發生這種情況后,路基會變得更加密實,但仍然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基于此可以發現,施工方式、臺背的防水性能、填料的質量等都會對路基的壓縮沉降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對工程的防水排水工作,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2.3 交界處的剛柔轉換
車輛在公路上行駛時,由于交界處的剛度與之前施工路段不相符,所以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碰撞現象,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相比而言,柔性材料比剛性材質的吸納能力更強,所以在鋪筑橋臺結構時,一般選擇料石或者片石進行砌筑,同時用鋼筋混凝土輔助,通過這種方式,交界處路段的剛度會增大。相反的是,在道路與橋臺銜接之處,柔性往往遠遠大于剛性。上面的這兩種結構,分別屬于剛性體及彈塑性土體。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塑性形變在橋臺及道路中都有一定程度的體現,相比而言,剛度突變比較明顯。在剛柔轉換下,很容易發生橋頭跳車現象,路面的平整度被嚴重破壞。
3 加筋土加固原理
加筋土是筋體與土在一定作用下形成的復合式土體。在工程的填土環節,應將加筋土鋪設在加筋帶、土工格柵及土工織物等處,可以有效提升土體的抗壓、抗剪、抗拉能力,使路面的平整度和剛度都得到明顯的提高。土單元體在豎向壓力作用下,往往會產生側向膨脹與豎向膨脹,在這個過程中,豎向荷載會增大,產生明顯的豎向壓縮變形,同時,側向膨脹也會逐漸加大,對路面造成破壞。
4 路橋過渡段加筋土施工流程
4.1 過渡段的主體施工
路橋的過渡路段在整個工程中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能夠使加筋粗粒土增加,從而將過渡路段的質量提升到一定高度。過渡段的施工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第一,平整碾壓路段上層的碎石,將土工格柵鋪設在最頂層;第二,進行分層填筑。填筑的材料為粗粒土,使層間的空隙盡量縮小。粗粒填筑之后,緊接著進行攤鋪,攤鋪的過程中需要選取合適的材料和工藝,使土體的平整度能夠達到規定要求。第三,鋪設土工格柵。薄厚的土層的厚度控制在0.1m以內,然后借助碾壓機均勻碾壓,這個步驟可反復進行,直至平整度達到施工要求。最后,對上述步驟的施工效果進行檢查,完全合格后,進行填筑,直到符合工程的實際需求為止。
4.2 土工格柵施工
過渡段的主體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進行土工格柵施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施工:第一,采取合適的方式,鋪設土工格柵,一般來說,鋪設的方向為縱向,順著線路的走向能夠減少面部的阻力。另外,伸展開橋臺背后成捆的格柵,與臺背的距離控制在5.2m,為之后的拆除提供一定的便利。清除下側格柵中隱含的堅硬固體,使格柵鋪設質量達到施工標準。第二,進行格柵的固定與搭接。在搭接的過程中,拉直每一幅格柵,保證格柵被鋪平,同時,將相鄰兩幅格柵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5cm~25cm,方便接下來的施工。上述步驟完成之后,需要把相鄰的格柵搭接在一起,搭接的工具選擇為U形釘把,在錘擊作用下,在下層土上將格柵進行固定。需要注意的是,應對填料中較大的石頭進行清除,避免出現刺破格柵的現象。
4.3 粗粒土施工
粗粒土施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上料施工。當粗粒土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選擇合適的自卸車,將取土場的粗粒土運到路橋過渡段施工位置,裝載機可以用來調運之前鋪設好的格柵,將粗粒土層均勻攤鋪在格柵的上側,發揮其保護性能。第二,對攤鋪進行整平。在攤鋪的初期環節,需要將附近區域內的鋼筋樁打出來,使鋼筋樁的數量能夠達到規定要求。以攤鋪的總體厚度為參考,在樁體中間掛上攤鋪線。在攤鋪的具體過程中,將手動與機械的方式相結合。對各層次內的填筑土分析之后,對粒徑較粗的土層進行留存,平整和攤鋪工作應同時進行,在攤鋪厚度為30cm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控。第三,后期修整。后期修整主要采取手動的方式,使攤鋪線可以與頂面的填筑土層相符合。
4.4 碾壓施工
攤鋪工作順利完成并且平整度非常好的時候,選用振動壓路機進行路面的施壓工作。同時,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參照設計方案,按照先慢后快、先輕后重的原則,對攤鋪機的各項指標進行調整,使指標與實際的施工技術相契合。另外,調整攤鋪機的行進方向,及時清理探頭下層與履帶底部與一些雜物,保持兩者內部的干凈整潔,從而將攤鋪機的碰撞情況降到最低值。碾壓需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第一,初次碾壓選用雙鋼輪的壓路機,擴大碾壓的范圍,提高碾壓的效率,同時必須保證碾壓的速度均勻;第二,二次碾壓的時候選擇單鋼輪壓路機,將錯輪寬度控制在30%范圍內,使碾壓速度保持在3.5km/h左右,保持被壓層的壓實度達到規定標準;第三,最終施工,如果當碾壓路段的輪跡消失,可停止碾壓。對于一些不易碾壓到的邊角區域,可以采用小型壓路機,結合機型的特點和填筑厚度,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檢測和碾壓。
5 結語
路橋的建設在交通工程行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和路橋的平整性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交通經濟的順利發展。需要明確橋頭跳車的危害,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形成原因,對路橋過渡段加筋土施工流程進行嚴格控制,做好過渡段的主體、土工格柵、粗粒土、碾壓等各個環節的施工,使路橋的質量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促進交通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甘軾,鄒明輝.高速公路路橋過渡段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6(6):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