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暉 曾玲珍 張運東 羅軍
摘 要:人類從森林走來。300萬年前,人類剛剛與動物界分離時,森林是人類最早的家園,“走出森林”是人類文明的第一個起點。當城市陷入霧霾的困擾;人類生活被污染的空氣破壞,越來越多的人向往“地球之肺”—森林的庇護,森林康養便應運而生。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超過6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如何保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文章概述了發展森林康養業的背景, 分析了湖南發展森林康養業的優勢, 提出促進湖南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建議:抓緊森林康養產業的規劃布局;做好森林康養業的宣傳引導;做好試點示范帶動工作;探索行業規范化;爭取支持與合作。
關鍵詞:森林康養 生態旅游 產業 建議
引 言
森林康養, 是指人類在森林內的一切有利于健康的活動, 包括度假、療養、保健、游憩、養老等等。森林康養是以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健康優良的養生環境、味美安全的森林食品、深厚濃郁的林區文化為主要資源, 配備相應的養生休閑、健康運動及醫療服務設施, 開展以修復身心健康, 體驗健康生活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保健、養老等服務活動。湖南綠色資源豐富, 生態優勢得天獨厚, 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抓緊編制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 著力打造中國最佳森林康養目的地, 為湖南“科學發展、轉型發展”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動力。森林康養是人們利用森林資源,開展有益健康的活動。目前學術界對森林康養并沒有一個清晰、科學、準確的定義。從發生歷史和顯示意義來看,森林康養是以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優質富氧的森林環境健康美味的森林食品,深厚濃郁的森林養生文化等為主要資源、配備相應的養生休閑及醫療服務設施,開展以修身養性,延緩生命終老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養生的服務活動。
一、森林康養業的發展背景及迫切性
湖南省省有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共7300萬人口。2015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50.9%。龐大的人口基數及消費能力。可以為森林康養的發展提供巨大的產業空間和市場潛力。加上交通四通八達,還可吸收不少省外和國外的客源。2016年,湖南省森林旅游人數達3815萬人次,實現森林旅游綜合收入378億元。森林康養不僅迎合現代人追求健康,崇尚自然,更是把森林旅游、休閑運動與健康、崇尚自然與長壽有機結合在一起,正在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消費新時尚,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森林康養, 優良的空氣質量成為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人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住房、購車、旅游這些消費都已得到滿足。可以預測, 下一步家庭的主要消費取向, 將趨向自身的健康。因為留得青山在, 才不愁無柴燒, 有健康的身體, 才有享受財富的福分, 才有分享權利的可各行業、各領域, 競爭已成為常態。緊張、疲勞、浮躁、焦慮、憤怒、抑郁等情緒容易產生, 亞健康問題十分突出。他們需要在翠綠的森林、溫和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和安寧的環境下調適心態, 放松心情, 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以冷靜思考、優化決策, 從而再上職場, 開拓創新。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 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行業, 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 找準自身的發展著力點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還在不斷深化和完善。讓林農經營好森林景觀、增加收入是林改的根本目的和歸宿, 也是山區林農脫貧致富的必然選擇。同樣, 國有林區和林場的改革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 在改革中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以穩定林區林場, 也是改革之根本。因而, 林場發展康養業, 是一項新的業態和一個新的契機, 會給改革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二、促進湖南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建議
(一)、要有系統化的政策和財政支持
將森林康養納入國家和各地發展規劃,在規劃編制,財政保障,科技支撐,政策咨詢,貸款融資,管理服務等方面形成系統化的政策支持體系,建立健全合作機制統籌推進產業發展。森林康養應主要由企業投資,由市場買單。要乘社會資本轉型發展綠色產業之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探索公私合作模式,特許投資融資模式等各種模式,通過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途徑鼓勵社會資本投向森林康養產業。
(二)、成立機構、加強領導
建議在省林業廳設立一個專門的處室,領導全省的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廣泛吸納林業行業和相關部門專業人士參與其中,發揮林業系統及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協作性,推進森林康養學術和產業融合發展。
(三)、科學研究,推廣示范
整合資源建立森林康養科技創新平臺,聯合國內外知名醫院、高等院校、研究機構開展森林康養養生、保健和康復。有效性、持續性和安全性評價科學研究,為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提供安全有效的技術支撐和優質產品。同時,進行湖南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標準和森林康養師的培訓認證,森林康養產業和資本運作及歷史文化研究等。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廣,促進湖南省森林康養產業快速、健康、規范發展。
(四)、龍頭引路、創立品牌
森林康養是生態旅游和森林旅游的升華和創新。為此,應充分挖掘和融合森林食療、藥療、水療芳香療法等各類養生手段,積極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森林浴、森林休閑、森林食療、茶療、水療等特色品牌,使森林康養的主打品牌注入健康元素,融合養生理念,附加長壽價值。
結 語
國有林場、森林公園、城市森林等林業相關產業, 作為森林康養研究與開發建設的先行者, 通過對林業、醫療、心理、旅游等相關專業科學的研究, 將科學化指導、多類型開發、專業性經營、個性化產品綜合到森林康養項目之中, 為當地居民以及外來游客提供了具有醫療、保健、旅游、休閑的綜合性森林保健產品。同時賦予其更多的職能, 從醫學、林學、建筑學、景觀規劃學等相關專業吸取人才, 培養成森林康養產業需要的專業型人才, 建立合理有效的培訓與工作機制, 使森林康養產業更具活力。要有多樣化的森林康養文化建設與宣傳活動, 大力推進森林康養知識傳播, 使森林康養這一嶄新事物深入人心, 走進人們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