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雄
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需要關愛。
多為別人考慮是一種胸懷,一種博愛,更是一種責任……
我是個業(yè)務經理,經常走南闖北,輾轉商場,接觸的人不少,可印象最深刻的,還屬這一回。
這天,我出了機場,鉆進了一輛正在等客的出租車,對司機說了聲“環(huán)球酒店”,然后就給老婆發(fā)報平安的短信。以往,我一關車門,車就開動了,而今天我都發(fā)出一條短信了,車子還是沒有動,我挺納悶的,怎么搞的?我把視線從手機屏幕移到司機身上,只見他正伸著脖子,手忙腳亂地翻著前座的各個角落,好像在找什么東西。
我有些不高興:“哥們,你這是怎么了,這車還開不開?”
“開開開!”司機連聲說著,啟動了車,車子就在機場高速路上跑了起來。
司機一邊開車,一邊還念叨著:“怎么就沒了呢?”一副很不甘心的樣子,我剛想問他在找什么,我的客戶來電話了,我們約好下午四點見面,這樣我到了酒店還有充足的準備時間。
我剛掛了電話,司機就說:“先生,能不能和你商量一件事?”
我問什么事,他說一會到了城區(qū),他想先去取點東西,然后再送我去環(huán)球酒店。
司機怕我不同意,接著補充了一句:“最多延誤你兩分鐘,多跑的路我不收你的錢。”
司機說得很有誠意,想想他剛才方寸大亂的舉動,我猜想他說的那東西對他肯定很重要,而我的時間還有一些充裕,就同意了,司機連著說了很多感謝的話。
車子漸漸地進了城區(qū),不久,司機開著車拐進了一條街道,然后把車停在一間圖文制作店門口,他“叭”一聲打起了計價器,說:“后面的路就不算你的錢了,麻煩你稍等一下。”說完,司機匆匆地下了車,他小跑著進了店,不一會就見他提著一個白色塑料袋出來了。
上車后,司機又是道歉又是感謝的,接著,他打開了那個白色塑料袋,那袋中竟然是好幾盒名片!
司機熟練地掏出一盒,打開,取出兩張名片,轉過身來,用雙手捧著向我遞來,說道:“先生,這是我的名片。”
我禮貌地接過他的名片,說“名片一張就夠了,免得浪費。”
司機堅持讓我把兩張都收下,并且希望我放在不同的位置保管,他過度認真的樣子使我覺得有點好笑,我說:“哥們,你剛才在機場緊張兮兮的,就是為了找名片?”
司機微笑著點點頭,說是之前印的名片用完了,這是前兩天定的十盒;還說現(xiàn)在給乘客發(fā)名片太重要了,他必須保證每一位客人都有他的名片。
這哥們專程繞路,竟然是為了給我派送兩張名片,沒想到出租車行業(yè)的競爭這么激烈,逼得司機用這種方式攬客。
眼前這位司機的名片,可讓我開了眼界,這是我所見過的信息最豐富的名片了:上面有司機本人的相片,手機號碼有兩個,號碼后面還用括號注明“24小時開機”;另外還有固定電話三個,相對應的括號都有說明:一個是他家的,一個是出租車公司的,還有一個竟是他丈母娘家的;地址也留了三個:他家的,出租車公司的,還有丈母娘家的,還有E-mail地址;名片的另一面內容一樣,只是換成了英文。
我樂了,說:“哥們,你這名片可真逗,這聯(lián)系方式也留得太詳細了吧!”
司機一本正經地對我說:“這哪能開玩笑啊,當然是越詳細越好,萬一別人找不到我就麻煩了!”
這司機可真有意思,竟然以為乘客坐過他的車之后,就非他的車不坐了,我不以為然地說:“不至于吧,哥們,出租車這么多,別人不可能每次都叫你的車吧?”
司機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后視鏡中的我,說:“先生,你可能誤會了,我發(fā)名片并不是為了方便客人召我的車。”
他這么一說,我倒糊涂了:“那是作什么用啊?”
司機接著說:“你沒有看報紙嗎,現(xiàn)在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都上萬了……”
我覺得司機的話不著邊際:H1N1跟你的名片有什么關系?
司機接著說:“我們出租車司機天天拉不同的客人,說不準哪天拉到的就是H1N1病毒的感染者。我們不能隨便拒載,萬一被投訴就白干了,可有了名片,就算載到了H1N1流感病人,也不用擔心防疫人員找不到我進行隔離呀,那樣我就不會把病毒傳染給其他客人了。”
司機的話讓我恍然大悟。
說話間,環(huán)球酒店到了,我推開車門下了車,剛要進酒店大門,突然聽見司機大叫了一聲:“先生,稍等一下!”
我轉過頭,司機已經下了車,沖著我喊:“HINI流感病毒的潛伏期是七天,請你一定將我的名片保留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