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珠
當夏日的蓮花凋零、荷葉干枯時,就是蓮藕應市之季了。蓮藕出污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直是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征。又因藕與“偶”同音,民間將“食藕”作為祝愿佳偶天成,婚姻美滿的象征。常言道:“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可見,秋天是食藕的大好時節。蓮塘淤泥下藏著的白嫩蓮藕,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祛除秋燥的“良藥”。
蓮藕,又稱藕、蓮、蓮菜、荷梗、蓮根、靈根、玉節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肥大根狀莖。蓮藕為中國特產之一,在華夏大地已有3000余年栽培史。《爾雅·釋草》中有:“荷,芙渠,其實蓮,其根藕”的記載。
我國不同地方出產的藕各具特色:蘇州的雪藕色白如雪,嫩脆甜爽,生吃堪與鴨梨媲美,唐代就被列為貢品,詩人韓愈贊美它:“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杭州人特別喜歡產自西湖的藕,由于它白嫩如少女的手臂,將其稱為“西施臂”。湖南省漢壽縣西竺鄉的“白臂藕”色白如玉、壯如手臂、汁如蜜甜,吃起來嫩脆水潤。湖北省洪湖藕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等成分,鮮美爽口,被譽為“水中之寶”。廣西貴縣大紅蓮藕,身莖粗大,生吃甜、熟食綿。據說乾隆皇帝游廣西時,曾指名要嘗大紅蓮藕。
蓮藕肉質肥嫩,白凈滾圓,口感甜脆,果蔬兼用。元代詩人周霆震在《冰盤雪藕》詩中說:“清徹冰盤壓蔗漿,酒酣雪藕進華堂。凝寒色映瑤華脆,真白絲連翠袖香。”蓮藕既可單獨做菜,如煨燉藕湯、炸脆藕絲、涼拌藕片;也可做其他菜的配料,如糯米藕、藕肉丸子、藕香腸、蝦茸藕餃、蓮藕炒肉片、油炸藕蟹、鮮藕燉排骨等。蓮藕還可制成藕原汁、藕蜜汁、藕生姜汁、藕葡萄汁、藕梨子汁等飲料;加工成風味誘人的小食,如蜜餞和糖片。蓮藕粉是久負盛譽的傳統滋養食品,是衰弱虛勞久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藕粉用開水一沖就可食用,吃法簡單,味道鮮美,老少皆宜。
蓮藕做菜深受百姓喜愛,百啖不厭。宋代虞儔在《送藕》詩中說:“白藕分甘來玉井,碧筒薦酒吸鯨川。雪霜笑逐金刀落,便覺橫塘在眼前。”下面就介紹幾道蓮藕保健美食。
1.藕拌三絲
原料:蓮藕400克,香菜、鮮姜各15克,干紅辣椒10克,香油10克,花椒10克,白糖50克,白醋20克。
做法:將蓮藕洗凈去皮,切成圓片,放入涼開水內浸泡,香菜切段,鮮姜切絲,干紅辣椒洗凈后切絲。將藕片、姜絲、干紅辣椒絲、香菜段一并放入調菜盆內,再放入香油、花椒油、糖、白醋一起拌勻,即可食用。
2.蓮藕紅棗牛骨湯
原料:蓮藕400克,紅棗5個,牛骨500克,生姜2~3片,陳皮適量。
做法:先將蓮藕去節、刮凈。紅棗浸泡去核、洗凈。陳皮浸泡。牛骨洗凈,用刀背拍打使其裂開。將上述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再放入生姜、清水3000毫升。先用大火煲沸后,改用小火煲3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3.蜜蒸藕
原料:蓮藕500克,蜂蜜150毫升,面粉50克。
做法:先將蓮藕洗凈,切去節,將藕豎起,用面粉加水調成糊封住藕底,再從孔中灌滿蜂蜜,豎放籠中,蒸熟,然后去除藕面糊,瀉去孔中的蜜,削去藕皮,用刀切片、裝盤,即可食。
藕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食療本草》載:“藕,主補中焦,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寒,不饑延年。”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說:“生藕性寒,能生津涼血;熟藕性溫,能補脾益血。”
生藕,性寒,甘涼入胃,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適用于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癥。婦女產后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就是因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所以民間有“新采嫩藕勝太醫”的說法。
熟藕,其性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清代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藕“以肥白純甘者良……煮食宜壯老,用砂鍋桑柴緩火煨極爛,入煉白蜜收干食之,最補心脾。若陰虛、肝旺、內熱、血少及諸失血證,但日熬濃藕湯飲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藥可也。”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蓮藕還有以下作用:
止血:蓮藕中含有鞣質,又稱為單寧,有收縮血管的作用,可幫助止血。
健脾止瀉:蓮藕能開胃健中,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通便降脂:蓮藕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人體腸蠕動,預防便秘。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脂類的吸收,因而能控制體重,有助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水平。
抗衰老:蓮藕含有較高的維生素C,還富含多酚類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進程。
減壓護心:藕中富含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6,有益減少煩躁,緩解頭痛和減輕壓力,進而降低心臟病發病風險。
補血助消化:蓮藕含有豐富的銅、鐵、鉀、鋅、鎂和錳等微量元素,有益紅細胞的產生,可維持人體肌肉和神經正常工作。
鎮咳防哮喘:熱蓮藕茶具有鎮咳祛痰的功效,可用來緩解咳嗽、哮喘和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癥狀。
進入秋季,北方的天氣多風少雨,苦于秋燥者不妨多吃藕來度過“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