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宇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航空服務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對于絕大部分航空公司來說,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課題已經變成如何提高航空服務質量上了。而航空服務質量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航班準點率。航班準點率的提高在企業服務質量的提升和客戶需求的滿足等方面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從長期的航空服務質量總結中可以看出,航班誤點已經成為航空服務中發生頻率極高的現象。
關鍵詞:航班 延誤 原因
引 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旅客將航空運輸作為出行的首要方式。由于天氣等原因造成了民航很多機場多次出現航班大面積延誤現象,并導致航班大量取消、合并和旅客嚴重積壓。誠然,無論何種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旅客抱怨總是存在的,但是,航空公司卻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旅客的乘機安全,正是本著對每一個旅客負責的態度,延誤,才成了航空公司的無奈之舉。
一、航班延誤的定義
關于航班延誤,民航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這里引述國航的相關規定作為參考:大面積航班延誤是指在一個機場因大霧、大雪、暴雨、凍雨等惡劣天氣、系統和其他特殊原因出現5個以上航班延誤4小時以上的;或因設施、設備故障等突發性原因造成機場關閉,發生5個以上航班延誤,在4小時內未恢復正常的情況。
二、研究航班延誤問題的必要性
航班延誤如今已是我國航空業界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要對這一現象進行切實可行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這種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優化社會治理所必須。近幾年關于航班延誤后旅客因情緒激動而采取過激措施的報導不斷見諸報端,無論這種事件是否造成了嚴重的后果,都是一個新的社會治理問題。和諧社會的構建、人權的有效保護是一個政府健全的社會管理職能的體現,延誤鬧事事件頻發是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失效。因此,為了優化社會治理,我們有必要對航班延誤做出研究,旨在最大可能的降低此類現象的發生。
②消費者權益保護所必須。法治社會的體現不在于自我標榜,不在于表面上完善的理論研究成果,而在于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否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作為在實力上與航空公司差別懸殊的普通民航消費者,他們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的有力保護,這是公民權益的正當訴求,也是法治社會的宗旨所在。在安全第一的基礎上,最大可能地降低航班延誤,便是對民航消費者權益進行的最好的保護。
三、航班延誤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原因
飛機起降的機場一旦遇到霧、雪、雨、云和風等天氣,跑道能見度低于一定標準時,航班便無法起降,嚴重時甚至還會關閉機場“。天氣原因”實際包含了很多種情況:除了出發地機場天氣狀況不宜起飛,目的地機場天氣狀況不宜降落以外,還有其他更多更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全程航路上氣象狀況是否適宜飛越。事實上,一旦在狹窄的航路上出現雷雨區等狀況,某些條件下可采取饒過雷雨區的方式通過,但出于飛行安全和軍方空管需要,民航航路是嚴格受限的,可饒飛、回旋的余地很小,異常氣象區較大時,此方法就行不通了。特別在長途飛行中,航線長并且窄,只要有任意一個區域天氣狀況不適合飛行,就有可能造成航班延誤。因此,民航管理部門和航空公司對天氣狀況是否適合飛行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只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才允許飛機起飛和降落。
(二)空中交通管制方式和人為因素
經過近幾年不斷的努力,通信、導航、情報、氣象保障系統得到了大力的升級,逐步完善。中國民航雖然在管制設施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大部分管制區也裝備了二次或一、二次雷達,然而管制方式仍然沒有進行根本性的改變,除深圳、北京等幾個管制區實行了雷達管制以外,大部分交通管制單位仍采用傳統程序管制,尤其是西部內陸地區,沿海地區大部分執行的也是雷達監視條件下的縮小間隔的程序管制。在大幅度增加空中交通流量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改善航班延誤的對策
(一)建立延誤預警機制
目前,民航系統尚未建立專門的關于航班正常信息的對外發布渠道,航班正常信息相對分散,社會對民航的航班正常工作不夠理解和支持,導致近幾年來新聞媒體對某些航班延誤的炒作給正常的工作造成被動。建議利用目前空管系統已有的指揮調度平臺,根據所掌握的天氣預報及可能產生的局部影響,協調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等大型機場的運行中心,通過上述機場顯示屏幕對因某處惡劣天氣可能發生航班延誤提前向公眾預警,以便在航班可能因天氣原因出現延誤的情況下得到旅客的更多支持和理解。
(二)建立航班延誤危機應對機制
建立航班危機處理機制,是防止不正常航班服務出現危機的前提。航空公司應當建立起航班延誤危機應對機制。由于航班延誤涉及到機場、航空公司、安檢、公安等多個部門,各個相關部門都應該建立起航班服務保障預案,同時設立常態化的組織機制,通過航空公司和機場的共同努力,不斷修訂和完善航班延誤應對機制,規范危機應對規范,確定不正常航班信息發布流程、現場旅客處置流程,從旅客的通知疏導、情緒撫慰、現場處理、車輛保障、旅客食宿、以及媒體應對等情況進行統籌安排,避免現場處理混亂,為旅客提供暖心服務。
結 論
綜上所述,航班正常運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造成航班延誤的發生,各個部門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此不論你是旅客、航空公司工作人員、機場工作人員、管制員,大家都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航班的正常運行做出自己應該做到的。
參考文獻:
[1] 減少航班延誤的空管改善策略[J]. 顧家斌. 科技傳播. 2016(18)
[2] 航空運輸延誤及判斷依據[J]. 賀富永. 河北法學. 2016(05)
[3] 軍事裝備航空運輸性問題探析[J]. 王靖元. 國防. 2017(12)
[4] 航空運輸便捷性問題優化研究[J]. 王志清,歐陽杰,寧宣熙. 管理世界. 2006(06)
[5] 論航空公司航班延誤的法律責任[J]. 曾莉.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8(26)
[6] 關于航空運輸中延誤責任問題的探討[J]. 吳建端. 民航經濟與技術. 1996(01)