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喀斯特地區有許多不利于發展的因素,需要因地制宜依山就水合理開發利用。筆者響應國家政策,結合扶貧項目和非遺文化項目中、當地的居民可通過參與鳥類養殖,鳥類表演,少數民族美食街美食制作,以及非遺手工產品制作,讓當地的居民切身加入到景區的建設當中。不僅可以提高當地人收入,縮小人民收入的差異。還把當地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景區當中。共同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旅游景點。
關鍵詞:喀斯特山林地貌 野趣盎然 挖掘利用
區域背景
樂業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地處云貴東麓,東北與河池市天鵝鳳山兩縣相鄰,東南依凌云縣,西南與田林接壤,西北與貴州省的冊亨、望謨、羅甸三縣隔紅水河相望。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石山面積占30%,土山面積占70%。
設計構思
本次規劃一方面要以“4A級景區” 定位,進一步充實游覽的內容,提高景觀質量,增強生態藝術感染力,強化其內容,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在原有規劃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完善、提高、盡量保留原有的自然、人文環境和設施,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做到傳統與現代兼容,人文與自然輝映。
景區的各主題區域設計互動式體驗,有國際汽車營地,鳥類互動樂園,天坑底部探奇,神鳥實景秀以及我們美食制作與顧客之間的互動打造我們景區別樣的互動體驗區。再結合我們的地質博物館、非遺文化的展示,突出景區少數民族的文化。整個景區的觀光交通路線由山地小火車形成一個環繞行,結合景區電瓶車可快速抵達到每個景區,縮短旅客到達各個景點的時間。通過自駕車旅游帶來的發展要素流動,有利于推動全域旅游建設。
設計說明
結合場地性質分析,所處地理條件及地方歷史沿革,以及旅游景區的生態化。該旅游景區主要打造“閑”、“學”、“奇”三大要素;劃分為了九個區域:游客接待中心、鳥主題養生酒店區、國際汽車營地區、山地小火車功能區、野鳥攝影基地、鳥類互動樂園、天坑探奇區、地質博物館展示區、高山漢族古村。每個區域的功能劃分都不一樣。打造了一個絕無僅有的旅游景區。
整體規劃目標是創建“四境”,即“品質高雅的文化環境”、“生機盎然的綠化環境”、“舒適宜人的活力環境”、“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
國際汽車營地規劃設計理念
營地規劃設計全面的尊重當地的資源條件,在可利用的資源條件基礎上對汽車營地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布局的同時注重對當地的生態進行保護,全面以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前提,正確合理的規劃設計汽車營地,使得汽車營地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效的融合,為游憩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打造移動的“五星級”的家——特色汽車營地的規劃設計汽車營地規劃設計之思路場地結合山地越野車來打造一個國際互動體驗。
鳥主題特色養生酒店設計理念
從古自今,人們經歷了由穴居到高樓大廈林立的居住環境的演變。然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們為了尋求心靈歸一,返璞自然,相繼走進深山野林,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情趣。鳥主題特色養生酒店為生活壓力龐大、享受家庭歡樂時光、安享晚年生活、年輕聚會、情侶等人群提供了一系列原生態的高逼格自然居住場所。
野鳥文化園設計理念
野鳥文化園打造的是以“鳥”為主題的文化園,里面包含了五個區域“兒童鳥樂園”、“鳥類表演館”、“野鳥攝影基地”、“鳥類活動體驗區”、“鳥類拍攝場”。“水-綠-人-鳥”四位一體的生態設計理念貫穿方案的全過程。再根據鳥的生活習性,形成鳴禽、游禽、涉禽三者有機組合的生態模式。通過打造自然生態、共生共榮,共同建設生態野鳥文化園。
地質博物館設計
對山體進行切割挖掘,展現山體地質年代層。在地質剖面上保留原有巖層遺址,石壁鳥彩繪貫穿整個地質博物館,用浮雕手法刻上鳥圖案,體現出萬鳥園效果。博物館的區域劃分為第四紀底層剖面區、石壁彩繪區、古生物區、古木化石區、場景展示區。室內外與綠地結合設計手法,將重新營造探索與發現的體驗,使人們可以穿過一系列主題景觀,其中穿插對該地區主要考古學遺址的介紹,對基地的現有地形進行優化,通過建立串聯的動線,構筑起公共與私人功能的無縫連接,并將地質博物館設計與周邊交通基礎設施結合起來。
高山漢族古村設計概念
高山漢族古村設計布局采用的理念是順應原有的自然景觀,在建造設計時,確保對原始環境破壞達到最小的干擾為重點。秉承“藝術、技術、品牌”核心經營理念,原則“現代商業+稀缺生態+地域文化”具有獨特的商業模式。建筑采用了傳統的建造工法,像石墻結合竹子以及木材的梁祝框架,以及傳統的泥胚墻。樹頂民宿的建造用SIP的建筑技術,預先在他處制作好的像是墻面底板能快速在目的地組裝形成,不僅省時,更能有效減少機具在現場運輸,制作時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天坑探奇區設計說明
天坑飛貓速降體驗是一種剛剛興起的戶外休閑活動。速降逐漸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批山野愛好者走進懸崖峭壁、峽谷溪流中去體驗飛翔的感覺、挑戰自我、鍛煉膽識,享受刺激。紅軍會師體驗沿著黨的足跡,重溫紅色記憶!童行小紅軍們將參加緊張、刺激的革命任務,雖然沒有紅軍萬里長征爬雪山、過草地那么艱難,但是小紅軍個個英勇,親身體驗了當年紅軍時期的軍營生活,更加能體會如今的幸福生活。
電瓶車道設計理念
在整個景區當中,景區交通工具主要是以觀光小火車以及電瓶車來打造景區整體交通系統,初步形成電瓶車快速抵達各個景點路線。可以使旅游觀光者直接到達目的地,縮短游客到達景區的時間。電瓶車在行駛中無廢氣排出,不污染環境,能源有效利用率高。
小 結
通過水脈、綠脈、文脈、生態脈的景觀元素展現一個生態的空間、藝術的空間、文化的空間、休閑的空間和一個永恒的空間;營造一個靜穆濕潤、悠然休閑、領略少數民族文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榮的生態環境,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滿足人們對物質和文化生活不斷提高的需求。將景區建成以純天然景觀打造為主要景觀特色,以歷史文脈、地域文脈、自然生態為內涵,集觀賞游覽、文化、娛樂、休閑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旅游景區。
參考文獻
[1] [美].格蘭特.w.里德.鄭懷兵-譯.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06
[2] 蔡梁峰、吳曉華.分形景觀空間設計[M]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4
[3] 陶雄軍.廣西北部灣地區建筑文脈.[M]廣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韋詠芳(1992-),女,壯,廣西貴港人,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