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聲樂文化而言,我國在夏商周時期的禮樂文明即聲樂文化的雛形,聲樂文化對城市文化的發展不僅有帶動作用,還能對人的內心進行角化,使人們的審美能力、人文精神得到熏陶與提升。因此,對于城市聲樂文化而言,代表的是城市中人們的精神風貌,影響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也是衡量城市發展的標準之一。同時,對城市聲樂文化的發展與傳播如果引導與規范不當,可能對城市文化生態帶來負面效應,破壞城市整體形象。本文主要對城市聲樂風化的發展及傳播方式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城市聲樂文化在城市人文精神塑造方面的價值進行闡述。
關鍵詞:城市聲樂文化 傳播 人文精神塑造 價值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0-0178-02
城市聲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形象,具有審美與教化的屬性,對城市居民的生活具有引導作用。例如,音樂之都維也納,以古典音樂為聞名于世,所以古典音樂即為維也納這座城市的風景線。再如,2017年一首《成都》風靡我國大江南北,讓人們對成都這座城市有了深深的向往,也正因為成都這座城市具有深遠的音樂文化底蘊,才成就了這首民謠歌曲中淡淡的情感。河南素有戲曲之鄉的美譽,每個城市戲曲文化氛圍都非常濃郁,并且通過文化傳承,戲曲也在逐漸向青年人群過渡,有利于人們對戲曲文化的了解。通過上述事例可知,城市聲樂文化不但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音樂素養,更重要的是塑造了城市的形象及人文精神。
一、城市聲樂文化概述
所謂城市聲樂文化,并非傳統的演唱形式的聲樂,也可以理解為城市音樂文化,是城市“聲”文化與“樂”文化的綜合體現。在人類生活受音樂影響的研究中,我國自古代開始便有了深入研究,認為人們的性格、行為等都可以通過音樂來培養,因此,城市居民的生活習俗、群體活動及信仰等都可能受到聲樂文化傳播的影響。聲樂文化作為城市文化生態體系中特殊存在的一部分,具有音樂學與社會性的雙重屬性,主要通過城市中各種類型音樂文化活動形成。由于不同的城市歷史背景、地域文化都不同,也決定了不同城市的聲樂文化也不同,表現為多樣化的特點。并且由于城市經濟發展程度具有差異性,因此城市聲樂文化的形態也千差萬別,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一)俗文化。即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直接接觸到的城市聲樂文化,以諸多大眾性音樂活動為主要表現,例如酒吧街文化、KTV娛樂會所及廣場舞活動等,這一層次的文化活動通常直接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存在大量的參與者。通過不同類型的音樂活動,人們可以緩解工作壓力、結交朋友等,這也是城市聲樂文化體現在群體性中的一面。但該層次聲樂文化具有雙面性,盡管具有諸多優勢,但如果規范不合理,其參與性強、門檻低等優勢可能也會導致社會安定受到影響,如酒吧、KTV等場所涉黃問題、廣場舞擾民問題等。因此,對俗文化應該合理規范與管控,給予積極的引導。
(二)雅文化。雖然雅文化也是從各類音樂活動的組織中體現出來,但與俗文化在層次上對比非常鮮明。雅文化在組織中,往往需要準備較長的時間,對地點、時間有明確的要求,如由河南民族樂團組織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將高水準的民族交響音樂會引入各個高校,接受群體多為音樂愛好者或專業音樂認識,活動目的主要是將更高水平的音樂視聽呈現給觀眾,達到提高人們音樂欣賞水平及音樂素養培養的目的。而在我國城市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聲樂文化中的雅文化尤為受到關注,是城市聲樂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二、當代城市聲樂文化的傳播
(一)引導:政府
地區政府是城市聲樂文化的引導者,具有明確的責任與義務,主要是由于政府往往對最新文化發展態度掌握得更加全面。城市中不同層次音樂文化活動在開展中,政府都需要進行篩選,將優質的聲樂文化呈現給城市居民。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的篩選,并非完全摒棄俗文化,而一味的弘揚雅文化,盡管俗文化存在一些負面影響,但只要給予合理的引導,就能體現出俗文化的大眾性與參與性,能夠讓更多的城市居民參與其中。且俗文化與雅文化本身屬于辨證的關系,雅俗共賞也是城市聲樂文化發展的基礎。因此,政府機構應加強相關部門的運作效率,對城市居民喜歡的聲樂文化活動形式進行調研,積極策劃,為城市居民提供雅俗兼備、符合民意的聲樂文化活動。且官方在聲樂文化活動舉辦中,每一個活動都有自己的立意,這樣才能在政府的保駕護航下,保證城市聲樂文化的健康發展。
(二)核心:專業人才
在文化傳播方面,人才的力量不容忽視。對于音樂人才而言,只有具備專業的音樂基礎知識,才能對先進的音樂知識和技巧進行掌握,所策劃出的音樂活動才能獨樹一幟。并且在當前我國創新型社會發展中,當地政府及文化部門,也應該認識到,只有創新型專業人才的引進,才能促使嘗試聲樂文化更長遠的發展。但現階段,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在我國諸多城市文化傳播機構中都存在,導致對專業水平要求高的雅文化活動無法有效策劃,且政府對文化發展的趨勢無法掌握,只能憑借民間自行發展,導致諸多不良文化衍生出來。因此,對于政府部門而言,應該與當地人才部門合作,邀請專業人才的同時,也應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大投入,彌補人才不足。如城市中的音樂院?;蚋咝V幸魳吩合祵W生,均在音樂專業知識方面比較扎實,對音樂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但缺少自我展現的平臺。而政府只需要對這類人才加以培訓,讓其認識到聲樂文化傳播的重要性,讓更多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和高素質的大學生加入到城市聲樂文化傳播事業中,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在基層中鍛煉了自己,更重要的是為城市音樂文化傳播事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三)中心:基層
城市居民活動與居住的場所主要集中于基層社區,所以社區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微型社會。在居民下班后,多數人在社區進行活動與鍛煉,所以社區是文化活動聚集區。在文化活動舉辦時,對城市聲樂文化在基層社區的發展模式應該重點考慮,一方面要求人們在閑暇之余能夠參加各種文化活動,另一方面還要能走出社區,將文化活動擴散開,達到以點帶面、以區域帶動全程的傳播效果。以基層為中心,要求各地政府及文化部門,將聲樂文化傳播基層部門設立在各個基層網點,扎根基層,對區域內人員組成、環境情況進行詳細了解,便于利用有效組員組織文化活動。同時,在聲樂文化活動組織中,對上層部門要做好溝通,對城市聲樂文化最新發展動態及時了解,確保所策劃舉辦的聲樂文化活動具有現實意義。
三、城市聲樂文化傳播在人文精神塑造方面的價值
(一)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隨著當前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中高樓越來越多,人們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整日因工作繁忙,與周圍人的互動交流往往也越來越少,并且隨著當前移動設備及互聯網的發展,鄰里之間的互動溝通被阻擋,與鄰居互不相識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而城市聲樂文化在其發展中,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具有良好的潤滑作用,社區通過舉辦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將社區居民集中在一起,人們通過活動彼此認識,加強交流,鄰里之間的感情進一步加深。例如在社區音樂活動舉辦中,引入奧爾夫音樂理念,通過諸多類型的音樂游戲,使人和人通過音樂互動達到情感交流。
(二)促使城市精神文化的發展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精神文化的支撐,而城市音樂文化對城市精神文化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由于聲樂文化門檻低、形式多樣、參與度高,同時也具有投資力度大、專業性強等特點,不管是何種形式的聲樂文化,對人的精神都會帶來放松與享受,達到教化人心靈的目的,尤其是一些優質的文化活動,對人的心態有調節作用,同時也能提升參與者的音樂素養,使整個城市生活環境更加和諧安定。隨著城市聲樂文化的不斷發展,聲樂文化產業化發展模式也不斷被嘗試,逐漸形成諸多聲樂文化品牌,聲樂文化經過包裝后形式更加新穎,如《梨園春》欄目,對豫劇文化傳播效果非常理想。因此,不管是以何種形式呈現的城市聲樂文化,對城市人文精神的發展都具有推動作用。
四、結語
盡管在實踐中城市聲樂文化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如俗文化監管不力、人才缺乏等,但其在能夠促使人與人互動交流、促進城市人文精神發展、推動和諧社會構建等方面的價值值得肯定,因此存在的問題也必然能夠得到解決。本文在對城市聲樂文化概念及層次分析的基礎上,闡述了城市聲樂文化的傳播方式及其在人文精神塑造方面的價值,以期能夠為城市聲樂文化的發展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楊柳松.城市發展中聲樂文化生態的構建與傳播[J].藝術評鑒,2017,(22):171-172.
[2]朱聞矞.基于人文背景分析中西方聲樂文化的差異比較[J].藝術評鑒,2017,(21):38-39.
[3]陳銳.城市聲樂文化的傳播方式及其價值[J].黃河之聲,2017,(1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