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摘要: 建筑信息模型(BIM)被認為是提高建筑行業生產力的關鍵技術。但是,目前還很少有將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內不斷變化的工程信息集成到BIM平臺中的解決方案。作為自動化數據采集平臺的無人機可以作為BIM與和現實環境之間的橋梁。本文對無人機和BIM融合技術發展現狀中的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技術應用方案和改進措施,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構建了UAV-BIM在建筑行業中的創新價值鏈框架,為物理信息系統在建筑領域內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Abstract: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is regarded as the key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owever, there are few solutions to integrat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ha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to the BIM platform. As an automated data acquisition platform,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an serve as a bridge between BIM and the re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of the fusion technology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BIM are analyzed, and the technical solution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novative value chain framework of UAV-BIM fus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hys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n construction field.
關鍵詞: BIM;無人機;應用;建筑工程;創新價值鏈
Key words: BIM;Unmanned Aerial Vehicle;application;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innovation value chain
中圖分類號:V2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1-0109-03
0 引言
近年來,制造業和建筑業之間的生產力差距顯著增加。這種差距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制造業正逐步采用集成計算、網絡和傳感器的物理信息系統來提升本行業的生產效率。與施工現場大多是臨時性的建筑業相比,制造業的生產活動發生在裝備精良的工廠,可以為發展和長期使用物理信息系統提供便利條件。如果在建筑行業內采用這種高效、綜合的物理信息系統,就可以為不同的項目參與方實時傳遞不斷變化的各階段工程信息來進行協同工作,改變工作模式,從而提升生產效率。近年來,在我國快速發展起來的BIM技術為物理信息系統在建筑業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行性[1-2]。
由于BIM軟件與各種安裝在現場的監控、測量傳感器之間還不能進行有效的直接連接,需要人工采集的方式將現場數據輸入到BIM平臺中。因此,目前BIM技術僅適用于設計階段,還不能夠直接應用到環境不斷變化的施工階段,因此需要一種作業模式靈活、可靠性高的數據采集系統作為BIM平臺和現實環境之間的橋梁。近年來,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產業正蓬勃發展,憑借其靈活、高效的優勢,可能會成為提高建筑行業生產力的關鍵因素[3-4]。建筑業中所采用的無人機并不是用來直接進行建筑生產活動的,而是一種集成不同傳感器用來采集數據的自動化系統平臺,UAV所采集的數據可以傳輸到BIM平臺中,用來代替低效、耗時并易出錯的人工采集方式。
基于國內外大量的文獻和應用實例調研,本文對UAV和BIM融合技術發展現狀中的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技術應用方案和改進措施,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構建了UAV-BIM在建筑行業中的創新價值鏈框架,為物理信息系統在建筑領域內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1 UAV與BIM融合技術發展現狀
1.1 UAV發展中的法律障礙
由于UAV產業在發展前期并沒有受到多少限制,民用UAV在各個領域內得到了快速應用,但是也帶來了諸如失控墮落、侵犯隱私、竊取機密等隱患,這也迫使各國政府強制執行新的法律法規來監管UAV。例如,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禁止公司出于商業目的使用UAV,需要申請特定的許可證才能使用UAV。在法國,申請UAV航線必須:①遠離特定區域;②提供一個清晰和安全的地面區域;③避免在城市地區上空飛行;④站在安全駕駛員的視線之內[5-6]。我國部分省市已經對民用UAV監管開展了探索實踐,例如,重慶禁止UAV在機關企事業上空飛行;廣州市政府制定了民用運輸機場管理辦法草案;哈爾濱在機場周圍設置矩形禁飛區等[7]。民用UAV監管法律問題的亟待解決,對UAV在建筑業內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1.2 UAV的硬件限制
建筑行業內應用的UAV應該是一種集成多種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平臺,這些傳感器包括:高度和距離傳感器、三維激光掃描傳感器、高清照相機和攝像機等,如何將這些傳感器在互不干擾的條件下進行有效集成是UAV硬件方面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同時,由于UAV上所攜帶的應用傳感器增多,也增加了有效負荷,這對目前主流的四軸旋翼UAV的電池來說也是一種考驗,需要保證有效負荷與飛行持續時間之間的平衡。另外,如果在室內使用UAV進行數據采集,也要考慮UAV的尺寸不能太大,這也影響到了電池所能提供的續航時間。
1.3 數據采集方式和算法
目前,UAV采集數據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①3D激光掃描,可以提供BIM模型所需要的原始點云數據;②高分辨率的照相機或攝像機,可以通過后期處理軟件直接轉換成建筑三維模型。但是,這兩種方式還不能提供實時更新的現場數據和更詳細的局部細節數據,這就要求在以上兩種方式中采用更先進的圖形處理單元(GPU)和更高質量的傳感器,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更高效的計算。這也是阻礙UAV在建筑行業內應用的瓶頸問題之一。
1.4 UAV與BIM軟件間的數據轉換
由于UAV采集的數據類型與BIM軟件所能識別的數據類型不同,因此UAV一旦采集完數據就應該通過相關插件進行數據轉換,這類插件起到了橋梁作用。但是,目前國內外研究人員主要都集中在開發基于BIM的新的建模軟件,而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少,這也限制了UAV的應用。
2 UAV在建筑工程領域內的應用方案
2.1 在設計階段:將工程所在地的實際情況整合到BIM模型中
與農業領域和航空攝影相似,UAV在建筑行業內主要還是進行室外作業,這就完全依賴于機載GPS導航或駕駛員高超的技能。在初始設計階段,可以利用UAV對施工階段的建筑工地周圍場景進行三維掃描,并將這些場景整合到設計階段的BIM模型中,另外也可以引入虛擬現實技術,對整個建筑工地場景進行鳥瞰漫游。
2.2 施工階段:對現場進行自主和定期的監測
對施工階段進行定期和自主監測是現場工程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這些監測數據主要是由施工單位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或第三方的測量工程師以照片、excel表格或其它方式進行采集,但是并沒有集成到一個綜合的管理系統中,而BIM技術可以將所有數據連接起來,為建設項目各方參與人員的協同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但是,BIM模型所需要的現場數據仍然是人工采集方式,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應用無人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UAV在施工階段的應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案:
①可以將3D激光掃描儀安裝在無人機上,利用無人機的靈活性對施工現場數據進行全方位采集。②對已經建成的構件進行監測,并將監測數據輸入到4D BIM軟件中,但是由于目前UAV的安全自主導航技術還不成熟,飛行高度的調整仍需要GPS,因此還不能應用到室內構件的監測中。③UAV還可以對機械設備、材料和臨時結構進行監測和跟蹤,例如,可以跟蹤腳手架和塔式起重機的安裝高度、監測材料的剩余用量以提高庫存管理水平。
2.3 施工階段:提高施工機械的自動化水平
由于無人機可以提供施工現場的全景鳥瞰圖,可以將部分建筑施工機械改裝成自動化機器人與UAV協同工作,例如可以將推土機改裝成自動推土機,無人機與其連接,并提供實時的地形、高度等周圍環境數據,指揮自動推土機根據這些數據進行精確施工。
3 UAV-BIM創新價值鏈應用框架
UAV與BIM技術是建筑行業中新的生產要素,兩者的融合可以為建筑企業創造更多的增值活動,帶來新的創新價值鏈。表1分析了UAV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創新價值鏈框架,對UAV在用戶需求、現有解決方案、無人機附加值、現有成果和需要填補的技術差距方面進行了總結和分析。目前,基于GPS導航的無人機進行室外作業已經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但是,利用UAV在全生命周期內對建筑內部各個方面進行監測和測量短時間內還很難實現,這需要進一步開發自主導航技術,該技術可以利用4D-BIM模型提供室內詳細的“地圖”數據,為UAV在室內的自主航行提供導航。
4 結論
無人機已經被廣泛用于勘察設計行業內的室外作業,能夠實現對工程現場的監測和管理。但是,由于建筑項目施工現場地形復雜、空間擁擠和人機材流動性大,UAV在建筑領域內的應用還較少,為了能夠使UAV真正提高本行業的生產力,本文對UAV與BIM融合技術的創新價值鏈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UAV可以作為一種集成多種傳感器的自動化系統平臺,并將所采集的不斷變化的現場數據與BIM平臺進行有效連接,促使不同項目參與方進行協同工作,以提高生產力。
UAV還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技術創新:①在擁擠的室內環境中執行自主航行作業;②將采集到的現場數據轉換集成到BIM綜合管理平臺中。
參考文獻:
[1]盧玉韜,韓春華,曾鵬.基于BIM的無人機橋梁檢測實施方案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7,9(2):73-78.
[2]孫亮,夏永華.基于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可行性研究[J].價值工程,2017(8):209-212.
[3]龔文璞,劉維忠,伍云天.無人機在建筑施工安全監管中的應用探析[J].重慶建筑,2017,16(5):21-23.
[4]徐勝利.建筑施工領域中無人機的應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7(5):249-250.
[5]Canis B.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USA): Commercial Outlook for a New Industry.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2015.
[6]Demir KA, Cicibas H, Arica 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Domain: Areas of Research. Defence Science Journal, 2015, 65:319.
[7]鄭翔.無人機物流業發展的法律障礙和立法思考[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7(1):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