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蕙
摘 要:隨著農村經濟快速推進,其生產生活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并存在一定的環境污染問題,影響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運行,本文通過對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不高、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兩個方面對農村環境治理現狀進行了討論,并從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建設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加強環保創新力度,三個方面對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農村環境治理策略進行了討論,希望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文明 農村 環境治理
引言:生態文明建設是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為了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境,需要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理念,進行環境治理工作,但由于部分農村管理人員對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并且相關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導致這一工作無法落實,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需要根據農村污染現狀,合理制定治理制度,構建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達到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一、農村環境治理現狀
(一)對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不高
農村在進行環境治理工作時,存在重視程度不高的問題,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部分農村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增大了工業生產總量,并按照先生產、后治理的理念運行,導致工業生產區域排放了大量的廢氣、廢料,出現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第二,部分農民的環保意識不高,隨意排放生活垃圾、污水,導致農村生態環境惡化,并且由于相關管理人員對這一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及時處理垃圾污染,農村污染問題多元化,增大了污染問題的處理難度,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難度。
(二)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
農村在開展環境治理工作時,存在環境治理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相關管理部門對這一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環境污染治理相關設備不夠完善,甚至部分設備難以滿足污染處理需求,導致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開展具有一定的難度。第二,部分城市工廠存在私自排放污染的現象,加劇了農村的生態污染問題,但由于相關設施不完善,分析污染形成原因較為困難,難以選擇適當的設備進行污染治理工作,降低了環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農村環境治理策略
(一)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為了能夠對農村進行環境治理,需要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由于農民是農村的主體,為了能夠根本上達到環境治理的目標,需要相關部門開展生態文明宣傳工作,使其能夠提高對環境治理工作的了解程度,例如:相關部門可以與村干部共同開展“一事一議”工作召集村民,為其講解環保知識、污染處理方法等,提高其對污染治理的了解程度,并調動村民參加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進一步發展[1]。第二,為了能夠促進農民提高環境治理積極性,可以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提高農民的生態維權意識,推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進一步發展。
(二)建設環境治理基礎設施
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農村環境治理,需要建設環治理基礎設施,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為了保障污染能夠處理后排放,需要管理人員提高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增大資金投入力度,建設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例如:相關部門可以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農村污染處理系統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并設計排污管網系統、垃圾清運系統等,為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保障[2]。第二,由于污染排放不合理,導致部分地區存在多種污染混合的問題,提高了污染處理的難度,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減輕環境治理工作的負擔,需要管理人員構建完善的廢物管理制度,例如:管理人員可以根據當地的垃圾、污染物的排放量設計出分類、收集處理的運行模式,優化農村垃圾處理方式。
(三)加強環保創新力度
為了能夠提高農村環境治理效率,達到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需要加強環保創新力度,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由于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較為嚴重,為了能夠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運行效率,需要提高人才培養力度,例如:政府可以加強相關高校建設的投入力度,大力開展環境污染物產生機理與治理方法,并與當地農村合作,構建完善的環境檢測體系,提高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效率。另外,由于目前我國這一方面人才的不足,環境治理研究效率不高,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需要高校提高人才培養力度,并對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創新研究,推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穩定運行。第二,由于環境保護工作不僅能夠優化生產力,還能夠解決環境問題,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環保創新力度,需要相關部門提高對工業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并優化企業污染處理系統,達到降低污染排放量的效果。另外,企業還可以增大運行設備優化研究力度,并進行技術創新推廣工作,優化農村污染治理設備,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穩定運行。
結論:綜上所述,部分農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對污染治理的重視程度不高,甚至部分污染物沒有經過處理就排放,導致農村存在環境污染問題,對居民的生活、健康有一定的影響,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需要相關部門提高管理力度,并制定完善體系,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另外,相關部分可以提高財政投入力度,并對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設備進行創新研究,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效率,優化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森慰,唐丹,鄭逸芳.農村環境污染治理中的公眾參與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7(03):55-60.
[2] 馮亮.農村環境治理的內部結構剖析:基于京郊調研[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6(01):36-4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