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堃 陳慧君
摘 要:筆者結合發明專利實質審查工作中的實際案例,從發明三要素以及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兩個方面介紹了如何正確理解發明專利的申請文件,并總結了理解發明對于高效檢索以及準確劃定保護范圍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理解發明 保護范圍 技術方案 技術效果
一、引言
對具有智慧貢獻的發明專利依法授權可以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工作是專利審查員依照專利法對申請文件作出授權或駁回決定的行政審批工作。其主要流程包括對申請文件的理解、對現有技術的檢索、基于現有技術證據與發明人和/或申請人進行交流、作出授權/駁回決定。其中,對申請文件的理解是最基礎的環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如果僅對申請文件的技術方案有粗略的了解后,就迫不及待地進行后續環節,通常都會檢索不到合適的現有技術,或者評述的不夠恰當,無法得到申請人的認同。究其主要原因是對技術方案的整體把握不夠,對整個方案要解決的問題或者個別特征在方案中所起的作用了解不深,沒有抓住發明構思的本質,故將基本檢索要素確定錯誤,或者在檢索的時候難以對技術效果作出準確的擴展,從而造成后續的檢索策略以及審查意見的評述針對性不強。
二、發明的三要素
在理解發明的時候,首先要弄清楚申請文件的以下三部分內容: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以及該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技術效果。技術方案是一件專利申請的核心,同時技術問題和技術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三者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呼應。弄清楚這三部分內容對于理解發明非常重要。當然,在分析技術方案和技術效果時,審查員還需要思考:為解決該技術問題,技術方案都采用了哪些手段,這些手段是否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申請人提出了多個技術問題,各問題分別與技術方案中的哪些特征相對應,若某個技術方案只能解決其中的部分技術問題而不能解決全部技術問題時又該如何考慮。通過思考這些準備工作,審查員可以準確把握申請文件的發明構思,進而確定基本檢索要素,后續的檢索過程以及審查意見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案例1(201310025209.9“包含銅和鉛-碲-氧化物的厚膜銀漿及其在半導體裝置制造中的用途”)。
該案例屬于太陽能電池的電極用導電漿料領域,根據說明書的記載,本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有兩個,一是電極與基板的粘附性不夠好;二是漿料的導電相大多使用銀粉,對銀的依賴性強且成本高,需要在保持導電性能的情況下降低銀含量。為了解決提高粘附力的問題,申請人采用的手段是使用特定的無機粘結劑——Pb-Te-O系玻璃粉;為降低銀含量,申請人將銅粉與銀粉混合作為導電相,最終得到了如圖1所示的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
通過分析可知,玻璃粉的改變是可以解決粘結性能的問題,用銅粉替代部分的銀粉也是可以降低銀的含量。在上述理解發明的基礎上,本申請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技術效果三大要領已基本清楚,發明構思也躍然紙上:(1)Pb-Te-O系玻璃粉;(2)銅、銀混合粉末導電相。根據該構思進行針對性的檢索,很快就找到了有效的現有技術作為對比文件,申請人在審查員發出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后未進行答復,該發明申請結案。
三、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
專利法第59條第1款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也就是說,能夠準確體現權力范圍的是權利要求書而不是說明書,說明書的內容僅作為解釋,因此,審查員在理解發明時應著眼于權利要求書,而不應帶入說明書中的內容。
案例2(201380015179.1 “絕緣電線、電氣設備及絕緣電線的制造方法”)。
該案例涉及一種絕緣電線及其制造方法,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在滿足電線絕緣性能的情況下提高電線的局部放電起始電壓,其采用的技術手段是在導線外圍設置發泡絕緣層的結構,對于發泡絕緣層的材料的選取,說明書中介紹了其使用能夠發泡的熱固化型樹脂。其權利要求1記載為:“一種絕緣電線,其特征在于,該絕緣電線具有:導體;發泡絕緣層直接或間接地被覆于所述導體的外周面上,其包含具有氣泡的熱固型樹脂……”。
作為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對比文件1公開的技術方案為:“電線的絕緣層為具有微細氣孔的絕緣層,該絕緣層由含有熱塑型樹脂的熱固型樹脂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其也是為解決電線的絕緣性能及局部放電起始電壓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基于本申請目前的權利要求,其并不能與對比文件1的技術方案區分開來。然而,根據本申請的說明書的內容,當其發泡絕緣層僅由具有氣泡的熱固型樹脂構成,則其絕緣層的組分以及形成氣泡的方法與對比文件1均不相同;且現有技術中也并未給出僅用熱固型樹脂來形成發泡絕緣層的啟示。因此,其說明書中的技術方案是具有智慧貢獻的。
四、總結
理解發明是完成審查工作、提高審查質量的重要法寶。理解發明不僅能提高檢索效率,準確劃定合理的保護范圍,也能與申請人進行有效交流,體現善意審查的初衷。另外,理解發明不光建立在閱讀申請文件的基礎上,還應通過充分地檢索,將行業的背景技術及現有技術結合起來理解本申請的內容,這樣才能做到客觀公正、準確全面地作出審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