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萍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呈現新態勢,企業管理隨著經濟的發展迎來新變革,政工管理工作也隨之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將就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企業的政工管理進行相關論述。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政工管理;創新
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助推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企業良性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這種大環境下,政工管理的意義更加凸顯,它是把控企業發展方向、促進企業持續發展、良性發展的重要促進因素。
一、政工管理概述
政工管理是黨群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工管理的本質是企業對員工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在改革開放、全球一體化、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意識形態林立,不同經營理念相互碰撞,這種大背景下,企業開展政治思想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政工管理對把控企業發展方向意義重大,而政工管理也因社會經濟的進步,在政治思想工作、黨政方針傳達與培訓、工會事務、企業維穩等常規工作范疇下,融入人資管理、行政管理、企業文化、人文關懷等新職能。筆者以所在單位農墾局為例,政工管理包含了黨員管理、黨政方針培訓、發展培養黨員等黨務工作,共青團管理,員工政治思想教育與培訓,工會工作,困難員工幫扶救助、企業維穩、企業文化培訓、員工業余活動開展、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工作雖然千頭萬緒,但所有工作內容都是以政治思想工作為基礎,所有的工作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在黨政方針的指導下,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政工管理的現存問題
政工管理一直是黨群工作的重點,也是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依托。黨政工作由來已久,工作內容繁多,關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隨著時代的發展,黨政工作在緊跟形勢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不足,筆者總結如下:
(一)政工管理漸成擺設,沒有得到企業的足夠重視,政工管理本身也未緊跟時代發展需求,工作方法滯后
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很多企業一味追逐經濟效益,忽視了政工管理工作的開展,他們沒有專門的政工管理部門,把政工管理作為工會、人事行政等部門的從屬,甚至把黨政工作當成形式。這一現象在私企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他們注重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和行政管理,卻不注重把企業文化、人事行政管理與政工管理相結合,造成政工管理在私企中的式微。而在事業單位、公職機關中,政工管理雖然被重視并開展,但多數沿用舊有政工管理模式,重形式不重效果,政工管理沒有依托時代發展而進步,落后于企業經濟發展需求,最終使政工管理流于形式,無法起到應有的導向作用。以上不足導致政工管理部門形成虛設和政工管理職能無法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中,久而久之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政工管理思想守舊,缺乏創新
政工管理由來已久,而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進步,政工管理再不能局限于給員工講政治、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單一模式上。而很多企業的政工管理思想守舊,缺乏創新,無法跟上時代發展態勢。在經濟增長的新形勢下,政工管理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誠然,黨政方針政策是企業發展的導向,政工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但是企業發展依托政工管理的同時,政工管理也應服務于企業發展。把服務員工、服務企業融入政工管理思想中,對政工管理跟上時代發展態勢有積極作用。政工管理不再是單一機構、單一職能,它應融入企業的人事行政管理中,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指導企業經營管理的同時,服務于企業發展和員工民生。從領導思想轉為服務意識,創新工作方式,把政工思想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中,改進工作方式,多維度多方位開展政工管理,使政工管理服務于企業和員工。
(三)政工管理專業性人才缺乏,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政工管理的開展
社會的進步,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政工管理同樣亟待優秀人才,以便更好的開展政工管理、創新政工管理、完善政工管理。而現實卻不盡如人意,很多企業不會專職設立政工管理崗位,更不會專職招聘政工管理人才。市場需求的衰落,就使得政工類專業人才培養式微。而諸如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等新興學科,又沒有及時開展政工管理方面的課程和培訓,使政工管理專業人才出現斷崖。企業缺乏政工管理專業人才,致使政工管理開展舉步維艱,政工管理工作效果不明顯。
(四)政工管理績效評估力度不夠,監督機制不完善
在追求經濟效益、經濟發展的當下,績效評估已廣泛運動到企業的各個工作模塊,而政工管理卻反其道而行,很多企業把政工管理當作政治任務,而非企業經營模塊,因此沒有建立績效評估,也沒有監督機制。比如很多企業會安排全員學習“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但是政工管理人員對這項工作開展的是否得力,員工學習是否有成果,既沒有績效考核也沒有監督機制。這種放羊式態勢,使政工管理步入政工管理人員開展政工管理不主動,員工參加政工培訓不積極的尷尬局面。
以上四項是政工管理現存最明顯的不足,也是制約政工管理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改革政工管理的不足,助推政工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刻不容緩。
三、進一步發展完善政工管理的舉措
(一)關注政工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導向作用,緊跟時代發展,開展政工工作
企業需首先重視政工管理對企業經營發展的指導作用,而政工管理人員也需重視自身工作,企業與政工管理人員攜手并進,著眼于經濟發展需求,服務于企業經營管理需要,發揮政工管理的導向作用,改變舊有刻板工作模式,依托時代特征,運用各項資源,靈活機動開展政工管理。
(二)改變守舊思想,創新政工管理模式
政工管理如果一味局限口頭思想教育,不僅形勢刻板,收效也甚微。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施行舊有政工管理模式,不僅發揮不了政工管理的導向作用,還會使政工管理越來越脫離企業經營管理。政工管理應因地制宜,依托企業發展的新局面,將政工管理融入企業的人事行政管理,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指導企業經營管理的同時,服務于企業發展和員工民生。從領導思想轉為服務意識,創新工作方式,把政工思想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中,改進工作方式,多維度多方位開展政工管理,使政工管理服務于企業和員工。例如筆者在從事政工管理工作期間,主動號召全員幫扶救助困難員工,還積極組隊參加南寧市總工會、廣西農墾局組織的各類文體活動,運用新型工作模式,從領導思想轉變為服務員工的意識,增加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同時從側面促進了政工管理工作融入員工日常生產、生活和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