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夢旭 李珍 青木 ●甄翔
美國又要“退群”嗎?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接受采訪時威脅,如果世界貿易組織(WTO)沒有改進,美國將退出該組織。特朗普此前多次表達對WTO的不滿,抱怨它是“世界其他國家設計來壓榨美國的”,不過公開威脅退出,這還是最直白的一次。WTO是美國主導建立的全球經濟體系的一部分,如今在“美國優先”模式下,華盛頓給它貼上“別人設計”的標簽,這種指鹿為馬的“能耐”恐怕真是世界第一了。在警告美國退出將影響深遠,嚴重削弱其在二戰后建立起來的國際體系的同時,國際輿論認為,特朗普的威脅更像是一種施壓手段,在因挑起貿易爭端而遭受多方訴訟之際,試圖把“美國優先”強加給WTO。同一天美媒還報道稱,特朗普已指示幕僚,盡快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最早下周征求公共意見期一結束就可能實施。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月31日回應道:美方所謂強硬、施壓的做法對中方沒有用,也無益于問題的解決。那些依然認為中國會屈服于恐嚇、威脅和無端指責的人該醒醒了。
一邊威脅一邊搞亂
8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宮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如果WTO沒有改進,不能更好地對待美國,美國將退出該組織。他還稱:“在WTO我們很少贏得官司,只有去年除外。去年,我們才開始打贏不少官司。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他們知道若我們不贏,我就一走了之。”
此話一出立即引發關注。《今日美國報》稱,特朗普周四的表態是他威脅退出WTO說法最明確的一次。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分析認為,美國威脅退出WTO反映其保護主義政策,與提倡自由貿易的WTO有沖突。美國退出WTO不是短期之內會發生的事情,但一旦退出,將會影響深遠,打擊全球多邊主義。彭博社認為,美國退出WTO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比美國跟中國打貿易戰所產生的影響大得多,同時也將嚴重削弱美國在二戰后建立起來的國際體系。
特朗普就任以來,美國在國際多邊舞臺接連“退群”,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移民問題全球契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近兩個月來,他又把炮火瞄準WTO,多次批評WTO“對美國不公”。美國“國會山”網站稱,特朗普6月底曾表示WTO“對美國很差”,但當時他并沒有說考慮退出。不過有消息稱,特朗普跟顧問討論過退出WTO的想法,特朗普經常向助手拋出這樣的言論:“我不知道我們為什么加入WTO,WTO是其他國家設計來壓榨美國的。”白宮發言人桑德斯曾出面解釋:“雖然總統對該組織感到沮喪,但美國將離開WTO的說法并不準確。”美國商務部長羅斯7月份也曾表示,盡管美方認為WTO需要改革,但現在談論美國退出為時尚早。
WTO真的對美國不公嗎?想想就知道不可能,美國一直在主要國際組織中擁有巨大影響力和話語權。BBC報道稱,統計顯示,美國作為投訴方在WTO糾紛案中獲勝的比例約為90%,美國作為投訴對象在WTO糾紛案中敗訴的比例也約為90%,兩者持平。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國際關系副教授阿布哈博說,WTO并非如美國所言對美國不公平,WTO的仲裁費時,需要大量法律知識,小國很少有這樣的資源和人才去打官司,美國反而是積極利用WTO的一員。
除了口頭上的威脅,美國還對WTO的正常運轉處處添亂。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在8月27日開始的WTO爭端解決機制新一輪例會上,美國否決了對毛里求斯籍法官斯旺森開始第二任期的任命。這是美國連續第11個月阻撓WTO法官的任命。如此下去,將使WTO上訴機構在9月30日后,只剩下3名法官能開展工作,WTO解決貿易爭端的職能將被嚴重削弱。上訴機構由7名法官組成,負責對貿易爭端案件進行最終裁決。每名法官任期4年,可連任一次。每個案件都要求有3名法官審議。也就是說這一機構至少要有3名法官才能保證最低程度的運轉。2017年,先后有3位法官任期結束,但美國一直阻撓新法官的任命。BBC援引阿布哈博的話說,美國一方面透過WTO起訴其他國家,一方面又不任命法官來阻止其運作,是有意搞亂WTO,也顯示美國在WTO有很大權力。
想把“美國優先”強加給WTO
由于不斷挑起貿易爭端,美國在WTO正與中國、歐盟、加拿大、土耳其等多方發生訴訟問題。在國際媒體看來,美國政府也是利用退出威脅向WTO施壓,試圖通過政治壓力左右訴訟結果。英國《衛報》8月31日稱,特朗普政府已就其他方對美國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向WTO尋求幫助,并稱根據WTO規則這些國家的報復做法是違法的。
自己可以以“國家安全”等理由對別國揮舞關稅大棒,別人卻不應該還手,這就是美國當局的“神邏輯”。彭博社報道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批評WTO糾紛解決機制“干涉美國主權”,特別是在反傾銷案上進行干涉。萊特希澤還曾表示,2001年讓中國加入WTO是個錯誤。
“美國想把‘美國優先原則強加給WTO”,德國《柏林日報》認為,美國的公開威脅,說到底就是要求國際組織遵循“美國優先”的原則。這等于要國際組織放棄國際規則,盡管這些重要的國際組織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創立的。德國《日報》分析認為,通過抑制WTO的作用,美國希望采用雙邊貿易戰略,以便能夠充分利用美國的力量施壓“小伙伴”。
日本《每日新聞》評論稱,自成立以來,WTO一直是監督和促進世界各國自由貿易的組織,促進了世界公平和繁榮。現在特朗普政府僅僅因為推行自己的保護主義路線,就否定和打亂WTO,這是美國對世界秩序和公平的一種破壞,也讓世界各國看到美國憑借自己的實力和國際地位踐踏國際規則的惡劣一面。
針對美國對WTO的威脅,俄羅斯經濟發展部8月31日表示,美國商界不會允許特朗普這么做。“要想確保在退出WTO以后的優厚條件,美國將不得不與所有大型貿易伙伴,包括歐盟和中國等,簽署貿易協議。這些協議的條件不會比WTO框架內現有條件更有利于美國經濟。因此,美國商界不會允許特朗普兌現他的威脅。何況,僅僅總統的意愿不足以退出WTO,還需要美國國會的決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還表示,不遵守規則將令美國遭受經濟損失。
美貿易挑釁仍將繼續
對WTO施壓的同時,美國的貿易挑釁仍有繼續擴大的跡象。彭博社8月30日稱,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征求公共意見期將在9月6日到期,有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打算日期一過就立即征稅。也有人表示,特朗普政府尚未作出最后決定,可能會分批推進征稅計劃;也可能下周宣布征收關稅,但過些天后才會實際執行。受相關消息影響,美國股市當天由升轉跌。
上周,美國政府在華盛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召開了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聽證會,有350多名行業和公司代表從各地趕來參加,高達95%的美國企業代表反對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有匿名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由于在聽證會上公眾的反對聲音過于強烈,特朗普政府也可能對征稅細節作出一些調整,比如分期開征關稅,也可能會根據產品類別征收10%到25%不等的關稅。
“美方所謂強硬、施壓的做法對中方沒有用,也無益于問題的解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月3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那些依然認為中國會屈服于恐嚇、威脅和無端指責的人該醒醒了。同時,中方對經貿摩擦問題始終持有一以貫之的態度和立場:我們致力于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對等、誠信和務實的對話妥善解決有關問題。相信這符合相關方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美國與歐盟的貿易沖突在經過短暫的平靜之后,也有再次升溫的趨勢。據法新社報道,針對歐盟開出的雙邊汽車零關稅條件,特朗普周四接受彭博社采訪時予以拒絕。他說:“這不夠好……歐盟消費者習慣購買自己的車,不買我們的車。”特朗普還稱,在貿易問題上歐盟跟中國“幾乎一樣壞,只是它們比較小”。隨著美歐“貿易休兵”動搖,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周五警告,如特朗普實施對歐盟汽車征收關稅的威脅,歐盟將進行報復。▲
環球時報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