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超
炎炎夏日,不少人因為怕出汗而不愿意活動,有些人甚至貪圖涼快整日開著空調。醫學專家認為,出汗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尤其是夏季,“該出汗時就得出汗”,否則可能會影響健康。
近年來,由于長期使用空調不當而引發的“空調病”,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由于空調人為制造了“風”與“冷”,長時間使用,會使得人體無法自行進行溫度調節。這種外來之氣就成為能致病的“邪”,中醫稱之為“風”和“寒”,與夏天的暑濕相合侵犯人體,會使陽氣消耗而虛弱,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引起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同時,寒邪還會傷人陽氣,出現畏寒怕冷,頸肩、腰背、四肢關節酸痛,不出汗或少汗等表現。當外寒束閉,內熱熾盛,就容易導致發燒、咽痛、咳嗽、痰多等癥狀。
我國古代名醫張子和的學術見解是內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愈。也就是說,夏季如果能多正常出汗,就可以起到排毒祛病的作用,把使用空調的危害降到最低。而如果汗腺不暢,就會喪失一條重要的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線。因此,從順應四季節律和生命規律的角度出發,該出汗時就要出汗。
出汗有兩種方式:主動出汗和被動出汗。下班等公交車時,被太陽曬得衣服都濕透了;被工作壓力所困擾,煩躁焦慮,急得額頭微微滲出汗珠;和朋友一起蒸桑拿,在悶熱的環境中汗如雨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教授朱學駿表示,這些出汗方式大都非常被動??傮w來說,因為天氣、環境或心理壓力造成的出汗稱為被動出汗,而因為運動產生的排汗才是主動出汗。調查顯示,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能經常運動的人,比例只占到28.2%。這說明,現代人的主要出汗方式是被動出汗。

同樣是出汗,天氣炎熱時,被動出汗照樣能讓人大汗淋漓,為什么就不如主動出汗好呢?專家解釋,不管是因為天氣炎熱而出的汗,還是桑拿蒸出來的汗,都只是在人體淺表層出汗,而運動才是真正的深層出汗,也就是讓人從里向外出汗。這種汗是人體進行的自我調節,出汗后不僅讓人感覺很舒服,還能起到排出毒素、控制血壓、促進消化、護膚美容和減肥的作用。
長期使用空調、缺乏運動,讓現代人的毛孔變得越來越遲鈍。怎樣才能主動出汗呢?專家建議在生活中,不妨試試以下幾招。
運動前喝熱水、熱粥。運動前喝杯熱水或熱粥,讓毛孔進入蓄勢待發的狀態,再鍛煉一段時間,就能讓毛孔全部打開,汗出透了,一通百通。但運動后一定不要馬上吹空調、風扇或洗涼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巧用生姜促汗出。生姜既散濕暖脾胃,又走表開汗孔。不得不在空調環境中上班的人,可以堅持喝點生姜水,比如茶葉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紅棗水等,促進排汗。
從膝蓋開始自我發熱。長期在寫字樓上班的人,可以用熱水袋、暖寶寶等來增加排汗。每天上班后將一個暖寶寶貼在膝蓋上,讓人體自發生熱,深入到皮膚深處。回家后用熱水泡腳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曬15分鐘太陽。夏日陽光是人體主動出汗最佳的動力,每天上午9點至10點和下午4點至5點,曬15分鐘左右太陽,并做一些簡單的舒展運動,能使身體能量逐漸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