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華 黃靜
摘 要:水利工程經過大發展,事業重心由建設轉向管理,本文重點對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與精細化建設進行闡述,對其體系的構建展開詳細的討論,為水利行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和建議。
關鍵詞: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精細化
中圖分類號:TV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2-0138-01
水利工程是國民建設的基礎性產業,是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護生態環境、興水利除水害的載體,肩負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國家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的重要使命。現階段我國的洪澇災害和水土流失嚴重,非工程措施建設嚴重滯后,新形勢下的水利工程事業,已有建設逐漸轉移到管理上,因此,水利現代化管理和精細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供優質水事服務,保證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提高水利工程經濟與社會效益,借助現代化的運行理念和管理模式,進行水利現代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將會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
1 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與精細化論述
水利工程管理是技術性較強的工作,指對已開發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設施的進行運用、保護、經營工作,包括水利工程及設施的合理運行、工程的維修養護、安全觀測、防汛搶險等。
1.1 水利工程現代化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是水利工作的重要方面,現代化管理實質上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通過技術手段,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對可利用的水資源進行開發、治理及管理,實現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率,保障水利工程的效益發揮。主要包括與社會經濟相適應的市場管理體制、有效完整合理的管理標準和制度、高標準建設的工程設施和實時精確的監控系統、不斷創新和技術熟練的管理隊伍等,它是一個動態過程。
1.2 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以現代工業化為社會背景的管理理念,就是把管理的對象精確、細致的分解,將每一個小單元變為具體的程序、責任、數字,管理單位必須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執行能力,落實每個環節,注重細節,嚴格遵循制度,發現偏差及時進行修正與控制,實現精益求精、做到精品管理,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精細化管理要求精確分分解到每一個管理對象、職能和崗位,細化分解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細化管理制度的實施過程。精細化管理以“精、準、細、嚴”為原則,要求管理中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工序都要互相銜接、清晰規范,才能夠節約管理資源,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規范人的行為、強化具體責任落實。精細化管理就是要求將管理工作做到數字化、程序化、協調化,強調執行能力。
2 實施水管工作現代化和精細化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經過大建設大發展,長期處于人工管理模式。管理人員根據多年經驗,采用人工觀測的方式,通過人工操作測量工具、機電設備和通訊設施,繪制圖表、計算數據、形成文字報告,發布水情、調度指令等。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在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中的普及,傳統管理體系不斷的創新和改革,技術特性和系統效益開始發揮。
建設節水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觀念要求水利工程不僅能夠灌溉、發電、航運等,還實現對治理水患災害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功能。機制欠缺、運行資金不足、管理人員素質較低是傳統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頑疾。將水利工程的重點工作轉移到現代化和精細化管理上,形成全面完善地與現代化經濟科技的進步速度相契合的管理模式,可以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更好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3 提高水管單位管理理現代化和精細化的措施
在工作中,現代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都是通過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專業管理,調整生產,滿足服務者的需求,獲取高效率和高效益。現代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就是加強工程管理措施和智能監控系統建設,結合完善的基礎工程資料,制定符合實情的管理標準與制度,實行精細化管理,最終實現水利工程管理與運行規范化、標準化。
3.1 管理體制建設
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原則上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水利行業以承擔社會服務、公益服務為主,對市場的依賴程度不如其他行業強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改進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是趨勢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和精細化建設就是探索健全和完善的水工管理模式,即要從水利行業的實際出發,探索經營規范的運行機制,實現對水利工程的職能清晰、權責明確的管理,確保水利工程能夠充分的發揮功能和作用,更好的負擔起基本水利保障的職責,利于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具體措施包括:
(1)按照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的原則,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兼顧公益職能和經營職能,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完善管理設施,由工程管理向資源管理轉變,水管單位建立充滿活力的運營機制,承擔起水利的經濟、社會、生態和環境保障職責,納入公共財政支付的水管單位應確保經費渠道周轉暢通。(2)建立經營規范、科學管理的水利工程運行機制,加大水管單位內部改革力度,核定管養經費、實行管養分離、定崗定職,科學管理。
3.2 管理制度建設
根據水利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管理規程、考核標準等,開展管理范圍內的水利工程基本資料收集、整理,制定和完善工程管理制度、運行檢查表格,嚴格執行工作考核,為實現管理的“精準細嚴”打下堅實基礎。
3.3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
水利工程管理戰線長,工程類別多、巡查范圍廣,工程管理與維護任務繁重。管理信息化是提高水利信息采集、傳輸的時效性和自動化水平重要手段,建立水利現代化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
3.3.1 監控系統建設
根據工程管理的需求,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建立工程監控系統,對各監控點的圖像、語音、數據進行處理,并結合遠程視頻技術的應用,實時監控,及時了解水利工程的運行狀況,提現工程管理現代化。
3.3.2 維修養護巡查系統建設
工程維修養護是管理的重點工作,實現維修養護的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是管理的目標。結合網絡技術,運用地理編碼、地理信息技術、GPS、GPRS、信息安全技術以及移動通訊技術,建立維修養護巡檢系統,通過系統信息可實時傳輸,具備考勤、位置查詢、巡查問題上報、信息查詢及為題協調處理等功能,從而推動維修養護管理工作程序化、精細化。
3.3.3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通過以水利管理單位為主體,在管理、運行和維護等工作中,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定期排查治理隱患,閉環治理,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和應急制度,規范生產行為,使水利工程運行中的生產環節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且持續改進,保證工程安全和發揮效益。在水利安全管理工作中融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有利于推進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發展,也是提高水利管理單位管理能力和運營水平的重要措施。
3.4 隊伍現代化建設
除了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管理體系作為組織保障,還需要有一支素質優良的水利從業隊伍作為支撐。為此,需著力改善人才結構,整合現有人力資源,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強化管理隊伍的技術培訓,吸引和培養一批復合型管理人才,研究管理隊伍建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激勵機制,形成一支業務熟練、技術精湛、熱愛水利、奉獻水利的隊伍。
參考文獻
[1]侯昊華,倪大銀,馬云霞.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與精細化建設探討[J].水利發展研究,2011,(06):60-63.
[2]高玉琴,方國華,韓春暉,王弘.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內涵、目標及內容分析[J].三峽大學學報,2009,(08):45.
[3]蘇冠魯,李風雷.基層水管單位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實踐及探討[J].水利信息化,2014,(04):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