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青 田野
摘要:CG技術(Computer Graphics)是一種已經被廣泛運用到影視制作中的影片制作技術,其能夠構建虛擬場景與虛擬人物,對影視制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CG技術對影視制作的流程,影視制作的主題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影視制作已經邁入全新的發展時期,CG技術將會憑借著其獨特的優勢為影視制作帶來更加廣闊的創作空間,給觀眾帶來更加震撼的視覺感受
CG在當代藝術領域已經成為了熱點話題,CG可以分為CG藝術與設計、游戲美術、動畫、漫畫等四個主要領域。CG同時涵蓋了技術與藝術,幾乎覆蓋了當前所有的視覺藝術創作工作。CG技術能夠在影片制作中塑造出虛擬角色,構建虛擬場景,為影片制作提供更加廣闊的創作空間。CG技術對影視制作流程與方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將影視制作的視覺效果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有力推動了影視藝術的快速發展。
一、CG技術
CG技術(Computer Graphics)是一種利用計算機來制作動畫或影視作品的技術,該技術利用計算機算法來模擬仿真實環境中的光學成像原理,從而形成各種仿真的外表形態圖像或動作。CG技術是計算機圖形學與藝術相融合的產物,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應用而興起的一種技術,主要內容是在計算機中表示圖形,并且利用計算機進行圖像計算,利用相關原理來獲得所需要的圖形效果[1]。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成熟與普及,CG技術已經在影視制作中得到了十分廣泛的運用。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成熟發展,計算機圖形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到影視制作的改革領域當中,滿足了人們對視覺效果的需求,并且還使影視作品的制作實現了以前從未表現的內容。在CG技術世界里,不論是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事物,亦或是影視制作人構思出來的事物都可以通過計算機制作。1977年影片《星球大戰》是最早運用CG技術的影視作品,2001年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耗資2.4億美元完成了全球歷史上第一部CG電影《最終幻想》,影片中所有的場景、道具、演員都是通過CG技術來完成的。成熟的動作捕捉技術使得影片的制作達到了最先進的水平,人物的皮膚紋理、衣服的褶皺、表情的變化等細節都做得十分精致。
二、CG技術在影視制作中的運用
CG技術在影視制作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其中表演捕捉技術、協同工作攝像機、面部捕捉頭戴設備、對白自動采集還原系統是其中最為主流的運用形式。表演捕捉技術:表演捕捉技術與一般的動作捕捉技術十分接近,最主要的區別在于表演捕捉技術能夠全面精準的捕捉演員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演,將真人演出的動作、行為與計算機動畫結合在一起,使得影片中的虛擬人物造型、動作、表情更加真實,使影片更加具有真實效果。在表演捕捉技術中演員可以套入不同的角色當中,與不同身份的角色進行融合。
協同工作攝像機:協同工作攝像機能夠始終跟隨著運用表演捕捉技術所創作的虛擬角色,并且同步將其融合到現場表演中,以便讓影片制作人員直觀的觀看到表演過程中背后虛擬背景。運用表演捕捉技術的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影片制作人員可以預覽虛擬的畫面效果,以便及時的對演員的演繹進行指導。影片中的虛擬角色與虛擬場景幾乎達到了完美的視覺效果,能夠讓觀眾真實感受到身臨其境。
面部捕捉頭戴設備:面部捕捉頭戴設備是演員在影棚中表演時必須佩帶的設備。演員的頭部佩帶著攝像裝置,其能拍攝演員的面部表情,將演員的面部表情傳送至計算機中的虛擬角色上,能夠清晰的傳遞演員面部的表情,甚至眼神的細微變化也可以成功捕捉,喜悅、憤怒、悲傷等表情完全可以利用CG技術展現出來。
對白自動采集還原系統:在傳統的影片制作中需要重點采集演員的對比,或者重新錄入對白來替代演員的對比,大大增加了影片制作的工作量。而利用面部表演捕捉還原系統則能夠直接捕捉對白,不需要在影片制作后期重新補錄對白。
三、CG技術對影視制作的影響
(一)對影視制作流程的影響
從好萊塢電影制作開始影視產業就形成了流程清晰的制作模式,分工細致,流程緊密,在影視制作流程當中始終按照影片的前期、中期與后期流程進行劃分。在CG技術出現前期,CG技術往往是作為一種特效藝術被運用在影視制作后期流程當中,而伴隨著CG技術的成熟以及更加廣泛的運用,CG技術已經從影視制作后期發展到貫穿整個影視制作的流程當中,并且逐漸成為了影視創作流程的核心工作。當代電影的拍攝已經離不開CG技術,在前期影片選材時期,都需要從CG技術創造的方向入手。影片編劇會了解最先進的CG技術可以實現成功制作哪些特效,然后選擇合適的題材。在影片劇本創作階段,CG技術會使得編劇拓展思維視野,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并且在創作影片劇本的同時創作特效劇本。在影片拍攝階段更加需要考慮到CG技術的運用,明確畫面的拍攝要求,影片大量的畫面需要在攝影棚中完成。在影視后期制作中CG技術也將作為主要技術將實際拍攝的畫面與虛擬制作的畫面融為一體,從而成功制作出一部影片[2]。在這一系列融合了CG技術影視制作的流程當中,計算機技術與計算機系統的地位可見一斑,這為影視制作帶來了一系列的便捷,同時也解決了在拍攝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一系列繁瑣細節。例如,CG技術制作的著名影片《阿凡達》就是CG技術顛覆傳統影片制作流程的代表。《阿凡達》選擇放棄了實景拍攝,CG技術不是作為影片后期制作的補充,而是將CG技術作為拍攝技術來使用。利用CG技術進行三維數字建模,在計算機上創建虛擬場景與任務的數字模型,然后在影棚中搭建少量十分重要的場景道具,真人演員將會佩戴動作捕捉系統的裝置在影棚中進行表演,攝影機將會全方位捕捉演員的表演,經過計算機的渲染與融合,將真人、實物、虛擬場景等融合起來。可以看出,CG技術被運用于影視制作后影片的制作流程與順序被打亂。傳統影片制作中先拍攝再進行后期制作的順序轉變為先進行計算機設計與程序設定然后再進行影片拍攝,同時進行渲染。另外,由于CG技術具有可復制性,計算機中的CG素材可以在同一系列的其他影片制作中使用,大大減少了同系列影片的工作量。
(二)對影視制作主題的影響
CG技術的出現與普及應用有力的推動了當代影視創作的發展,使得當代影視創作從主題、內容、表現力、角色、制作等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伴隨著CG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影視制作出現了獨特的現象,大量3D動畫片出現,電影創作中虛幻場景、虛幻人物大量出現,傳統影視制作中無法實現的主題都被搬上了大銀幕。CG技術給影視制作的主題帶來了重要的營銷,推動了一系列超現實影片的出現[3]。這都要歸功于CG技術的藝術創造力。CG技術可以實現任何現實中的事物以及想象中的事物,可以在真實拍攝的場景中進行修改、添加、調整、修剪,還能夠虛構場景與角色。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渲染,利用動作表情捕捉技術制作出超現實影片。影視制作中的虛擬場景越來越多,影片的創作主題已經沖破了時空的限制,傳統影片制作手段無法實現的情節與內容都可以利用CG技術來實現[4]。例如,影片《后天》就是講述了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卷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影片中有大量龍卷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鏡頭,都是利用CG技術來完成的。CG技術不僅僅能夠制作虛擬的電影場景,同時還能夠由虛擬角色來擔任影片的主角,《黑豹》《復仇者聯盟》《頭號玩家》等的主角都是虛擬人物。利用CG技術則可以根據劇情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主角,進一步拓展了影視制作中主題的范圍選擇。
四、結語
總的來說,CG技術在影視制作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對影視制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提升了觀眾對影視作品的要求。在影視制作過程中不僅僅要靈活利用CG技術,更應該時刻關注最新技術的發展,掌握影視制作的發展趨勢,并且積極應對,將最新技術融入影視制作當中,創作出觀眾喜愛的影片。
參考文獻:
[1]張瑞.影視三維動畫設計中特效藝術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06).
[2]李瑞林.數字影視特效設計制作與動畫合成方法的運用探析[J].藝術品鑒,2017,(09).
[3]李舟.CG技術在影視動畫中應用的實踐與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6),182-184.
[4]周盛楠.淺析CG技術在紀錄片創作中應當遵循的原則[J].明日風尚,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