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摘 要:實施精細化管理是清潔能源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每一項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出臺必將對企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和發展機遇,急需實現規范化管理。那么如何實現管理的規范化呢?我們認為實施精細化管理是企業的必然選擇。
1精細化管理的實施
1.1推行精細化管理從建塑強勢企業文化入手
2建塑精神理念,打造強勢文化
人的因素、精神因素、文化因素有力地制約企業的發展。我們推行精細化管理,必須要從推行企業理念起步,用共同的價值觀、行為觀、行為準則來引導企業干部職工為實現企業的崇高目標而共同奮斗。通過持之以恒的理念滲透,把企業理念由表及里、由粗到精地滲透到職工的心靈深處,從表面接觸遞進為理性理解,由理性理解升華為行為意識,最終實現職工在統一目標下的自我管理。
3轉變思想觀念,構建特色文化
上世紀80年代末企業文化傳入我國,許多企業學習、模仿,由于是在計劃經濟觀念指導下進行的,結果許多企業概括總結出的企業精神具有高度一致性,那就是團結、奉獻、進取、開拓、拼搏,這些宣傳用語沒有真正起到凝聚隊伍,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沒有構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
進行觀念上的革命與創新,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從“官”念中跳出來,管理者要樹立服務意識,由側重管轉向側重理順關系、理順情緒,學會戰略思考,敢于放權。鼓勵員工把智慧轉化為資源,從運作產品轉向運作資本,從向自然資源要效益轉向人力資源要效益。
3.1實施精細化管理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雖然在字面上容易理解,但真正把握它的內涵和精神實質,并在實際工作中一以貫之的堅持下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推行精細化管理而言,在思想認識和實際工作中,首先需要明確以下兩點:
3.2以人為本,是企業管理工作必須確立的理念和指導原則
在企業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不但要求我們了解、理解、尊重、愛護職工,而且要求我們努力為職工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環境,開拓廣闊空間,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職工地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贏得職工信賴、做好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的前提,沒有這樣首要的、根本的管理理念,我們就不可能與時俱進,精細化管理推進工作就不可能順利實施。
3.3人性化管理與嚴格管理是辨證統一的關系
人性化管理與精細化管理究竟矛盾不矛盾?從哲學意義上說,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兩個方面,但矛盾雙方又是相統一的關系,人性化管理與精細化管理二者統一于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統一于促進企業管理全面提高的出發點和歸宿。人性化管理不是弱化管理,它本身就包含著“嚴格”,包括對違規違紀行為的監督嚴、考核嚴;管理松弛,對違規違紀行為視若無睹甚至遷就,不僅不是人性化,而且是對人性關愛的極大忽視。精細化管理也不絕是忽視人性化,科學而嚴格的管理,不僅不排斥對人性的關愛,而且包含著對廣大干部職工的根本責任感和人性關愛。
4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難點及錯誤認識
制度是管理的的生命線,有制不依,知制故犯,往往是事發的隱患和根源。執行力、服從力不強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4.1“破窗效應”成為逾越制度的引線
“破窗效應”講大樓上的一扇窗戶被人打破,如不及時修理,就會有第二扇、第三扇被打破,停用的樓房往往會造成這種狀況。制度也是一樣,文件下發,要求嚴厲執行或必須執行,是制度就會讓人感到約束,雖然有時約束是一種保護,一些人就會持觀望態度,當有一個人無論在何種原因下違反制度而相安無事時,就會有第二人仿效違反,最終制度落空。
4.2防范意識差,感情勝于制度
不少職工在制度執行上,仍然是你講你的,我做我的。用他們的話講:“在一起那么多年的同事,怎么能象防賊似的,就應該互相信任。”這恰恰為某些人違反制度創造了機會。人是有感情的,但以感情代替制度就很危險。中行大案中的主角高山,在員工眼中是能人,他把上級獎給自己的轎車讓職工用,于是員工對這樣的行長特別信任,特別有感情,他的話大于制度。正因如此,上億的銀行資金才被他象過家家似的倒來倒去,最終蹤跡皆無。基層員工認為制度是束縛,漠視制度、逃避制度、違反制度,造成難以完全貫徹執行。
4.3制度執行性差,造成執行難
制度執行性也是造成執行無力的一個方面,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各行業務發展迅速,但有時制度辦法產生滯后效應,與發展不符,上級管理部門卻仍要求基層一如既往的執行。員工們對這種無效的制度懶于執行或制度假執行,懸空制度。二是制度無可挑剔,但執行環境不利。如人員配備不足,崗位設置不合理,辦公設備不能滿足要求,真正按制度執行,工作難以開展、效率難以提高,可反映又無人盡快解決。于是經過反映程序,基層便似有了屏障,把制度放到了一邊,執行不了,不了了之。
參考文獻
[1]《現代企業管理》 作者:袁聲莉 楊耀峰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2]《管理:企業管理自我診斷》 作者:陳新平中國物資出版社.
[3]《管理就這么簡單》 作者:邁克爾.B.波特(美)哈爾濱出版社?
[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彼得.德魯克(美)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