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采取各種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來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課本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本文就新課程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探析,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 物理 課堂教學方法
引 言
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學方法陳舊、單一,主要以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為主,營造的課堂氛圍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課堂參與度不高,嚴重影響了物理教學的效果。在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認識到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積極探究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法。
1.高中物理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觀念落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依然有一部分的高中物理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注重教師的教學過程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沒有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和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將知識傳授當成教學重點工作和內容,忽視了學生的物理思維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升[1]。高中物理的理論性比較強,學生學習難度大,教師注重解題過程的研究卻忽視了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沒有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案,導致整個物理課堂的針對性不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1.2教學方法陳舊。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采用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單一,基本都是按照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學生聽講的模式開展教學內容,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過多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究[2]。而物理學科作為一門探究性非常強的學科,采用傳統陳舊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對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應用比較少,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
2.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高效教學方法的構建
2.1以學生為中心創建教學情境。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教學活動,注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激發,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為學生創建有趣、生動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中,同時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只有提高了學生的課程參與度,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現象”的相關內容時, 教師就可以創建這樣的教學情境:教師做演示實驗,讓學生思考是否存在電源不接通但是電流表指標會發生偏轉的現象。當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之后,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有說可能的,有說不可能的,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很想快點知道答案。此時教師開始演示實驗,用導線連接電流計兩個接線柱,移動條形磁鐵,讓學生觀察是否電流計的指針會發生變化。此時學生的注意都被這個演示實驗所吸引,聚精會神盯著實驗看,然后發現電流計的指針動了。此時學生非常茫然,不知道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趁熱打鐵,開始“電磁感應現象”內容的講解,學生都這個內容就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2.2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新課標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轉變傳統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在主動思考和探究中獲得相關的物理知識,深化對物理知識內涵的理解,并且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設計問題串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迪,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汽車碰撞試驗,當車遇到障礙物緊急剎車,此時車很快就停下來了,但是車上的人繼續向前運動,這是為什么?在剎車時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危險的發生,對人和車需要提出怎樣的要求?教師通過設計這樣的問題串,刺激學生思考,并結合所學的知識來進行探究,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最終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
2.3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強化教學效果。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和技術來進行物理教學,從而強化物理教學的效果。將多媒體應用到物理教學中,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來制作出相應的教學課件,制作相關的微視頻,讓學生通過微視頻來把握整體學習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視頻來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進行重點講解和展示,從而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靈活應用多媒體就能夠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化靜為動,虛實結合,讓學生更好理解相關的內容知識[3]。例如在學習“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教學內容很抽象,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flash來對電場中帶電粒子的運動進行動畫演示,帶給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相關內容。
3.結語
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環節中,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通過提問等方式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機會,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
參考文獻:
[1] 盛利民. 對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探討[J]. 新課程(下), 2016,24(10):166-167.
[2] 高克明.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方式轉變策略探究[J]. 新一代月刊, 2017,14(1):142-143.
[3] 鄭明清.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 考試周刊, 2016,16(26):120-121.
作者簡介:謝艷梅(1985—),女,漢族,廣西省欽州市,碩士研究生,中二,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單位:廣西省欽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