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只要員工提交了合法的病假證明,公司就應當批準其休病假。但是在休病假期間,病假員工對公司仍然負有勤勉的義務,這兩件事情是絕對不可以做的!
疾病休假是公司給予員工的福利。企業給員工休病假并發放病假工資和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為了讓員工病假期間保證休息,盡快恢復健康,以便正常工作。如果員工在病假期間放棄休息從事其他活動,顯然與請病假的初衷不符,也有違誠信的原則。
現實生活中,很多罹患抑郁癥的職工就說,外出旅游有助于抑郁癥患者的康復。假如職工患有抑郁癥,那么他是否可以出去旅游呢?答案是:一樣不可以!
首先,沒有證據表明,只有外出旅游才能治療抑郁癥。甚至有專家指出,中重度抑郁癥病人不宜旅游。專家說,對中重度抑郁癥病人,定期正規服藥,可使紊亂的大腦功能神經網恢復秩序;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疏導等輔助手段,可以得到臨床痊愈效果。中重度抑郁癥病人不宜旅游,出遠門、看風景,可能誘發更悲觀、更絕望情緒,加重自殺傾向。
其次,即使親近大自然和適當運動可以愉悅心情,有助于抑郁癥患者的康復,但是走進大自然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到本地的公園里去散散步,一樣可以開闊心胸,安定神志,沒有必要一定要千里迢迢出門旅游親近大自然。
第三,員工利用病假時間外出旅游有沒有如實報告單位?如果單位批準則另當別論。但是如果沒有經過單位批準就外出旅游,而員工當初請的又是病假,顯然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
總之,病假員工原則上不得外出旅游,而不論其病情是否允許旅游。
根據原勞動部、國務院經貿辦、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華全國總工會等于1992年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企業傷病長休職工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四條明確規定:“傷病休假職工不得從事有收入的活動。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企業不得聘用傷病休假職工。對利用傷病假從事有收入活動的職工,要停止其傷病保險待遇,不予報銷醫療費,并限期返回單位復工。經批評教育不改的,可按《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和辭退違紀職工的規定處理。”
據此,員工在疾病休假期間不得從事有收入的活動,如果公司查實勞動者在外從事其他有收入的工作的話,可以停止其傷病保險待遇,不予報銷醫療費,并限期要求其返回單位復工。但由于此通知發布時間很早,現在醫療保險已由社會統籌,治療期間的醫療費用不由公司負責,而是由醫療保險統一負責,停止傷病保險待遇恐怕難以實現。
此外,《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廢止,現在公司處理違紀員工主要以企業依法訂立的規章制度為依據。如果員工利用傷病假從事與有收入的活動,用人單位可按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處理。
另外,盡管公司未掌握員工病假期間從事有收入的工作,但是只要掌握了其從事與本單位業務經營相沖突的活動,損害了公司的合法權益的證據,也可按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處理。因為不管員工是否從兼職中謀利,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違反職業道德和公司規章制度的。當然公司應舉證員工已知曉了公司的相關規章制度。
如果員工在病假期間只是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一般性質的活動,盡管有可能使病情加重或加長恢復時間,其行為有違其申請病假的初衷及單位批準其病假的用意,確有不妥之處,但只要并非是外出旅游或在外兼職,且無嚴重違反誠信的情節,則一般用人單位可給予批評教育,而不宜按嚴重違紀處理。
同時,用人單位處理違紀員工必須掌握確鑿的證據。現實中,不少用人單位發現員工曬朋友圈的照片,但是事后員工刪除了,公司在舉證上就存在困難。
另外,公司在依法解除前,還應給員工一個申辯的機會。員工說是因虛榮作祟發了號稱去外地旅游的照片,實際上并未去,只是在家附近的小區花園里面散步,那么就要提供證據,否則就會被認為去外地旅游了。總之,給員工一個申辯的機會,不僅可以讓公司的決策彰顯公平,避免失誤,也可以讓公司掌握更多的證據、贏得主動。用人單位切莫忽視了這個環節。(內容來源:《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