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導致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發生了改變,其中高中歷史教學新課程設置了以突出價值觀為目標的教學任務,而目前高中歷史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向學生滲透積極正面的價值觀教育,拋棄傳統生硬枯燥的教學模式,將思想教育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從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本文探析了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方法。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價值觀;教育方法
價值觀的教育是目前高中歷史教學的首要教學目標,它對學生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要求。首先針對不同學生自身,可以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培養自身善待生命、以人為本的良好品格,從而注重對人類命運以及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同時還應塑造健全的人格以及培養正確的審美情趣,進而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其次對于民族以及國家來說,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后,應樹立每個學生對國家以及名族文化的認同感,提高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以及增加對祖國的熱愛。最后對于人類以及世界而言,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后可以確保學生認識到當今人類社會發展的多樣性以及統一性,能夠尊重與理解不同地區、民族以及國家的文化傳統,形成開放性以及認同性的歷史意識。
1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進行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1.1當今學生人文素質的缺失
現如今,對于大部分高中學生而言,高中歷史課是一門較為有趣的課程,但不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大部分學生將高中歷史這門課認為是副課,更多的認為是一門放松休閑的課程。因此,學習歷史知識在當今的高中學習生活中被較為浮躁以及功利的學習所代替,缺少了對人文價值以及自我充實的科學探索的追求。因此目前高中歷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與此同時,一些歷史老師甚至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一些學生在看到《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時,沒有為同胞的遭遇感到憤懣、悲涼,而是感覺到有趣,更有甚者將希特勒作為自己的偶像崇拜,而聯系到當今社會中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現象,都表明了目前我國人文教育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1.2教師教學模式缺少“感性”
現如今,越來與多的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缺少感性的一面,而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將知識“理性化”,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歷史知識的邏輯性以及精確性,而忽略了人的合理想象以及主觀意識,這種古板的教學模式使歷史失去了應有的感情與思想,同時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僅僅是增加歷史知識的難度以及深度并不能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高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大多為敘事性思維模式,對于“感性”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應注重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感性”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提高歷史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2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方法
2.1使用講述法激發學生價值觀
高中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教學范圍包含較廣,無論是古今還是中外都有涉及,因此,教師為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減少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枯燥感,可針對歷史課堂教學內容,將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與情節用較為感染力的方式講述出來??梢允褂门e例子的方式增強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印象,感受到內化情感以及觸及心靈的歷史深刻教育。講述法不僅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引起與學生的公平,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2使用比較法調動學生價值觀
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選擇鮮明、恰當以及可比性較強的歷史內容向學生進行比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其主動參加到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與此同時,比較法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的使用還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對不同學生思想的引導,促進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達到提高記憶力以及提升智力的目的。
2.3使用聯想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環境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教材內容的編寫更能適應學生的學習,但受到教材篇幅以及課時等因素的影響下,一些歷史知識較為抽象,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解,因此其可拓展的上限較大。所以教師在進行歷史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根據歷史知識進行豐富的聯想,而這一教學方式則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而高質量的交流內容可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想象,此時教師可利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從而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2.4對歷史知識進行分析深化學生價值觀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舉辦各種活動來對歷史知識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引導學生發現歷史發展的規律,激起學生內心的共鳴,從而深化學生價值觀。而在對歷史知識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收獲到傳統教學模式中所學習不到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歷史責任感。
3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將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列為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首要目標。在當今以應試教育為基礎教育的環境中,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將認知目標代替價值觀目標,沒有足夠重視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將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傳統的教學內容中,在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巧玲.高中歷史教學中落實價值觀目標的重要性[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6(12).
[2]羅振作.試分析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態度和情感的培養[J].教育,2016(7):23.
[3]顧冬建,顧元忠.高中歷史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方式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6(5).
[4]高小兵.高中歷史教學與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聯性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1).
作者簡介:韓才德(1971- )男,江西宜春人,大學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歷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