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友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如果世貿組織(WTO)沒有取得美國政府所主張的改革,美國將考慮退出WTO。如果美國真退出WTO,將是二戰以來國際貿易史上最具沖擊性的事件之一,會對以WTO為中心的現有國際貿易體系帶來難以估量的沖擊。
有人認為特朗普提出這一議題,是其繼續操弄“以退為進”的談判策略,以便WTO改革更好地符合美國利益,因此美國斷然不會輕易“退群”。這種看法可能低估了特朗普決策的不確定性。其一,特朗普執政以來,高舉“退”字旗,已經先后退出原本大家認為絕不應該退出的若干政治群、經濟群以及氣候群,WTO也不應被認為是例外。其二,退出WTO并非特朗普心血來潮式的偶然表達。他曾多次表示不理解美國在WTO面臨不公平待遇的情況下,為什么不能一退了之?在其心目中,WTO并沒有任何的道德權威性或者法律神圣性,僅僅是美國選擇和其他經濟體一起做生意的平臺之一。加入這個平臺對美國不利,美國就應該堅決退出。
當然,從實際操作看,特朗普要“退群”,確實也面臨諸多束縛。一是美國國會可能的介入。畢竟美國憲法把對外貿易權賦予了國會,美國總統是對外貿易政策的談判者,但不是最終決定者。國會如果覺得必要,可能會介入阻止總統退出WTO的決定。在這個意義上,美國退出WTO的最大約束不在國際法,而是國內法層面。二是內部團隊的約束。事實上,如果不是其決策團隊成員的勸說,恐怕特朗普早已下令退出WTO。團隊成員從各個角度所進行的審慎全面的專業評估,未來還將繼續制約特朗普的想法。三是WTO改革本身的進展。主要經濟體已就改革基本達成共識。一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美國退出就缺乏足夠理由。
不管美國最終“退群”與否,WTO現在的最大問題是在美國的蓄意行動下,已經面臨機制失能的窘境。一方面,美國通過232、301等國內法條款,不斷突破WTO對美單邊貿易政策的束縛,損害了其他國家的正當經貿利益。美國又通過杯葛WTO上訴大法官提名,基本上癱瘓了WTO最具關鍵性的爭端解決功能,讓其他國家明明遭遇美國的貿易霸凌,卻無法借助裁決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美國要退出WTO,并不完全針對中國,而是發泄對整個世界的不滿。但從結果而言,若其退出,對中國的影響不小。考慮到中國難以左右美國的決定,因此要從本國國家利益出發,做好兩手應對。一手是美國“留”的應對。中國應積極主動參與WTO的改革,吸收各成員改革方案的合理之處,最大程度上綜合各方共同利益,通過改革維護WTO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二是美國“走”的應對。假設美國真“退群”,中國應加強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協調,確保沒有美國的WTO能夠克服短暫休克式的沖擊,各類已經達成貿易承諾繼續生效。同時,加快構建各類地區和雙邊自貿協定,以最大可能用地區和雙邊自貿協定之網維護全球和地區自由貿易正常運轉。▲(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環球時報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