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 要: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教育是提高國家創新能力的最關鍵因素,良好的教育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促進國家的興旺發展。目前,就我國教育事業的整體情況看來,我國教育基礎比較薄弱,城鄉之間的教育事業發展也一直處于不平衡的狀態。而更凸顯的是“兩后生”的就業入學問題嚴峻,這已經嚴重影響我國整體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我國要注重教育精準扶貧,爭取實現“兩后生”的零流失。
關鍵詞:創新政策 教育扶貧 兩后生問題
兩后生是指初中、高中畢業后沒有考上大學或大專的家庭富余勞動力。由于他們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也沒有一項專業技能,就業也比較困難。在素質化教育盛行的今天,我國越來越注重整體教育的全面發展,“兩后生”問題也逐漸被教育工作者重視。而解決“兩后生”入學就業問題的最關鍵途徑就是精準實施教育扶貧政策,保障“兩后生”的受教育質量,從而幫助貧困家庭徹底脫貧。
一、“兩后生”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析
1.家庭經濟不理想,升學沒有經濟保障。“兩后生”分為“農村兩后生”和“城市兩后生”,據研究報道,“農村兩后生”的人數遠遠多余“城市兩后生”,而這些“農村兩后生”的特點基本上都為自身家庭條件困難、經濟水平低下。這一原因使得這些農村家庭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撐孩子讀完大學,這就導致“兩后生”的數量不斷上升,“兩后生”問題的嚴重性也不斷加劇。
2.農村教育思想落后,對教育重視程度不高。眾所周知,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都處于低下的水平,農村的基礎設施也很差,而且很多農村的家庭教育思想并沒有及時更新,他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他們一心只想著讓孩子趕緊步入社會,減輕家庭的負擔,這種錯誤的教育思想嚴重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3.留守兒童的義務教育存在問題。在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很多家庭都有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從小受到的管束很少,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得不到很好的培養,這就導致留守兒童在學習初步階段并沒有打下穩固的知識基礎,從而使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感到越來越困難,對學習的自信心也慢慢喪失。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有些留守兒童根本沒有能力考上大學,而有些在初中、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就會選擇輟學。
二、“兩后生”面臨的問題分析
1.“兩后生”群體就業問題嚴峻。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就業的門檻也越來越高,而“兩后生”的文化程度都只有初中、高中水平,他們連很多地方的最低就業標準都達不到。而且,很多“兩后生”不僅文化程度不高,他們也沒有一技之長,他們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就使得大部分“兩后生”只能投身于苦力勞動,成為底層勞動人民的一份子。
2.“兩后生”犯罪可能性高,他們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點群體。大部分“兩后生”在很小的時候就踏入了社會,他們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很低,抵制不良誘惑的能力也很差。同時,很多“兩后生”的失業率很高,再加上他們接觸的法律知識很少,這就導致他們非常容易被社會的不良因素影響從而產生不良的行為,甚至有些會踏上犯罪的道路。
三、創新教育扶貧方式,實現“兩后生”零流失
1.改善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減少“兩后生”的產生。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兩后生”問題,我國就要將提高農村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作為首要任務。首先,我國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教育指導策略,為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有效的途徑,加快農村地區的小康社會建設進程。其次,我國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幫助農村整體人民的脫貧脫困作為教育事業中的重要任務,不斷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提高農村家庭的經濟水平。同時,國家還要不斷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不斷開發農村的人力資源,讓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和經濟能夠同時獲得發展。
2.針對“兩后生”提供專門的就業崗位。為了實施更精準的扶貧政策,實現“兩后生”的零流失,我國要不斷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首先,我國可以在當地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降低他們的就業門檻,讓他們的就業問題獲得針對性解決。其次,我國還可以為“兩后生”提供更多的家門口就業機會,讓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穩定的工作,提高他們的就業率,讓“兩后生”獲得更多的社會保障。最后,我國還要注重對“兩后生”人口密集的地區進行基礎建設,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增加當地的就業崗位,保障“兩后生”的就業水平。
3.為“兩后生”提供免費培訓機會,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傳授他們社會技能。如果想從根本上提高“兩后生”的就業率,我國就要為“兩后生”提供再教育的機會,不斷鼓勵、說服他們接受技能培訓。首先,國家應當根據每個地方的就業特點和“兩后生”人數開展針對性的技能培訓。然后,各地政府要對“兩后生”進行招標和鼓勵,讓他們積極參與這些項目的免費培訓。同時,我國還要對市場需求進行準確掌握,為“兩后生”設置科學的專業科目,利用社會各項資源提高“兩后生”的教育質量和整體技能水平。這樣,“兩后生”就能夠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他們能夠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4.對“兩后生”進行法律知識教學,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讓他們在社會中健康成長。目前社會中魚龍混雜,其存在很多不良因素,大部分“兩后生”的年紀都很小,他們還不足以抵制這些因素對他們的影響,這就大大提高了“兩后生”的犯罪率。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政府要注重對法律知識的宣傳,要在“兩后生”的培訓中導入法律知識的教學,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法律思維,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政府還要對社會秩序進行嚴格控制,不斷凈化社會,降低社會中不良風氣產生的概率。
總而言之,為了從根本上實現“兩后生”的零流失,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脫困,我國政府首先要完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村家庭提供經濟保障。其次,國家要大力增加“兩后生”的就業機會,保障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同時,各地政府還要為“兩后生”提供免費培訓和二次教育的機會,提高每一位“兩后生”的知識水平,幫助他們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這樣他們就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為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