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岐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公路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公路橋梁工程作為公路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在居民生活出行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按照“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環保”的設計理念,著重從公路橋梁設計原則、公路橋梁設計難點、公路橋梁的設計方案對公路橋梁設計進行淺析,希望對相關從業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公路;橋梁;設計
中圖分類號:U4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2-0136-02
1 公路橋梁設計原則
1.1 結構安全原則
在公路橋梁設計過程中,安全是首先要遵循的原則。由于公路的地形復雜,對橋梁結構的安全要求非常高,因此,必須要通過合理的結構受力計算,制定科學的設計方案,保證其安全。在計算荷載時,除了需要進行施工荷載以及地震荷載等常規荷載計算外,還要對公路強風荷載進行計算,針對嚴寒地區的橋梁,還要綜合考慮雪荷載與凍脹裂荷載帶來的影響。
1.2 適用原則
伴隨著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出行方式越來越多樣,私家車自駕游的人越來越多,行車速度也越來越快,舒適性作為橋梁使用的一個主要性能,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預應力混凝土梁橋以其結構簡單施工方便、設計和施工技術較為成熟,在我國公路建設中被廣泛采用。舒適性不僅是乘客與駕駛員的基本需要,更是確保行車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的前提,因此,在公路橋梁設計時,需要滿足舒適原則。
1.3 經濟性原則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和全壽命設計理念的重視,橋梁的經濟性在橋梁方案設計及必選中,做為一個重要的指標。由于中國的人工低廉,中國橋梁的設計標準偏低,施工質量存在隱患,這也是造成中國橋梁容易早期劣化和不耐久的最重要原因。因此,雖然中國橋梁的一次性投資較低,但如果使用壽命很短,日后的養護和加固費用又十分巨大,從全壽命的觀點看,仍是很不經濟的。所以在橋梁設計時,需全面遵循經濟性原則。
1.4 美觀性原則
橋梁的美是環境美的一部分,良好的橋梁設計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在橋梁設計的時候,應該做好橋梁美觀性的評估,同時橋梁的美觀性評估也應成為新的橋梁評估體系的一項,把橋梁美觀性分成形式、功能、色彩裝飾三個指標,選擇合理的橋梁外觀結構。
1.5 環保原則
在實踐過程中,為了能夠確保建設后的橋梁與周圍環境協調,在橋梁設計時需要對橋梁施工給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進行綜合考慮,保證設計方案與施工方案能夠節約環保。基于此,橋梁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需要盡量減少橋梁建設時對周圍山體的開挖與回填,因為大量開挖會給山體的結構穩定性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對山體的植被造成大面積破壞,因此,橋梁設計的時候,應該做好對環境的保護工作。
2 公路橋梁設計難點
(1)公路橋梁建設中地勢、地形、地質以及水文條件都對工程有所影響,更給公路橋梁建設增加了難度。為此,公路橋梁設計過程中,需充分考慮以上因素。(2)在公路橋梁建設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公路橋梁建設性能的正常發揮,同時還要確保周邊的環境不被破壞,最大限度地保障公路橋梁保持原有的地質風貌。在公路橋梁建設過程中,要確保公路橋梁建設的經濟適用、美觀大方。一直以來,我國工程建設都倡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愛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3 公路橋梁設計方案
3.1 橋梁方案選擇
(1)特大橋和大橋的橋位在服從路線走向的前提下,作為路線控制點,進行路橋綜合考慮。中、小橋、涵洞位置服從路線布設的要求。(2)跨河橋橋位盡量選在河道順直,地質、水文條件良好,橋長較短,河槽能大部分通過設計流量的河段。布設在河床寬淺河段上的橋梁,應注意導流工程的設置,并與既有導流工程相配合,以保證行洪的安全。(3)橋孔布設重點考慮合理性與協調性,兼顧美觀,重視環保設計。(4)橋位不宜選擇在斷層、滑坡等不良地質地帶。(5)應充分考慮施工場地條件、運輸條件、施工工藝和工期,重視施工組織方案研究,避免設計與施工脫節,選擇易于養護、費用經濟的橋型方案。(6)盡量采用常規標準跨徑,減少跨徑種類,力求做到機械化、工廠化及標準化生產,方便施工、縮短工期、降低造價。
3.2 橋孔設計
由于公路建設過程中受地形地貌的影響,鑒于這種不可抗力因素的干擾,在公路橋梁的施工中,橋梁布孔的合理設計就成為了整個橋梁施工工程的關鍵。為了施工的便利性,應盡量對跨徑采取統一化處理,使用標準跨徑進行施工。如果橋梁相對特殊時,也要對橋孔跨徑安排采取適當調整。例如,當橋梁的墩高差距較大,相鄰橋墩之間的高度差距不規則時,就不必拘泥于調整跨徑的策略,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兩種跨徑配合的方式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可以采用25m和30m跨徑互相組合的形式,這樣就靈活地解決了問題。但是這種方法要注意兩種跨徑的差距不宜過大,否則會對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同時,由于公路公路橋梁的變化較為復雜,彎、坡和斜橋相對來說較多,因此在橋梁一聯的連續長度設計上就要有所控制。一般來說,連續長度的控制范圍應該在160~180m的范圍內,如果跨徑小于或等于30m時,橋梁一聯的連續長度應該在6孔一聯左右,如果跨徑在40m左右時,連續長度應控制在5孔以內,最多不能超過5孔。
3.3 橋梁上部結構設計
在公路橋梁設計中,雖然存在一些跨徑比較大的橋梁,但是公路橋梁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輕型化、跨度比較小的標準式橋梁來設計的。同時,由于山區地形比較復雜,如果設計大型橋梁,許多大型設施設備和橋梁構建無法運輸至施工現場開展工程,因此在橋梁設計中,應該在保證質量符合相關標準的前提下,使用最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進行設計。公路橋梁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基本類別,第一個類別是連續橋面簡支結構,這種結構多應用于地質較為復雜,土質較為松軟的地理環境之中;第二種類別是先簡支后連續的結構,這種結構多用于單孔跨徑在20m以上的橋梁中。其中第二種結構是目前橋梁設計中應用較為廣泛的結構。這種結構工藝成熟,同時耐久度比較高,是經濟實用的橋梁結構。通常情況下,橋梁建設中的橋梁跨徑比較小,這樣可以降低施工難度和施工成本。在橋梁建設中,最常見的跨徑比較大的數值有16m,20m,25m,30m,35m,40m,50m,而跨徑小的數值為6m,8m,10m,13m,16m。公路橋梁建設中,其上部結構體系主要由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等組成,
橋梁跨徑選擇注重高跨比協調,盡量采用經濟跨徑(即橋梁高跨比經濟比選后的推薦值),控制上下部結構總造價。常規橋梁的橋跨選擇基本原則如下:(1)墩高H≤20m時,優先選擇20m跨徑;(2)20m<墩高H≤35m時,優先選擇30m跨徑;(3)墩高H>35m時,優先選擇40m跨徑。
在個別情況下,需要用到50m跨徑時,需要加強對其承受力的分析,確保橋梁建設的科學及可靠性。
3.4 橋梁下部結構設計
(1)橋墩設計。最普遍的橋墩高度為40m左右,并且橋墩的形狀都是Y形的薄壁墩和柱式墩,最常用的墩型是柱式墩型,這種柱式墩型又分為圓柱和方柱兩種類型。這兩種墩柱的形狀在橋梁建設過程中有不一樣的效果,使用圓柱橋墩可以使得橋梁的外觀更美感,而方柱橋墩在美觀上不如圓墩,但是其與橋梁的上部結構比較協調,給人不一樣的美感。(2)橋臺設計。在公路橋梁建設過程中,橋臺普遍使用U形、肋形和柱式三種形狀。但是具體使用哪種形狀,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通常而言,在使用U形橋臺時,需要進行填土作業,且填筑高度為8m左右,這樣才能將整個橋臺的高度控制在10m以下。由于公路地勢都比較陡峭,為此,U形橋臺最為適合,采用U形橋臺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難度,節約施工材料,從而降低施工企業的成本投入。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公路橋梁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自然因素對公路橋梁建設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從而保證公路橋梁具有較強的耐久性。
參考文獻
[1]王威,張延龍,張海龍.東西高速公路山區橋梁基礎設計方案分析[J].中外公路,2009,29(4):340-342.
[2]何國成.高速公路橋梁在施工和使用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及其控制分析[J].廣東科技,2007,(S1):210-211.
[3]林曉東.淺談山區公路常規橋梁的設計[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