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
摘要:協同教學從改善教師結構、改革課程內容等方面入手,對教師的優化組合和課程內容的有效傳達具有深刻意義。作為高校經管類公共專業基礎課的金融學,教學內容廣泛龐雜且時效性強,可以采取“教師循環教學型”協同支持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
Abstract: Collaborative teaching starts with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and reforming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it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eachers and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course contents. Finance is a public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 abou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extensive and time-sensitive. It can adopt the "teacher cycle teaching type" collaborative support model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關鍵詞:金融學;協同;支持模式
Key words: finance;collaboration;support model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9-0298-02
0 引言
《金融學》是高校金融學專業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專業理論知識和行業框架的切入口,是非金融經管類專業學生認識生活中經濟金融現象的一把鑰匙。由于課程內容不僅涵蓋金融行業領域如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租賃等,還涉及到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以及金融宏觀調控,廣泛而龐雜;而且緊跟互聯網技術對金融行業帶來的新形勢和新變化,時效性較強,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使得只具有單一學科背景的教師很難駕馭,成為了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協同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強調團隊教師的協同合作,整合分散的教學資源,共享教學經驗,為實現了教學效果的優化和學生滿意度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徑辦法。
1 基于協同的教學組織形式類型
協同教育是協同學與教育領域相結合的產物,是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倡導的一種教學形態,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教學應用總體上漸趨完善。我國大陸于上世紀90年代首次將協同學引入教學研究領域,在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各個領域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探索。
協同教學不同于傳統的單一學科教學組織方式。它是由兩名或以上教師,以學科專業為紐帶,組建教學團隊,共同計劃與合作,對某一課程或主題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它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高等教育階段,由于學科和專業的跨度較大,協同教學的具體實施辦法或流程也差異明顯。協同教學模式彈性而多元,一般基于協同教學時教師的組織形式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實施模式:
1.1 典型模式
典型模式即全員模式。由教學團隊的全體成員共同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呈現和反饋、成績評定負責。團隊各教師共同討論區分教學模塊,確定教學內容,設計安排教學流程,同時在同一班級展開互動,但討論角度不同;每位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指導負有同等的責任,對學生成績的最終考核和評定享有同樣的權重。是最典型的協同教學組織形式,教師之間的協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基于這一模式的特征要求,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和研究生教育中較為適用。
1.2 支持模式
支持模式也稱循環模式。教學團隊的所有教師共同安排設計教學內容、參與最終的考核和成績評定,但輪流展示符合他們專業特色的教學素材。支持模式下,一般不同內容授課時各教師地位有主從之分,通過輪流角色扮演幫助學生理解,在改善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綜合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定。團隊教師根據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專業領域輪流授課,無論是對教學內容的有效傳達還是學生專業興趣的引導和培養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基于這一模式的特點,較為適用于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和高等教育階段的通識教育課、公共課、學科專業基礎課及拓展選修課等。
1.3 平行模式
平行模式又稱分享模式。一般是由教學團隊的全體教師共同設計教學內容和規劃教學流程,但分別對不同班級或不同小組的學生獨立進行教學。通過定期、不定期地碰面交流觀點、分享資源和經驗。如開展教學周例會或建立微信群,討論課程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和難題,安排后續的課程內容與進度,分享收獲與思路。深層次地協同還可通過建立共享網絡平臺,團隊教師上傳課程優秀素材資源,供相互學習和討論。這一模式已經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通識課和公共專業概論課中應用較為普遍。習慣稱這些課程為“三統課程”(統一教案、統一進度、統一命題)。
1.4 嘉賓模式
嘉賓模式則是固定的一位專業教師負責課程的整體教學內容設計、呈現與考核,以合作者或嘉賓的身份出現的其他教師或行業人士,參與部分內容的課堂展示或討論,或是針對實務方面的課程主題邀請相關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舉辦知識講座或座談。這一模式應用于高等院校的一些應用性較強的經管類專業課程中,一般會邀請行業協會或校企合作單位的專業人士以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以期在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了解行業企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實現理論與現實的有機結合。
總體來說,平型模式和嘉賓模式只是在教學過程的某個環節包含協同成分,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協同教學模式。教學安排上缺乏連貫性,團隊各成員無需承擔共同責任,屬于廣義的協同教學范疇。以上四種教學模式各有特色,可選擇適用不同的教學情形。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實踐中,協同教學模式的選擇和實施需結合授課對象和課程內容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在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需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標強化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和學科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協同教學模式在金融學課程教學中的探析
2.1 協同教學支持模式適合于金融學課程教學
《金融學》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開設的一門跨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課程開設涉及到金融學、投資學、保險學、國際貿易、會計學、財務管理等經濟管理類專業。作為經濟金融類的一門基礎必修課,其作用在于讓學生了解該學科、專業的主要研究內容,培養學生對今后專業學習方向的認知和興趣的了解,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區別于研究型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各專業下一般設有多個平行班級。往往同一門公共專業基礎課程由兩名或兩名以上教師采取平行模式進行教學。雖然課程的開設學期不一致,課程在專業教學計劃中所處的位置不同,但授課教師相對基本固定。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由于學科教師個體知識結構相對單一,無法顧及學科專業的各個領域。再加上個人研究方向和偏好不一,在教學過程中揚長避短是一定的,甚至難免在課程內容并不擅長的部分強行加入自己的想法,可能對學生學習產生一定的誤導;另一方面,基礎課程中的大部分內容與后續的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有對應關系,由于各系部專業跨度較大、專業課程的區分度高,很難做到將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的有效銜接,同時平行模式下每位教師對同一知識點的講解難度、深度把握不一,詳盡程度、口徑也不盡一致,無法保證知識、內容的連貫性和延續性,這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無疑會造成困惑。更不用說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了。而以團隊成員自身專業方向和研究領域為基礎,輪流授課為基本特征的協同教學支持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證教學內容傳達的精準性、延續性,同時學生也可以結合對不同教師教學風格和內容的偏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方向,更加清晰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2.2 教師循環教學型支持模式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學課程的教學
協同教學支持模式根據操作方式的不同分為教師循環教學型、學生循環教學型和教師共同教學型。教師循環教學型的課程教學由若干名老師共同完成,每位老師依專業背景輪流課程內容中最擅長的模塊或章節,整個課程教師循環變化但教室固定。這一教學方式多運用于宏觀類通識課如《形勢與政策》和內容廣泛或含有跨專業知識的專業基礎概論課如《金融學》等課程中。學生循環學習型的課堂教學仍然由多名老師協同完成,但要求學生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分別到不同教室聽講。它能從分利用學校的各種硬件設備設施,適合中小學階段和高校理工科專業的實驗課和高校的實踐課或實訓課等對教室有特殊要求的課程。而教師共同教學型則要求多名老師參與到同一課堂,協助共同展開教學。此方式適合于教學中的討論環節,各教師分處不同討論小組中,增加師生互動,提高討論效果。
《金融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理論課,課程內容龐雜且各章節模塊之間具有一定的區分度,且實踐教學內容并不多,采用教師循環教學型支持模式不失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現階段教學的最優選擇。
對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廣泛采取的班級制(甚至是大班教學)授課來講,協同教學是一種新生事物,這不僅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更需要外界環境力量的支持和保障。學校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協同教學開展的前提保障。它包括教務相關行政機構對教學實施進行整體規劃和管理、重視教師團隊建設,合理配置教師人力資源,加強團隊教學工作的管理與評價;其次,要賦予教師充分的專業自主權,包括寬松的專業環境、彈性的課時制等。同時,教師循環教學型協同教學模式對教學場地和時間的安排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我們可以在雙學位班或平行班級相對較少的專業中先進行試點,然后在不斷改進的基礎上推廣使用。在合理的教學團隊對《金融學》課程實施協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教學結構、內容安排的協同和教學方法及手段、教學評價的協同應是連貫一體的。
參考文獻:
[1]楊蓮娜,張慶亮.高校財經類專業協同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8):148-150.
[2]錢丹潔,張偉平.國內協同教學研究述評[J].教學與管理,2012(5):3-6.
[3]焦佩,李妍華.協同教學在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運用[J].黑龍江教育,2013(11).
[4]張強,劉曉劍.國家精品課程實施中的協同教學模式[J].高教探索,2008(5):86-89.
[5]鄭博真.協同教學:基本概念、實務和研究[M].高雄:高雄復印圖書出版社,2002,3.
[6]中央教學科學研究所比較教育研究所.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教學(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