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微微 孫文東 李康 馬在亮
摘 要:煙草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近年來關于煙草對人類健康的危害越來越受到關注,行業內也積極開展了相關研究,以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為了更好的了解其研究熱點及變化趨勢,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針對煙草行業近十年的科研論文分兩階段進行研究,構建高頻關鍵詞網絡模型,并對模型的網絡密度、聯結強度及網絡位置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揭示該領域各階段的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并挖掘涉及該領域主要學科、代表性機構。
關鍵詞:煙草行業 研究熱點 SNA 可視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03
在當前倡導健康生活的大環境下,煙草行業在一直被其他行業詬病,特別是醫藥衛生行業將其作為導致公眾健康問題的重要因素。為了減小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煙草行業也在積極開展相關研究,從煙葉種植到卷煙加工全方位探尋更健康的方法及配方,如對煙葉中農藥殘留的測定、煙葉化學成分與主流煙氣內源有害成分的相關性研究、對卷煙主流煙氣中有害成分釋放量的測定以及如何降低其釋放量、通過功能性添加劑在卷煙紙上的應用幫助降低其有害成分的釋放、政策向低焦油含量的卷煙產品研制傾斜、對卷煙慮棒材料的改進已達到降低對人體刺激的目的。盡管如此,煙草行業所涉及的學科、主要研究機構及其研究熱點有待進一步梳理,以便為相關研究者對行業發展有所了解并為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參考。
對此,許多學者通過文獻計量對眾多領域的文獻進行了研究,以探究其研究熱點,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而鄭新章等是鮮有涉及煙草領域關注熱點研究的少數學者,但其研究距今已有十余年,且僅對文獻數據做了簡單統計分析,未涉及知識圖譜等研究。鑒于此,本文對我國煙草領域的科技論文進行研究,分兩階段構建高頻關鍵詞的網絡模型,該模型通過可視化的圖表構筑高頻關鍵詞間的網絡映射關系,以揭示復雜網絡的聯結強度、K-核等特性,從而得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及變化趨勢。
一、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煙草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三種核心期刊《煙草科技》、《中國煙草科學》、《中國煙草學報》近十年(2007-2016年)所刊發的論文為統計對象,得到有效數據4327條。
二、數據分析
1.期刊及學科領域分布
抽取字段“文獻來源”進行頻次統計,得到三種期刊2007-2016年刊發有效論文數。其中:《煙草科技》刊文2004篇;《中國煙草科學》刊文1205篇;《中國煙草學報》刊文1118篇。
據統計,煙草領域的文獻所屬學科涉及40余個學科,表1中列出發文量前十的學科發文量占總發文量的95.03%。統計數據表明,當前煙草領域研究涉及的學科領域比較廣泛,而輕工業手工業、農作物始終是其最主要的學術陣地,其發文量分別占據整個領域的37.83%、36.01%;其他學科發文量相對處于弱勢,但其研究內容是該領域不可或缺的,需要加強其他學科的相關研究;從樣本數據來看,更加注重于對實用技術的研究。
2.代表性機構
涉及煙草研究的機構較多,主要的發文機構就有200余家,而不同類別的機構發文數差異較大,因此,本文將這些機構分為專業研究機構、工業制造企業、商業流通企業、高等院校、其他等五大類別進行分類統計,列出了每個類別居于前十的機構,如表2所示。
各類別中機構的發文量差異也較大。專業研究結構中,科研實力懸殊,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發文量遠遠大于其他機構;各工業企業的發文量按照排名逐漸減少,差異相對較小;市場化競爭日益激烈,商業流通企業需要加強整體科研實力,以促進卷煙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及提升市場化運作能力,為將來取消專賣保護和應對國際煙草巨頭市場競爭做好準備;高等院校中,河南農業大學處于明顯優勢;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唯一一家工商一體的多元化、集約化、大型化企業,在其他機構中顯現出絕對優勢。從總的數據來看,煙草專業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發文數量明顯高于其他類別的機構,仍是我國煙草領域研究的主力軍,其他類別的機構在科研方面的主體地位有待加強。
川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是2003年成立的首家跨省省級工業企業,2015年底國家煙草專賣局對其做出了撤銷的決定,分別組建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重慶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此次改革勢必會對四川和重慶地區的科研資源進行再分配,若要再創輝煌必須繼續努力,在繼續保持對本地市場的優勢地位的同時,通過加強其科研投入和對細分市場的敏感性,以及省外市場的有效拓展等方面,全面提升其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3.篩選高頻關鍵詞
為了更好展示近十年我國煙草領域研究熱點的演變規律,本文選取排名前1%的關鍵詞進行研究,并將全部數據分為2007-2011年、2012-2016年兩個時間段進行分析。這兩個時間段的關鍵詞總數分別為4530個和5490個,因此,最終將選取2007-2011年的45個、2012-2016年的55個高頻關鍵詞進行分析。
2007-2011年刊發的2039篇文章中平均每篇文獻有2.22個關鍵詞。在經過篩選的45個關鍵詞中,頻次前10位的關鍵詞依次為“烤煙、煙草、卷煙、煙葉、化學成分、白肋煙、煙堿、主流煙氣、感官質量、質量”,在本階段,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對烤煙、配方、卷煙、煙葉的化學成分及其卷煙的主流煙氣進行研究。2012-2016年刊發的2288篇文章中平均每篇文獻有2.40個關鍵詞,在經過篩選的55個關鍵詞中,頻次前10位的關鍵詞以此為“烤煙、煙草、卷煙、煙葉、主流煙氣、化學成分、感官質量、品種、植煙土壤”,說明在本階段,研究者對主流煙氣、煙草種植土壤的關注度有所增加,而對白肋煙的研究明顯減少,這也與煙草種植的實際情況相吻合。
選取關鍵詞總頻次和兩個時段頻次均較高的10個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繪制如圖1所示的變化趨勢圖。圖中通過高頻關鍵詞隨年份變化情況展示出研究熱點從何時開始變化以及變化的趨勢。
可以看出,煙草行業的研究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未發生突然出現或者急速增長的情況。在2007-2016年間,烤煙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在2011年達到峰值。事實上,烤煙因為對其土壤肥力的要求要明顯低于白肋煙,而中國的烤煙口感在全世界位居首位,因此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成為全球烤煙的主產區。隨著烤煙的發展,對白肋煙的關注度逐年下降;對化學成分的關注走勢與烤煙大致相同;對卷煙主流煙氣的分析與測定從2008年開始逐年遞增。
三、研究熱點的可視化分析
1.構建高頻關鍵詞網絡模型
首先利用SATI3.2構建出2007-2011年45個高頻關鍵詞網絡模型,如圖2所示。
圖3中的節點表示2007-2011年我國煙草領域研究的高頻關鍵詞,節點大小與關鍵詞共線次數成正比,節點間的連線代表共線關系,不同的節點顏色代表以此節點出發進行k-核測量的不同核指數。據統計,核指數為7的節點有17個,核指數為6的節點有14個,這31個節點構成的聯結是該時段整個網絡中聯系最頻繁、凝聚力最高的區域。
構建出2012-2016年55個高頻關鍵詞的共生矩陣,將構成的共生矩陣導入UCINET6.1,構建產出高頻關鍵詞網絡模型,如圖5所示。根據網絡分析數據顯示,該模型中核指數為8的節點有21個,核指數為7的節點有7個,核指數有6的節點有15個,該43個節點構成了這一時段網絡模型中聯系最頻繁、凝聚力最高的區域。相比較而言,2012-2016年的出現的關鍵詞明顯增加,這一階段較前一階段的研究內容進行了拓展,高頻關鍵詞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
2.網絡密度分析
對網絡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煙草行業兩階段高頻關鍵詞網絡模型的網絡密度分別為0.0023、0.0021,由于煙草行業涉及學科多,關鍵詞較多,各關鍵詞間的聯系可能性較多,網絡密度呈現較低的水平;但就整個高頻關鍵詞網絡模型而言,各關鍵詞的聯系強度及互動性亟待提高,從而促進跨學科的研究;這也會與表1的數據不謀而合,要改善煙草行業高頻關鍵詞網絡模型的網絡密度,必須加強其他學科的科學研究,推進跨學科的科研合作。
3.網絡位置分析
為了考察網絡中各節點的重要程度,本文針對煙草研究領域內高頻關鍵詞網絡進行了點度中心度、中間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分析。經UCINET6.1分析處理,分析結果見表3、表4所示。整個網絡的節點數據過多,故選取各類中心度分析的前5位進行對比分析。
從表3中數據分析可知,烤煙的點度中心度、中間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均位于前列,在網絡中與其他關鍵詞的共線關系大,在網絡中有較大的影響力,對網絡的知識交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產量和質量的點度中心度最大,表明與其直接聯系的關鍵詞最多,在本行業中研究者比較重視的兩個因素;煙草、卷煙、化學成分、煙堿具有較高的中間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說明其起到很大的中間作用,對網絡中的信息傳遞作用也較高。
對表4可以看出,數據分析可知,烤煙在網絡中的共線關系、影響力和知識交流作用依然處于優勢;這一階段,選育和特征特性成為的點度中心度最大,而產量和質量的點度中心度明顯下降,說明研究者的關注點發生了變化,這也和整個行業卷煙銷量零增長或者小幅下滑的情況一致;化學成分的中間中心度有所提升,說明其在這一階段的中間作用更大,對網絡中資源的控制能力增強;煙葉和感官質量的中間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有明顯提升,說明其中間作用、對網絡中的信息傳遞作用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四、研究結論
本文以CNKI(2010-2016)煙草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三種核心期刊《煙草科技》、《中國煙草科學》、《中國煙草學報》近十年(2007-2016年)所刊發的論文為統計對象,通過建立高頻關鍵詞網絡模型,對其進行可視化分析,測定網絡密度、聯結強度和網絡位置,并進行有效解釋。在此基礎上,本文分析了該文獻集所代表領域的主要研究機構、研究熱點及變化趨勢。
參考文獻
[1]王隴德.要煙草還是要健康[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04):241-243.
[2]羅彥波,李翔宇,朱風鵬,張洪非,姜興益,李雪,龐永強.在線GPC-GC-MS/MS法直接檢測煙葉中的農藥殘留[J].煙草科技,2016,(09):42-49.
[3]鄭新章,高琳,周雅寧.近5年國內外煙草科技論文統計分析與研究熱點[J].中國煙草學報,2008,(03):59-64.
作者簡介:諶微微(1987-),女,四川三臺人,博士生,講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煙草物流。
*通訊作者:馬在亮(1978-),男,山東德州人,講師, 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