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江
遇貴人
俗話說:瓦片也有翻身日,東風總有轉南時。玉泉莊有個王老漢,因為生來是個羅鍋,所以被人喊了一輩子王羅鍋。王羅鍋年近古稀,仍孤身一人,日子過得是凄凄惶惶。誰料想,他突然時來運轉,交上了好運。
這年春節,玉泉莊村頭來了幾輛油黑錚亮的小汽車,從車上下來幾個省城的干部,為貧困戶送油送面送溫暖來了。其中,有兩個干部在村長的陪同下,來到了王羅鍋家里。他們進屋后,親切地與王羅鍋握手、拜年、遞慰問金、合影留念。就在要離開時,其中一個干部突然兩眼放光,驚奇地盯著窗戶,嘴里連聲贊嘆道:“咦,你這窗花不錯啊!”
王羅鍋住的是村里最舊的房子,窗戶還是老式的木頭格子紙窗。為了迎接新年。他特意貼上了雪白的窗紙,又用紅紙剪了不少窗花貼在上面,除了傳統的“鯉魚跳龍門”、“百鳥迎春”,還剪了一個古裝仕女圖。此時,在陽光的照射下,那窗花顯得玲瓏剔透、生動鮮活,上面的仕女就像是在翩翩起舞。
這位干部感嘆了一陣后,便問王羅鍋:“這窗花是買的還是你自己剪的?”
沒等王羅鍋回答,村長搶著說:“張局長,這都是他自己剪的。別看他是個羅鍋,手可比女人都巧。退回二十年去,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請他剪窗花呢。那時候,他可是個大紅人。”
張局長嘖嘖贊嘆道:“這窗花簡直就是藝術品!”接著他又問,“老師傅,你這手藝都是從哪里學的?”
王羅鍋說:“小時候跟我娘學的。因為喜歡剪紙,把我娘會的學全了以后,我就開始自己摸索,看到什么都琢磨著非要剪出來不可。到現在,我也隨身帶把剪刀,得空兒就剪幾下。”
張局長感到不可思議:“這么說,你什么都能剪?”又是村長搶著回答:“他是看見什么能剪什么,看見葫蘆能剪瓢。”“是嗎?”張局長好奇地問,“那你能剪我嗎?”
王羅鍋二話沒說,從口袋里摸出剪刀,隨手拿起一張紙,對折成兩層,然后對照著張局長的臉,“咔嚓”幾剪刀后,將紙展開。果然,就是張局長的模樣,連嘴角的痦子都剪了出來。
張局長不由豎起大拇指,夸獎道:“真像!老師傅,你簡直就是藝術家啊!”他又沖著村長說,“這可是你們村的人才啊。”村長卻撇撇嘴,不屑地說:“什么人才,雕蟲小技罷了,又不能當飯吃。”
張局長搖搖頭,說:“你不懂,剪紙可不是雕蟲小技,它是我國民間藝術的瑰寶,如今面臨著失傳的危險,文化部門正在號召大家發揚,傳承下去呢。還有,其實現在剪紙還是有市場的……”說到這里,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說,“老師傅,我能不能買你幾幅作品?”
王羅鍋還沒反應過來,村長發話了:“買什么買?您肯要就是給他天大的面子了!”
“那是那是。”王羅鍋誠惶誠恐地點著頭,他覺得省里的干部能跟自己討要窗花,這可是做夢都沒想到的光彩事啊!他結結巴巴地說,“您說,您要多少?要多少我剪多少!”
張局長笑了:“也不用太多,挑你最拿手的剪幾幅就可以了。”
收徒弟
兩個月后的一天中午,又有一輛油黑錚亮的小車停在了玉泉莊村口。從車上下來兩個人,一個是上次來過的張局長,另一個是個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兩人下車后,拎著大包小袋,徑直來到王羅鍋家,進門就喊:“王老師在家嗎?”
王羅鍋正蹲在灶間就著涼水啃饅頭,看到這兩人,心說這不年不節的,又來慰問了?正在疑惑間,張局長把那個小伙子推到王羅鍋前面,說:“王老師,這是我侄子張杰,特別喜歡剪紙,聽我說了你的事后,非要來拜你為師,你就收下他吧。你看,這是他孝敬你的煙、酒。”說著,把大包小袋往老漢手里塞。
“這、這……”王羅鍋一聽,很是意外。拜師?學剪紙?一個大小伙子學這沒出息的手藝,腦袋被門擠過了吧?他慌忙推拒著,不肯接那大包小袋,連聲說,“東西你們帶回去,想學剪紙來學就是了,又不是什么正經手藝,用不著拜師。”
張局長認真地說:“這哪行?必須要拜。”說著,一推那小伙子,“張杰,快給師傅磕頭。”
那小伙子膝蓋一彎,就要下跪,壬羅鍋慌忙伸手攔住他,說:“這可使不得。使不得……”
張局長見狀,呵呵笑道:“不跪也成。張杰,從今天開始,你要跟著王老師好好學剪紙。還有,你要記住,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王老師沒兒沒女,以后你就當他是自己的爸爸。”
小伙子連聲說:“叔,你放心,以后我忘不了師傅的。”
就這樣。王羅鍋稀里糊涂收了一個徒弟。這時,張局長看了看灶臺上的涼饅頭,便說:“王老師,你還沒吃飯吧?走,咱們一起找個地方,喝點酒慶祝一下。”邊說邊拉著王羅鍋就往外走。
來到鎮上,張局長挑了一家飯店,點了滿滿一桌子菜,請王羅鍋坐了上座。席間,叔侄兩人熱情地輪流夾菜敬酒。
酒過三巡,張局長拿出一沓子錢,放到王羅鍋面前:“王老師,這個你收下。”王羅鍋從未見過這么多錢,嚇得跳起來。擺手說:“這個我可不能要,這桌子酒菜肯定也花了不少錢,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教的。”
張局長一笑:“王老師,這錢是生活費。從今天開始,張杰就吃住在你家里,一直到學會剪紙為止。”
王羅鍋心中疑惑,忍不住問:“你們學這用不上的破手藝,干嗎下這么大本錢啊?”
張局長說:“這點錢不算什么。王老師,我上次跟你說過,這剪紙可不是破手藝,是一門藝術呢。張杰這孩子沒考上大學,閑著也沒事,我想讓他學門手藝。”
王羅鍋說:“那也應該去學點用得上的手藝啊。”
張局長搖搖頭,說:“王老師,你可能不了解,如今凡是熱門的手藝,學的人都很多,像樂器、美術,人家都是胎毛未干就開始練了。張杰這半路出家的,怎么可能比得上人家?所以不如選個冷門,說不定還會有發展。而且,國家現在正提倡繼承各種民間藝術,我覺著,剪紙將來說不定也會被重視。”
王羅鍋對這些話未必全明白,但心想人家省里的干部肯定比自己有見識,自己可要好好地教,別辜負了人家的一片厚望。
賣剪紙
接下來,張杰就在王羅鍋家里住下來,開始學剪紙。小伙子倒是很上心,每天勤于練習,可他天生悟性不高,進展十分緩慢。
三個月后的一天,張局長來看侄子學藝的成果。他讓張杰剪了一幅最有把握的“鯉魚跳龍門”。王羅鍋覺得張杰剪得粗陋不堪。不料,張局長看了卻說:“行,你有這水平也差不多夠用了。”于是,就讓張杰收拾一下跟他回去。
王羅鍋有點忍不住了,說:“這剪得也太粗糙了,還得再下工夫。”張局長看了王羅鍋一眼,問:“王老師,你說張杰再學三年,能不能達到你的水平?”王羅鍋搖搖頭。
張局長說:“就是啊,他就是學一輩子,也剪不出你的水平,那何必再學呢?”
“可……學這點皮毛,有什么用呢?”
張局長笑了笑,說:“王老師,這
好和不好是相對的。你剪的東西精致細膩,自然有人喜歡,但說不定也有人欣賞張杰這種粗線條的東西呢,我就覺得他的作品樸實粗獷,很大氣。”
很快,張杰收拾好了行李,笑嘻嘻地對王羅鍋說:“師傅,我把你這幾個月剪的窗花都帶著了,回去好送人。”王羅鍋說:“行,反正我留著也沒用。”
張局長滿懷感情地說:“王老師,我看你除了會剪紙,也沒別的手藝,沒什么經濟來源。你畢竟是孩子的師傅,我們看著于心不忍,又覺得白給你錢你肯定不會要,所以我想了一個主意,以后,你的剪紙作品我們全包下了,一幅作品給你二十塊錢,你看行不行?”
王羅鍋喜出望外,他做夢都沒想到剪紙還能換錢,有點難為情地支吾道:“這、這合適嗎?”
“怎么不合適?你這是憑手藝吃飯,這樣,我們以后拿你的作品也心安理得了。”
王羅鍋還是不明白:“你們要這么多窗花做啥用?”
張局長一笑:“我們就是喜歡這種民間藝術,另外,我周圍的朋友們也喜歡,不少人托我跟你討呢。跟你討個一幅兩幅還可以,討多了我們怎么好意思呢?不如以后我們需要剪紙了,就來找你買,這里有兩千塊錢,就算是定金。”
王羅鍋搖著手說:“那也不用這么多錢呀。”
張局長沉吟了一下,說:“這樣好了,我們再附加一個條件。王老師,以后,你的作品只能給我們,不能再為別人剪了。”
“這……”王羅鍋猶豫起來,“我剪那么多,你們要得了嗎?你們要是不買怎么辦?”
張局長說:“你放心,如果我們不買,每個月就給你三百塊錢生活費,給你定金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的好事去哪里找啊!王羅鍋不再猶豫,一口答應下來。
跳龍門
從那以后,王羅鍋的生活徹底改變了,飯桌上魚肉不斷,身上也不再破破爛爛,就連走路,他那羅鍋腰看起來好像都挺直了不少。
頭一年,張杰并沒有來買窗花。王羅鍋白花人家的錢,心里很是過意不去。不過,從第二年開始,張杰幾乎每個月都會開著車來玉泉莊一次,拿走一些窗花,并向師傅交代下次剪什么圖案,剪多少幅、多大尺寸等等。
到了第三年,張杰就跟王羅鍋商量說:“師傅,你歲數越來越大了,一個人生活我不放心。干脆,你跟我到省城住得了,,以后就由我照顧你。”
王羅鍋沒想到張杰這么孝順,他感動地說:“好孩子,你有這個心我就知足了,就不麻煩你了。再說,我這個模樣,去了會給你丟人的。”
張杰說:“這有什么丟人的?師傅,我家房子挺大的,你要是怕人家笑話,大不了可以不出門,有興趣的話就剪剪紙,沒興趣的話就養養花草。咱師徒倆朝夕相處,除了照顧你,我還能隨時跟你討教剪紙技術呢。”
王羅鍋見他真心誠意,就高興地答應下來。
進城后,正如張杰所說,王羅鍋無憂無慮地住在別墅里,一日三餐有人侍候,他每天除了在張杰專門為他設立的工作室里剪幾幅作品,剩下的時間就是侍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日子過得清靜、舒心,簡直像住進了天堂里。
這天下午,王羅鍋閑著沒事,想到街上去轉轉,路過一家小賣部門口時,他突然停下了腳步。原來,小賣部的柜臺上擱著個電視機,里面正在播一檔介紹剪紙藝術的節目,主持人介紹說:“如今,剪紙藝術早已走出了農家小院,走向世界、名揚海外。在國際上,一些優秀剪紙藝術家的作品可以輕易就賣出幾百,甚至是幾千美元的高價。”
這時候,王羅鍋意外地看到張杰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不由又驚又喜,心說:這孩子,都上電視了。
只聽主持人又說:“張杰就是我省一位成就斐然的青年剪紙藝術家。他的作品自成一派,深受歡迎,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比如這套最新創作的‘梁山一百單八將系列剪紙,已經有外賓出了三萬美元的高價……”
王羅鍋一看,頓時目瞪口呆:這套梁山好漢圖,分明是自己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剪出來的窗花,怎么是他剪的呢?王羅鍋茫然了,他用手用力敲敲腦袋,隱隱約約地想到:這幾年,張杰從自己這里拿走那么多窗花,會不會都說成是他的作品了?
電視上,主持人請張杰現場表演剪紙藝術。
只見張杰胸有成竹地拿起剪刀,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剪紙,跟美術、音樂一樣,是一種藝術創作。創作的時候最怕外界打擾,需要一個封閉、安靜的環境,所以,我的那些最優秀的作品,都是在我的工作室里完成的。今天,因為條件所限,我在這里只能剪一個簡單的圖案給大家看看,比較粗糙,請大家原諒。”說完,“咔嚓”幾下,運剪如飛,很快就剪出了一幅“鯉魚跳龍門”。
大概是經常剪這幅圖的緣故,張杰的動作瀟灑熟練。頗具藝術家風范。王羅鍋看到這里,眼前頓時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