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榮
摘 要: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現代建筑的室內空氣品質要求日益增高,在較為封閉的室內環境里人員對空調系統的依賴性也在增強,空調自身也已成為室內的重要污染源。本文結合國內外相關標準,針對工程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從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等方面說明空調通風系統運行及管理對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性,并對目前正在興起的空調清洗業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室內空氣質量
中圖分類號:TU8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4-0128-02
“室內空氣環境的好壞”對于空調專業工作者來說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隨著今年來環境污染的加劇,PM2.5、裝潢污染等名詞越來越被民眾所熟知,如何更好的改善空氣質量,尤其是室內空氣環境,需要引起空調專業從業者的深思。前幾年,由于室內裝修引發的空氣污染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最終催生出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及其它與建材相關的標準等。2003年的SARS又引起人們對空氣途徑微生物污染的極大關注,一度對空調通風系統能否使用產生懷疑。空調通風系統的消毒清洗及運行管理受到重視,相繼頒布了GB19210-2003《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等。現如今,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提高了,空調系統也成為了家庭、工作場所的必需品,然而社會上對空調系統運行管理重要性的認識還是粗淺的、不完善的,市場往往處于分散、無序、各自為政、不受重視的狀態。本文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來討論空調通風系統的“運行管理”問題。筆者認為,國內關于空調通風技術的理論研究、系統設計及設備制造與國際水平已無明顯差距。然而在運行管理方面的差距則較為明顯。應當看到,任何系統和設備最終是為了“用”,要“用”好它,設計、施工、管理人員都必須把能否正確的運行管理放在首位[1]。
1 通風系統運行管理的重要性
2001年美國制冷行業對其制冷標準進行了修改,其中自1973年制定該標準以來,首次將系統運行管理列入正文,足以看出參與標準修訂的美國專家學者對此問題的重視,力求規范化。同時該標準自1997年起將原來的定期修訂改為持續性修訂,體現了當前對室內空氣品質問題的關注和研究是實時不斷發展的。該標準的主體一直是如何“設計”合理的通(新)風量以滿足可接受的室內空氣品質,而新版標準在前言中特別指出:除了“設計”外,運行對達到可接受的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性,以確保“設計”目的得以在建筑物整個壽命期內實現。
因此,筆者認為“設計”和“運行管理”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但就目前國內的狀況,有必要強調后者的重要性。在工程實踐中,設計人員是否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今后的運行管理和維修問題,以及把運行管理看作是“小問題”、缺乏專業人員等現象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必須充分認識到,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是“一時”的事,而使用是“一世”的事。
加強運營管理的理念貫穿整個過程:設計階段的充分考慮;施工階段的嚴格監督、文明施工;完成系統的調試和驗收并完成文件驗收;操作階段的監控和操作記錄,系統的清洗和維護,故障診斷和排除,系統改造等,這些環節相互影響。沒有合理的設計,系統先天不足;沒有合格的運行管理,則設計再好的系統也無法保持或將很快失去設計功能[2]。
2 現行有關標準
在國家標準中,衡量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參數主要是針對和人體健康有關的物理、化學、生物和放射性四個方面的數據。其中和空調系統相關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溫度、濕度、空氣流速、新風量,二氧化碳日均值、可吸入顆粒PM10日平均值;細菌總數等。空調系統的不同部件或多或少的對以上各參數具有影響。
3 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從筆者工程實踐看來,空調系統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大致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3.1 室內參數調控不當
空調系統要控制四個基本參數:溫度、濕度、速度和清潔度。為數不少的舒適性空調事實上只能實現對“溫度”的調控。即使對溫度的調控也有不合理之處,如夏季溫度過低或冬季溫度過高,與健康“潔凈度”密切相關的最壞情況,許多系統配置的過濾器水平過低,有害氣體不使用任何措施,不空氣凈化效果。雖然在這里也有設計的責任,但更多的是業主的責任:在很多情況下,由于業主不想增加投資,而且在施工期間過于倉促,導致系統設計的先天不足。業主認為空調越冷越好,導致系統運行的錯誤,進而促使設計增加主機的容量。研究表明,室內溫度和濕度不適當也是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3]。
3.2 施工質量缺陷
施工質量缺陷不按圖施工一方面:現代空調系統的復雜性使得任何小的疏漏都可能影響使用,如工種之間的配合和接口不到位,使得系統調試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則更多的是施工人員的不規范操作,例如:尚未投入運行的風管中清理出泥桶、泥板、飯盒、掃帚等雜物;現場制作的風管內部留有帶水泥砂漿的腳印;風管開口只割三面,且將割開的鐵皮翻入風管內;隨意破壞風管保護層等。其后果都會影響使用效果,惡化室內空氣品質。
3.3 施工驗收不嚴格
許多舒適性空調系統建造完工后未進行調試,設計者也沒有追蹤運行記錄,對運行效果未進行評價,這些因素不利于提高設計質量和管理水平。竣工圖問題較大,與實際情況不符,文件缺失,這些也給運行管理帶來極大困難。
3.4 專業技術人員的匱乏
即使是城市中現代化大廈的物業部門也不一定有懂專業的技術人員,一般的工作水電維修工可以單人,有些空調操作工雖然對系統比較熟悉,但懂得系統運行管理特別是室內空氣品質控制的基本沒有。很多空調維保人員甚至不知道如何用i-d圖來分析和解決運行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問題。
3.5 設計人員意識沒到位
不少暖通空調設計者至今仍然覺得只有“消防”和“安全”才是需要考慮的,而對自己的設計要保證室內空氣品質還沒有認識,這在根源上就造成空調系統的先天不足。
4 空調系統的清洗
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是運行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且技術含量較高。一般中央空調系統的管道內有集塵、纖維物、石棉、花粉、皮屑和細菌等。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管道就會成為內部雜物的匯集和分布中心。而密閉的中央空調系統因新風補充不足使室內污染物濃度增加,導致室內空氣質量變差,從而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
風管的清洗是近年來開始重視起來的。國家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已頒布。因為風管內部的積塵、污物、鐵銹和菌斑在實際工程運行數年后非常常見。在間歇運行的空調開機初始階段,污染物隨著空調送風進入室內,往往要經過一段時間運行才能得到稀釋。可是目前市場上專業的清洗公司不多,清洗設備落后,業主對空調清洗的認識度不夠,專業的清洗人員也很缺少。目前國內的情況是:空調水系統的清洗維護做得相對好一些,技術比較成熟。但對普遍采用的電子除垢儀,則需要考慮它的實際效果。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雖然國內最早的企業已從事了近十年,但現狀很不樂觀,主要問題是缺少法規、工作難度大、成本高。
5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公眾對環境的重視,室內空氣質量已逐漸為民眾所認識與關注,這對暖通從業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我們應當抓住時機,正確引導,認真實施,貫徹執行已發布的相關法規、標準,把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的措施落在實處,在實踐中提高空調系統的質量。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1)要將良好的空氣品質作為舒適性空調的主要目標,用來建立“舒適、環保、高效、節能”的行業標準,如若環境已對身體造成傷害,那么再談如何舒適則不具備現實意義;(2)系統的最終使用方是用戶,正確的運行管理對提供優質的環境是有著決定性作用的,這一思想應貫穿于整個設計、生產、使用過程中。特別對于設計而言,設計是一切的基礎,所以在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實際使用管理的需求,在設計-監督-生產全過程中堅持照章辦事,對于文件的歸檔工作亦不可忽視;(3)業主和物業部門要重視培訓合格的設備管理人員,杜絕事故隱患;(4)重視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和學習,盡快厘清責任劃分,做到職責到人、分工明確;(5)空調系統的清洗是系統健康運轉的關鍵步驟,必須由專業人員保障。要盡快明確設備的主管部門,實行資質論證,規范市場,保證運行。
參考文獻
[1]豆丁網.關于空調通風系統的運行管理.
[2]徐文華.關于空調通風系統的運行管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C].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4年學術年會資料摘要集(2).2004.
[3]劉紀峰.對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問題的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