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這是朝鮮半島北南雙方自1945年分裂以來舉行的第一次高峰會晤,也是北南雙邊政治關系的一次重大突破,被稱為朝韓關系的“破冰之旅”,引起全球關注。
2000年6月13日,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親率龐大代表團前往朝鮮首都平壤,與時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舉行歷史性的首腦會談。

眾所周知,朝鮮半島形成分裂局面已經半個多世紀。長期以來,為改善雙方關系,北南雙方雖然也舉行過多次各種級別的對話和接觸,但仍存有互不信任的情緒。甚至雙方還發生過幾次嚴重的流血武裝沖突事件。
但是,實現朝鮮半島持久和平與穩定,是半島北南雙方人民的共同愿望。為此,北南雙方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自20世紀70年代起,半島北南雙方就開始舉行政治、軍事、經濟、體育以及紅十字會等多種渠道、各種級別的會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半島北南雙方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1992年2月,雙方總理在平壤簽署了《南北和解、互不侵犯、交流與合作協議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94年,當時的朝鮮國家主席金日成已與韓國總統金泳三確定在同年7月下旬舉行首腦會晤。但后來由于金日成于1994年7月8日突然去世,原定會晤沒有成行。此后,由于朝鮮新領導人致力于國內的經濟建設以及韓國也出現領導人變更等因素,使北南首腦會晤一直也沒能實現。
1999年1月22日,朝鮮半島問題四方會談第四次會議在日內瓦結束。會議正式啟動了“緩和半島緊張局勢”工作小組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工作小組。2000年3月9日,金大中總統在德國發表了《柏林宣言》,呼吁實現南北首腦會晤。朝鮮方面也提出舉行北南高級政治會談等建議。正是在這一共同意愿的推動下,雙方經過共同努力,于2000年4月達成協議,使這次推遲了長達6年的北南首腦會晤得以成行。
而在達成這個石破天驚的首腦會晤協議前,韓國和朝鮮雙方進行了艱苦的談判。由于雙方高度的敵對狀態,此前的談判過程、時間、地點和人物都是高度保密的。
據參與秘密會談的時任韓國文化觀光部長的樸智元透露,為達成首腦會晤協議,雙方先后進行了三輪秘密會晤。第一輪是2000年3月17日和18日,地點是中國的上海;第二輪是2000年3月23日,地點在北京一家高檔飯店;第三輪是2000年4月8日,地點還是在北京。

據韓國媒體稱,在金大中要求樸智元擔任特使前往上海時,樸智元大吃一驚,他表示:“我有公開的身份,也不是處理南北問題的專家,這個任務應由統一部長擔當。”金大中則對他說:“如果派統一部長或次官前往上海,就不叫秘密特使了。你出動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這次必須由你跑一趟上海?!?/p>
為了不引起注意,樸智元親自前往法務部辦理出國手續,他對法務部官員說:“我是出國辦點私事,請你們不要對任何人談起?!彼謬诟浪拿貢骸耙驗榻】翟?,3月17日至18日我需要暫時休息兩天,天大事情都不要打擾我?!?/p>
在前往中國時,他一直使用“樸濟元”的化名。在機場,他不敢進貴賓室,只是在普通旅客候機室候機;在飛機上,為避免韓國人認出他來,他只能等到其他旅客睡覺后才上廁所。
樸智元透露,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雙方都非常坦誠,既沒有互相指責,也沒提過高的要求。但談判也并不是什么問題也沒有。在金正日的頭銜是用“總書記”還是“國防委員會委員長”上,雙方意見依舊有分歧。在經過激烈討論后,雙方決定使用“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的頭銜。至于應誰的邀請,雙方決定各自表述。韓國用“應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的邀請”,朝鮮則用“應韓國總統金大中的要求”。
接下來的談判就是公開的了,級別是副部長級,地點是“三八線”的板門店,在南方的“和平之家”和北方的“統一閣”交替舉行。在新聞記者上面,雙方一開始分歧嚴重。朝鮮方面稱,許多韓國和西方記者在對朝報道中戴有“有色眼鏡”,因此,他們要求減少韓方記者的人數至少減半,而韓國則表示反對。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各退一步,同意訪朝的韓國代表團規模為130人,隨行記者從計劃的80人減至50人。有關會晤和會談的新聞報道,按各自方便的方式處理,并可根據需要發表聯合新聞公報。
協議書規定,在雙方舉行會晤和會談的場所不設任何標志。韓國官員說,這將意味著不會有兩國的國旗或其它標志性物質在會場出現,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雙方產生意識形態領域的摩擦。出于同樣原因,兩國的國歌也將不在首腦會晤期間使用。
首次朝韓首腦會晤氣氛之熱烈遠遠超出人們預料。當金大中總統率團乘坐包機抵達平壤時,60萬平壤市民夾道歡迎,歡呼“萬歲”!金正日也親往歡迎。
2000年6月13日上午,金正日與金大中舉行了27分鐘的首腦會談。氣氛親切自然,涉及天氣、早餐以及共創歷史。6月14日下午,金正日與金大中再次會談。金正日談笑風生,他用幽默的語言擺脫了西方媒體送給他的“隱士”雅號。6月14日深夜,金正日與金大中簽署了《南北共同宣言》,這是朝鮮半島分裂以來首次由北南雙方首腦簽署的協議。
《南北共同宣言》主要有五項內容:一、國家統一問題由國家的主人——民族相互聯合的力量自主解決;二、南方提出的旨在實現統一的邦聯制和北方提出的初級階段聯邦制方案互有共同性,今后將朝著這一方向推進統一進程;三、交換離散親屬訪問團,盡早解決未轉變思想的長期在押犯等人道主義問題;四、通過經濟合作,均衡發展民族經濟,并加強社會、文化、體育、衛生、環境等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以增進相互信任;五、為早日將上述協議付諸實踐,決定開始當局間對話等。
《南北共同宣言》揭開了朝韓關系發展的新篇章,不僅對改善朝韓關系、促進經濟交流、保障朝鮮半島局勢緩和與穩定有幫助,而且對朝鮮改善與周邊大國關系、推動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合作,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2000年6月13日9時18分,韓國總統金大中的座機騰空而起,向北方飛去。
臨上飛機前,金大中發表了他即將踏上朝鮮北方的講話:“我從今天開始三天兩夜的行程到朝鮮,帶著熱烈快樂的心情到朝鮮去訪問。在朝鮮,我將與金正日主席首次舉行55年來的第一次高峰會談,最大的動力來自國民對于這次和諧的力量,現在全世界正在關注著這次高峰會談,衷心希望這次能夠和平和諧地會談。在半個世紀的分離之后,這次會談真的是一個最大的進展。大家可以開誠布公地消除各種誤會,相互能夠更加了解,以達到和平統一的目的。所有的問題不可能在這一次會談中解決,從相互了解開始,這次無法解決的事情希望在下一次高峰會談的時候繼續討論。這是一次和平、統一之旅。將成為全半島人民的一種和平相處的開始、一個契機,成為和平統一的一種開始!”
從漢城到平壤空中直線距離是180公里,行程約需半個小時。不過,耐人尋味的是,金大中總統的座機并沒有直接飛越“三八線”,而是沿朝鮮半島海岸繞行,從而使整個行程持續一個半小時。
(何風薦自第一讀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