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澤微 李嬌
摘 要:本文從較長權利要求的實際檢索出發,分析了較長權利要求在檢索時存在的誤區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并通過實際案例的檢索,論證了特征歸類在檢索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超長權利要求;發明構思;特征歸類;檢索
中圖分類號:G3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5-0250-02
1 前言
審查員審查過程中經常遇到一類型案例,它們限定技術特征較多,篇幅較長,而且大部分案例的權利要求或多或少有以下類似的特征:(1)方法類的權利要求步驟較多;(2)特征分散;(3)有些表述重復,且表述羅嗦;對于這類型的案例,審查員很可能簡單檢索沒檢索到,就轉發形式問題,理由是權利要求太長,不太可能檢索到對比文件;或者即使檢索到對比文件,還是會有一些零碎的特征不能公開,導致區別技術特征很多,不如不評等等,而這種檢索思路下是最容易造成漏檢的。事實上,對于這類案例,通過分析發明構思,提煉其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手段,所達到的技術效果,再去檢索是比較高效的做法,然而存在一個缺陷是可能檢索的對比文件不能覆蓋所有的技術特征,仍然不能使申請人信服。本文擬就上述問題進行探討,并根據作者的審查經驗提供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
2 超長權利要求特征歸類的檢索
權利要求限定的特征都有其在該權利要求所起的作用,其往往和某一些特征結合起來解決了某一個子問題,而另外一些特征結合起來又解決了另一個子問題?;谶@個理解,對于較長權利要求的處理可以劃分特征群,每個特征群解決了什么樣的子問題,根據子問題進行檢索,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通過兩個具體案例詳細說明。
2.1 純方法步驟類超長權利要求的劃分
2.1.1 相關案情
權利要求1:一種使用內存池提升通信服務器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服務器預先創建有限數量的空閑的待用內存塊;在通信服務器運行過程中,將根據接收到的業務請求,通過內存池管理方法,并分配空閑的待用內存塊給此業務請求使用并置狀態為正在使用;在此業務請求處理執行完成之后,重新置狀態為空閑,供通信服務器后續使用;所述內存池管理方法具體包括步驟如下:(A)通信服務器從配置文件獲取并發數并初始化線程池;(B)判斷當前時刻是否有業務請求;如果是,則執行步驟C;如果不是則執行步驟F;(C)判斷當前時刻內存池中是否存在尚處于空閑狀態的內存塊;如果是,則執行步驟D;如果不是則執行步驟E;(D)內存池管理方法分配一個空閑內存塊給業務請求線程使用;待業務請求處理完成之后;內存池管理方法回收供此業務請求使用的內存塊;然后執行步驟F;(E)記載內存池管理方法分配不到內存塊的;并發送業務請求處理錯誤;(F)經延時Δt后,返回步驟B;(G)通信服務器退出,內存池管理方法釋放內存。
2.1.2 發明構思分析和技術特征的分解
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用內存池提升通信服務器性能的方法,其所采用的手段是通過配置文件獲取服務器線程并發數,并根據并發數一次性申請服務器處理報文的內存空間,創建并發數個固定大小的空閑的待用內存塊,然后通過內存池管理方法實現對通信服務器業務請求所要申請和銷毀的內存,縮短了響應時間來提升服務器性能。
分析可知,其通過解決兩個小的子問題而達到了提升通信服務器性能的目的。第一個為通過一次性申請內存空間縮短了內存分配的時間,減少了內存碎片,第二個為通過內存管理方法實現對業務請求內存的申請和銷毀,縮短請求的響應時間。特征群一:獲取并發數,并創建并發數個空閑空間:包含“通信服務器預先創建有限數量的空閑的待用內存塊(權1)。所述通信服務器預先創建有限數量的空閑的待用內存空間具體為,在通信服務器啟動運行時,根據配置文件獲取并發數,創建并發數個固定大小的空閑的待用內存塊(權4)。A、通信服務器從配置文件獲取并發數并初始化線程池(權1)。通過配置文件獲取并發數,通過并發數來指定內存池的大?。?)”。其余部分為第二部分的內存管理方法特征群。
2.1.3 檢索
首先針對第一個子問題和其相應的技術特征:
CNABS 68 服務器 s 并發數
CNABS 16 內存 and 2 √ 命中Y類文獻CN1703041A
其對于通信服務器并發處理大數據量的方法,提高通信服務器的處理性能。其公開了根據實際的并發數線程,創建并發數個內存空間。
其次針對第二個子問題和其相應的技術特征:
CNABS 29 內存池 and 分配 and 回收 √命中Y類文獻CN102915276A
其針對內存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管理,提高內存的使用效率。而且查看其說明書發現,能夠公開權利要求1中的大部分特征。至此,利用這兩篇對比文件評述本申請的創造性,最后申請人并沒有進行爭辯,該案件已視撤結案。
2.2 包含結構設定的方法步驟類超長權利要求的劃分
2.2.1 相關案情
權利要求1:一種操作具有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非易失性存儲器(NVM)的仿真電可擦除存儲器系統的方法,其中所述NVM具有多個扇區,其中一個扇區是當前正在填充的扇區,而另一個扇區是最早填充的扇區,其中所述當前正在填充的扇區的位置是根據邏輯上順次的排序加載的,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對所述RAM的寫訪問,其中所述寫訪問提供第一寫數據和RAM的第一地址;響應于所述寫訪問,將所述第一寫數據存儲到所述RAM的第一地址;響應于所述寫訪問,更新所述NVM的所述當前正在填充的扇區中與該當前正在填充的扇區的最新填充位置邏輯上順次且緊挨著的空位置,其中更新空位置包括將所述第一寫數據和所述第一地址作為第一記錄存儲在所述空位置;以及響應于所述寫訪問,基于在所述最早填充的扇區中是否存在任何剩余的有效記錄,執行以下操作中的一個:至多預定數量的有效記錄從所述NVM的所述最早填充的扇區到所述當前正在填充的扇區的轉移,其中有效記錄的預定數量小于可在所述最早填充的扇區中存儲的全部記錄的最大數量,并且其中每個有效記錄都包括RAM地址和代表存儲在所述RAM中的所述RAM地址處的數據的對應的數據,或者通過向所述NVM的所述最早填充的扇區提供預定數量的擦除脈沖來執行一部分擦除處理,其中擦除脈沖的預定數量小于完成擦除處理所需的擦除脈沖的總數。
2.2.2 發明構思分析和技術特征的分解
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降低仿真電可擦除存儲器中數據寫入到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延遲,然而在權利要求1中限定的特征除了降低延遲的技術特征之外,還包括仿真電可擦除存儲器系統的組成,以及數據的流向是首先保存到隨機存取存儲器中,然后備份到非易失性存儲器中。
所以劃分為兩個特征群:系統框架特征群以及降低延遲的特征群。
2.2.3 檢索
針對第二特征群,其目的主要用于提高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寫操作的效率,操作單位為扇區,而且是邏輯順次填充,檢索式如下:
CNTXT 101251 非易失 s 存儲器
CNTXT 70629 順序 s 存儲
CNTXT 7710 多個 3w 扇區
CNTXT 404 1 and 2 and 3
CNTXT 172 pd<20090929 and 4 命中Y2文獻CN101027651A
針對系統框架特征群,即將RAM和非易失性存儲器包含在其中的EEE存儲器。其中RAM可擴展為“內存”,而數據存儲在RAM的同時還要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進行存儲是數據的一種備份,所以加入“備份”的限定詞進行檢索。
CNABS 1702 內存 and 非易失
CNABS 137 備份 and 10
CNABS 32 pd<20090929 and 11 命中Y1文獻CN100349127C
檢索的兩篇文件分別公開了仿真電可擦除存儲器的系統架構特征,以及順次填充非易失性存儲器以提高性能的技術特征,申請人并沒有進行爭辯,本案已經視撤結案。
3 結語
超長權利要求的檢索一直是一個檢索難點,把握發明構思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是除去涉及發明點的特征,超長權利要求中往往還有其他分散的技術特征,本文提供了一種解決該分散技術特征的思路,避免了漏檢,提高了審查質量,希望能對超長權利要求的檢索提供一些思考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