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德
自2014年以來,南寧市武鳴區深入開展土地整治工作,先后組織完成實施高產高糖示范基地整治12.02萬畝、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200.6239公頃以及“小塊并大塊”耕地5.458萬畝等土地整治工作,全部通過驗收,有力地促進了該城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達到了實施一項工程、改變一片生態、培育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1高度重視,全力推進
為把土地整治這一好事辦好辦實辦出成效,南寧市武鳴區切實加強領導,印發了《南寧市武鳴區土地整治工作方案》,從“規劃、立項、整治”等多方面對土地整治的目標提出具體要求,成立了由城區政府區長任組長,副區長任副組長,財政、國土、規劃、審計等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土地整治項目的組織協調。城區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對土地整治工作進行深入調研,協調解決土地整治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要求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加快推進全城區土地整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利益。城區財政、國土、規劃、審計等部門及鄉鎮政府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統籌協調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強力推進。同時,在土地整治項目前期規劃和實施過程中,城區始終聽取群眾意見,尊重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將土地整治項目規劃設計及土地權屬調整情況向群眾公開,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聯動配合、群眾廣泛參與的良好格局,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2突出重點,明確標準
南寧市武鳴區出臺了《土地整治基本要求》,明確了指出一是土地平整工程要做到:歸并零碎地塊,降低糖料蔗種植區地面坡度,提高耕地平整度和集中程度,為甘蔗種植機械化提供基礎平臺。具體建設內容包括地塊修筑及耕作層地力保持工程,地塊修筑工程有條田修筑、梯地修筑和其他地塊工程,耕作層地力保持包括客土回填和表土保護。糖料蔗基地建設地塊要求滿足單塊長200 米以上、寬 25 米以上(7.5 畝以上),整合后相對連片面積200畝以上;地面坡度要控制在13°以內;地塊內部局部起伏高差應控制在10cm以內; 清除地面以下60cm范圍內的石質等障礙物,并對于母質層的漏斗進行填實。二是蔗區排水工程要做到:改善糖料蔗種植區水利條件,重點建設蔗區排水配套設施,確保蔗區排水通暢,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建設內容主要是硬化排水溝的建設,排水標準要求采用10年一遇。每條硬化排水溝要求排水控制面積在150-300畝之間,沿地塊行長方向修建。三是田間道路工程要做到:提高糖料蔗基地的道路通達度,重點建設糖料蔗種植區田間道路。田間道路分為田間道和生產路,田間道路面寬度應在 4-6米,采用泥結石路面,路面高于田面 5cm,道路兩側砌筑素土路肩,道路密度不小于30米/公頃。生產路路面寬度為3-4米,采用泥結石路面, 路面不高于田面5cm, 道路密度要求在 40米/公頃以上。新建泥結石道路路面厚度不小于15 cm 。
3加強管護,確保長效
為搞好土地整治項目區的管理和維護,保證所建設的工程和相關設施能長期、正常運轉,真正發揮效用,城區土地開發整理中心要將所有設備和設施移交給所地鎮政府,鎮政府及時與項目區內的村集體簽訂了交接協議。項目區內的村集體按照責、權、利統一的原則,明確了責任和義務。落實管理人員,簽訂管護合同,確保工程設施得到長久保護,有效利用,群眾共同受益。由此,要切實把土地整治后續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抓好落實。要充分發揮村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發動農民義務投工,降低成本,管好用好專項資金,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效能。
總之,土地整治工作要高標準,嚴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切實對土地中的田、水、路、林等工程項目實施綜合整治,力求實現田可成方、林可成網、渠可相通、路可相連、旱可能灌、澇可能排,真正實實在在惠民,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