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我家住在臨近市郊的居民區,門口的菜市場營業有幾十年了,雖然老舊,但買東西倒是挺方便的,有幾十個攤位,不光是菜,雞、鴨、魚、肉、蛋,米、面、醬、醋、茶等商品樣樣齊全;具有各地特色的土產、山貨也不少;家庭常用的五金電器、修理配件、掃帚、拖把、塑料盆罐也都可以買到;市場里還有攤販可以做衣物包縫、縫紉、拆改等針線活兒。別看市場小,可真是我們老百姓的“后勤部”。
聽說這么好的菜市場要暫時關閉進行改擴建,大家有點不愿意。不過轉念一想,菜市場的確太老舊了,安全、消防等配套設施都需要完善。幾個月改造的不方便,大伙兒一晃兒也就堅持過來了。面貌一新的菜市場,不只是地面更加平整了,攤位也更多了,內部布局還進行了重新的規劃,沿街新設了許多朝外開的店鋪。老百姓推著自行車就能買東西了,您說省事吧。
但和菜市場管理者愿望相反的是,改造后的市場并不見新商戶入駐,卻在不斷流失老商戶。偌大的一個市場,慢慢地空出了一多半,顯得冷冷清清。市場越是冷清,商戶跑得越快——鼎盛時有近百個攤位的市場如今只剩下了七八家商戶。真應了那句話,設想和結果往往是兩股道上的車,沒能走上一條路。
留下的這七八家都是菜市場開業初期進入的老鋪,幾經寒暑他們一直堅持沒離開。其中,賣肉的老板是天津寧河區人。夫婦二人四十上下年紀,待客和藹、誠信經營。男老板的一只眼睛看上去有明顯的視力障礙,老板娘為人稍顯活絡。暑假期間我曾見到過他們的孩子,那是個上小學二年級的男孩。
某日去買肉聊到了這個市場的興衰,我問他們十多家賣肉的都走了,你們為什么能夠堅守下來呢?他們說經過了這些年的經營,有好多老主顧都不希望他們離開,還有周邊的幾家飯館都和他們建立了穩定的供應關系。另外,這邊的學校比老家的強,盼著兒子有一個好前程。他們還說:“俺們兩口子正在學習用微信、支付寶二維碼收費,您老兒也得學著點,得跟上形勢才行,要不您可買不上俺們家的好肉啦。”
那天我又去買肉,老遠的他們就打招呼,我徑直奔過去竟然發現攤位上多出了兩張印著二維碼的白紙。“哈哈!你們真夠與時俱進的,用上二維碼了。”我一邊說一邊想,我學會用二維碼付款的第一天,就能實習可真不錯。
“是啊,現在興這個,咱也得跟上。您會使用了嗎?用這個收款,顧客可以少帶現金,免得被小偷盯上。我們也省得擔心收到假錢。”他們回答。
切了肉,絞了餡,掃了二維碼,攤主的手機立刻就顯示付款成功了。我看著收款憑證上收款方的微信昵稱,對這對夫婦頓生敬意。因為那昵稱既不是當下的時髦用語,也不是故作高雅的文詞兒,而是在兒童時代就植入了我老高這一輩人心田的兩個字——奮斗!
是啊,奮字是一個一,一個人,一個田。一個人只有努力拼搏,才有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要不怎么說: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呢?奮斗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會享受幸福的人。就讓我們一起為所有的奮斗者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