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 宋東倢
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奮斗;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風。一杯清茶,三味一生。孫維國的人生猶如茶一樣,開始濃烈至極后而清淡寡欲。世間功名利祿來來往往,炎涼榮辱浮浮沉沉,他卻始終保持一份淡泊,一份寧靜。

國畫家孫維國正值壯年,是吉林美術界的翹楚,是近年來涌現出來的畫家中的精英。但他為人謙和,追求淡泊,不陷浮華,獨善其身,將全部身心投入到畫畫與學習上。
1
孫維國,1963年出生于吉林省大安縣,祖籍山東萊州。中學時代,他喜歡方增先的畫,喜歡那種水墨寫實的作風,時常拿方增先畫畫的方法去大車店做毛筆寫生。上藝術學院之后,接受了線描寫生的訓練,畫人物既吸收老師杜滋齡的新技法,也大量臨摹研究任伯年、陳老蓮、任熊、黃慎以線造型的作品。198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學習期間他主攻版畫,同時也學油畫和中國畫,不僅打下廣泛而扎實的基礎,而且培養了創作能力。尚在學習期間的他,創作的一幅油畫《鋪路》,一炮打響,在參加長春市美展中獲獎。這是他獲得的第一個成就,使其將來著重美術行業的念頭更為執著。
滿腔熱血的孫維國,畢業后分配到文化館工作。他積極輔導著群眾的美術,并且深入基層。他的足跡遍于工廠、礦山、學校、鄉村。他曾經為殘疾兒童進行特殊輔導,成績突出,多次受到表彰。數年后被調入吉林省美術家協會,為再就業的下崗職工舉辦美術培訓班。工作期間他認真踏實,開拓進取,多次評為先進。工作繁忙期間還會利用晚間、周末和節假日去作畫、讀書,并向名家求教。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每天都有所收獲。即使自己在畫畫方面只擁有三十二分之一的天賦,那他也會比別人多付出三十二倍的努力。
正是由于孫維國的埋頭苦干、分秒必爭,他被提升為吉林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他也有了更高的價值觀,在他身上時刻都肩負著責任感、使命感與負重感。
2
孫維國的國畫師從眾家,以畫人物為主。在創作實踐中,他注意造型和筆墨技法上的和諧。筆墨追求恣肆狂放、淋漓盡致、物我兩忘,時而濃墨重彩,時而輕勾淡抹。
他的畫偏向于寫實,他認為,真實在現于表達藝術美的形式,是一個在藝術創作尤其是繪畫中常用的概念,無論是面對真實存在的物體,還是想象出來的對象,繪畫者總是在描述一個真實存在的物質而不是抽象的符號。而自己,只為求得真理,從不迷信。為此,他去了西藏,并創作出了一系列反映西藏各層面人民生活的作品。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藏這塊神奇的高原孕育了一個同樣神奇的民族——藏族。孫維國的畫,從終年不化的雪山和冰川,雄偉、莊嚴的布達拉宮,到牧民村寨,高原特殊的生活形態和宗教特色一一呈現在孫維國的筆下。他將人物描繪的淋漓盡致,從《吉祥高原》作品中可以看到,當地的藏族人民拒絕“流行”,摒棄“時尚”,沿習本真,生活在一個自在的時間和空間里。好似因為這樣,他們更接近生命的源頭。
藏族女人是這個高原的亮色,她們放牧、耕作、祈福;她們健康、樸實,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吃苦能力和樂觀精神。這些都是孫維國寫實求真、注重藏族人民精神狀態的再現和宗教特色的體現。一幅幅筆墨淋漓的西藏人生畫卷,成為這一時期孫維國人物畫創作的重要成果。此后他多次到青海、甘南藏區,在云海下、草甸中、雪峰前、牦牛邊,追索“天人合一”的原生態,感悟藏民內心深處的雪域精神。
3
孫維國的中國畫,有著不斷在生活中感悟,不斷向傳統開掘,不斷向相關藝術借鑒而產生的獨具一格的風格特色,是有著自我標簽和藝術符號的。
他在寫意面貌中,沒有絲毫累贅之點,將人物生動再現,形象入木三分。只有胸懷廣闊之心的人,才能將民族風情盡收眼底,下筆以形寫神,雕雕琢琢,精益求精;他畫功沉穩,路出于古,寓變求穩,遇新、歸古。他特別注意鉆研易學的思維方式,吸收版畫的概括和整體,學習流動飛舞的氣韻、筆墨變化的豐富與墨韻的蒼郁與樸拙。他兼容并收,博采眾長,將畫作展現到駕輕就熟的境界。
孫維國的創作題材寬泛,現實題材,古代先賢志士,如孔子、孟子、杜甫、蘇東坡、王羲之等。他力求作品厚重,有時代感,表現出上下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他注重品格和涵養的修煉,畫如心走,在創作的同時,重讀“四書五經”,練習書法,讀畫論、閱古典詩文,追尋傳統藝術精神的回歸,研究著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
近期他的作品,其中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的《不夜城》,反映了他在國畫人物上的新境界。這是表現環衛工人,即被譽為“城市美容師”的清潔工們生活的作品。畫中可看到:天色昏昏沉沉的,路邊有一群人,他們身穿橘色制服,背后是高大的鋪路機車。他們干了一天的工作后,有的在點煙,有的在擦汗,有的在嘮家常……我們經常對他們熟視無睹,覺得他們太平凡了。但孫維國,他走出了人們固守常態的冷漠,看到了基層人民的勞動美。他們勤勞樸實,任勞任怨,造福社會。他們只跟自己同一階層的人互相同情,受傷了互相扶持舔舐傷口。孫維國發現了他們,并把他們工作的場景以畫的方式記錄下來,這不僅是給我們做觀賞看的,更是想讓我們看到現今社會的現象。
4
孫維國對版畫、油畫、國畫、水粉、工藝,都有求索;對人物、山水、靜物、寫生、素描,尤為精通。他的作品筆力酣暢,表象豐富,悠然意遠。
如今,55歲的孫維國從現實走向追蹤傳統,尋根古代哲學思想之源,再回到創建和諧的中國小康社會。他的許多作品被各大美術館收藏,并在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國展出,也成為各種大型畫冊收入和民間收藏的熱門。孫維國認為,未來要進一步學習中國畫的傳統與精髓,在回歸傳統中走出傳統,實現傳統的現代轉化,更加努力追求真實,追求美。
簡介:
孫維國,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美術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吉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兼中國長城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吉林省文聯委員、吉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
作品獲“中國當代青年書畫展”二等獎、“正義·和平國際美展”特別獎、“關東畫派新生代美術作品展”金獎……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各大美展,出版有《美術家孫維國》《孫維國作品集》《孫維國人物畫作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