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銘 郭賢坤 白潔
企業工程造價提出的要求
通過對“營改增”政策的實行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論證,可以發現新的稅收環境與政策對建筑企業的工程造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程計價方面
“營改增”后,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的各項費用價格應由原先營業稅計稅體系下的含稅價調整為扣除進項稅額的價格,,建筑安裝工程造價中稅金應該適用的稅率也根據政策調整為11%。造價人員在將對建筑工程進行概預算的計算時,要堅定不移的秉承“價稅分離”的計價原則,結合本地相關部門對營改增計價辦法的要求,對工程計價的規則進行合理的調整。
工程計價材料價格確認價方面
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的獲利水平與取得增值稅抵扣憑證的多少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而是用除稅價格的高低所決定,因此企業采購價格的比較應由營業稅下含稅價格的比較變為除稅價格比較。但若采購的原材料可開具高稅率進項稅發票,對于平衡和降低企業稅負還是有較大的作用。
工程造價費用在營業稅的計稅體系下以含稅價款計算,在增值稅的計稅體系下以除稅價款計算,進項稅額計用以抵扣銷項稅額。由此可見增值稅體系下實際是在實行“價稅分離”,因此建筑企業在采購材料比較材料價格時,也要滿足“價稅分離”要求,在材料價格確認的過程中要將營改增的要求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
營改增政策下的節稅方法
目前,我國已全面推行“營改增”政策,面對營改增,建筑企業面對11%的增值稅率如何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中的稅負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大問題。結合前文,筆者在此也總結出一些節稅的方法。
選擇簡易計稅方法的備案
增值稅的簡易計稅方法采用的3%的低檔稅率,同時由于建筑業營業額已不包含增值稅,所以現實中建筑業企業在增值稅體系下使用簡易計稅方法所要承擔的實際稅負比營業稅體系下的要低,因此符合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建筑企業或項目應當仔細研讀和學習政策文件的精神,并積極爭取、加以利用,及時申請采用簡易計稅方法的備案,并對適用的項目也提出申請,最大限度最大可能的降低稅負,為企業贏得更多的收益,使企業能夠夠好的發展。
工程與勞務分包的籌劃
“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的適用稅率由營業稅的3%大幅提升至增值稅的11%,所以現實中企業實際稅負的高低,取決于企業是否能夠取得足夠的進項稅發票來抵扣銷項稅額。由于建筑行業的上游供應商多是由個體戶和個人構成,使得企業在購買產品和服務后無法拿到商家理論上應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來進行稅額的抵扣,使得這11%的稅負直接由建筑企業來擔負。而根據文件的精神,建筑企業如果將工程及勞務進行了分包,那么可申報增值稅的部分是分包后的余額。因此,建筑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如有部分工程或勞務無法取得可抵扣進項稅的發票,可對這部分進行分包,再從相關的分包方獲取合法憑證,從而將企業承擔的稅負向外分攤,為企業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